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4 观如意足
诸比丘!比丘若依观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者,此名为观三摩地。
彼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为令不生……乃至……对已生之善法,为令住、勿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此名之为勤行。
依观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诸比丘!此名为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106-107)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以何为观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观,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过分退缩。
诸比丘!以何为观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观,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过分精勤。
诸比丘!以何为观,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观,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于内为收。
诸比丘!以何为观,于外为散耶?
诸比丘!观,依外之五妙欲而扩散。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于外为散。
……乃至……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120-121)
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 vīmājsā-samādhi-prahāna- 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vīmajsā-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思惟佛理之力发起之禅定。又作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观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此观之意是思惟观察于所缘达成三摩地,就像将完成的一件事或将到达的地方,如果不思维观察所做的事情是照既定目标或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正确无误的,就容易误入歧途,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但要如何观察每一禅相生起是否正确无误,则必须先善知诸禅差别之相及善取能入诸禅之诸行状相,才能从欲界定进入初禅乃至逐步进入第四禅。底下表是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
《表 4-3》四禅十八支表
于欲界定进入初禅时,声为刺;初禅进入二禅时,寻伺为刺;二禅进入三禅时,喜为刺;三禅进入四禅时,入出息为刺,观察每一禅定将生起时会干扰及障碍禅相生起的原因,不执取(误认证果)或不退缩(不知所措或畏惧),尽管看住而任其消逝。初禅至第四禅皆有极大之堪忍力与领解力,皆可开发无量之智慧,而第四禅是最为安稳、清净的不动禅,或称为真实禅,至于四无色禅定可依各自意愿去触证达到四禅八定,再依此基础完成无漏慧之灭尽定,则为完整九次第定触证之俱解脱阿罗汉。
观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是观三摩地的目的,同样的是必须除却五盖,其内容与欲如意足相同,请参照欲如意足对五盖的详细说明与操作。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水上不沉如于地,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俱闻于远近天人之声。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对他人之心,以心偏知:以有贪心了如为有贪心,以离贪心了知为离贪心,以有瞋心了知为有瞋心,以离瞋心了知为离瞋心,以有痴心了知为有痴心,以离痴心了知为离痴心,以收心了知为收心,以散心了知为散心,以大心了知为大心,以非大心了知为非大心,以有上心了知为有上心,以无上心了知为无上心,以非定心了知为非定心,以定心了知为定心,以不解脱心了知为不解脱心,以解脱心了知为解脱心。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随念于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彼处、生于他处;于他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他处、生于此处。如是具行相、名称,随念宿住。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由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南传相应部六 第七 神足相应 103-104)
对四神足的修习所得到的主体是心一境性,再依此主体可引发五种超越常人的能力,此五种大能力或称五神通分别述说如下:
(一)神境智证通 (梵 rddhi-visaya-j.āna-sāksātkriyābhij.ā)
,又作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即不论何处皆能来去自如。可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水上不沉如于地,于
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二)天耳智证通(梵 divya-.rotra-j.āna-sāksātkriyābhij.ā),又作天耳智通、天耳通。能听常人不能听闻之音声。可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俱闻于远近天人之声。
(三 )他心智证通(梵 cetah-paryāya-j.āna-sāksātkriyā bhij.ā),又作他心智通、知他心通、他心通。能明了他人内心之动向。能了之对他人之心,以心偏知:
1.以有贪心了如为有贪心,以离贪心了知为离贪心,
2.以有瞋心了知为有瞋心,以离瞋心了知为离瞋心,
3.以有痴心了知为有痴心,以离痴心了知为离痴心,
4.以收心了知为收心,以散心了知为散心,
5.以大心了知为大心,以非大心了知为非大心,
6.以有上心了知为有上心,以无上心了知为无上心,
7.以非定心了知为非定心,以定心了知为定心,
8.以不解脱心了知为不解脱心,以解脱心了知为解脱心。共十六种心。
(四 )宿住随念智证通(梵 pūrve-nivāsānusmrti-j.āna-sāksātkriyābhij.ā),又作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宿命通。能了知过去之事。可随念于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彼处、生于他处;于他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他处、生于此处。如是具行相、名称,随念宿住。
(五 )天眼智证通(梵 divya-caksur-j.āna-sāksātkriyāb hij.ā),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能见常人之眼所不能见者。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
以上五神通不论是初禅乃至四禅,除神足通有些是需要有经验者教导外,其余皆可自然引发,而五神通中他心通、宿命通及天眼通,于圣教徒了知四谛缘起及三法印之理,由此破除见思二惑而生明,则称为三明。
三明,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ā。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暗,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
(1)宿命智证明(梵 pūrva-nivāsānusmrti-j.āna-sāksāt-kriya-vidyā),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 (2)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āna-sāksāt-kriya -vidyā),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 (3)漏尽智证明(梵 āsrava-ksaya-j.āna-sāksāt-kriya-vidyā),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拘睒弥瞿师罗园。
时,婆罗门来至具寿阿难之处。至已,与具寿阿难俱相交谈欢喜、感铭之语,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婆罗门对具寿阿难言曰:
「友阿难!为何之义,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耶?」
「婆罗门!为断欲,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友阿难!于断欲,有道、有迹否?」
「婆罗门!断欲,是有道、有迹。」
「友阿难!断欲,有何之道、有何之迹耶?」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
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婆罗门!此为断欲之道、之迹。」
「友阿难!若然,则为无边而非有边,以欲断欲者,无有是处。」
「婆罗门!然则,我问汝,随所好应答。 婆罗门!于汝意云何?汝先前有往阿兰若之欲,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欲止灭耶?」「如是,友!」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勤,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勤止灭耶?」「如是,友!」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心,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心止灭耶?」「如是,友!」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观,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观止灭耶?」「如是,友!」
「婆罗门!如是诸比丘成为阿罗汉,漏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弃重担、逮得己利、尽有结、成为正悟之解脱者。前有获阿罗汉果之欲,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欲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勤,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勤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心,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心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观,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观止灭。
婆罗门!于汝意云何?若然,为有边耶?为无边耶? 」
「友阿难!若然,则为有边,非无边。
希有哉!友阿难!……乃至……自今日起,乃至命终,当予归依。」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109-110)
此段经文是外教徒婆罗门质疑佛陀教导的四神足,是依欲修欲、依欲断欲永无止境,而无有是处,阿难尊者则以比喻方式巧妙的回答婆罗门,就如前面四如意足所说的,已完成的事情或已到达的地方,就不会再生起想要(欲)去做;起身(勤)去做;注意(心)去做;留心(观)是否完成到达,所以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欲止灭,勤、心、观亦相对的止灭,而安住于逮得之己利,而不受后有至无余依涅槃,因此四神足是有止境,非无止境,有是处应修习、多修习。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远诸缠,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及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彼于如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何等名为八种断行?
一者、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
二者、策励,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
三者、信,谓不舍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
四者、安,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
五者、念,谓九种相,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六者、正知,谓毗钵舍那品慧。
七者、思,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
八者。舍,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舍故。
如是名为八种断行,亦名胜行。如是八种断行、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励,即彼精进。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舍,即彼方便。
(瑜伽师第论九 如意足相应285)
随眠,梵语 anu.aya,巴利语 anusaya。为烦恼之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之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而增强(随增),以其束缚(随缚)我人,故称为随眠。此有贪、瞋、慢、无明(痴)、见(恶见)、疑等六种,称为六随眠(六根本烦恼)。其中,贪复分为欲贪与有贪,称为七随眠;见分为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等五见,称为十随眠。此外,以此更加细分,则有九十八随眠。
随眠能害瑜伽(禅修),如欲永害诸随眠,圆满三摩地则需依八断行,而四神足与八断行之关系如下表:
而八断行有如下之详细说明:
一者、欲,起希望乐欲是为了完成二件事情,圆满三摩
地及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如无欲则无因行;有希望乐欲才能成行。
二者、策励,勤修四正勤对治所有之恶不善法,于善法则不舍加行。
三者、信,于善法不舍加行则心安稳,于诸禅观慧所证深生信解。
四者、轻安,以清净信而为上首,心则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而得身心之轻安。
五者、正念,于九种相安住其心,为奢摩他 (止)品所摄持。
所谓九种相,即九住心指行者修禅定时,令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者,共有九种心,即:
(一)安住心,即能将心安住于某一所缘对象。
(二)摄住心,即当心念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能令心念速返回本心。
(三)解住心,当解知(分别理解)之心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能令心速返。
(四)转住心,即停止解知之心,而乐于安住。
(五)伏住心,即久入禅定而生厌时,能速令折伏。
(六)息住心,即内心动念时,能速令止息。
(七)灭住心,当贪爱心起时,能速予灭除。
(八)性住心,当诸多妄念停止作用时,了知心之性质本来明净,而自然安住。
(九)持住心,累积禅定功夫之结果,自能安住禅定,自然行善止恶。(见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p134)
六者、正知,为毗钵舍那 (观)品慧。昏眠时依举相;掉悔时依止相的交互运作,使不浮不沉。
七者、思,为发动心造作,于恶不善法断未断正观察时,发动造作其心使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
八者、舍,于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即由现前境界不起不如理见思,及由现前境界现依远离、依离欲回向于舍。
以上八断行能永害诸随眠,主要在于它能灭除五种过失,如《表 4-5》八断行灭五过失表,欲、精进、信、轻安灭除了懈怠放逸之心行;正念灭除了忘圣言之意行;正知灭除了惛沉掉举之浮沉行;思灭除了于断未断之不作行;舍灭除了于现前境界不舍之作行,灭除了此五种过失,则可期待三摩地之圆满完成。
阿难!彼识住有七,处有二。何者为七[种识住]?
阿难!有种种身、种种想之有情,即人、一类天神与一类堕地狱者,此为第一识住。
阿难!有种种身,一类想之有情,即有依初禅而生之梵众天,此为第二识住。
阿难!有一类身,种种想之有情,即光音天,此为第三识住。
阿难!有一类身,一类想之有情,即偏净天,此为第四识住。
阿难!有超一切色想,超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是「空无边」而生于空无边处之有情6,此为第五识住者。 阿难!有超一切空无边处,是「识无边」而生于识无边处之有情,此为第六识住。
阿难!有超一切识无边处,是「无所有」而生于无所有处之有情,此为第七识住。
[二处者,第一]是无想有情处,第二是非想非非想处。(非识住处)
阿难!此中,有种种身、种种想之有情,即人、一类天神及一类堕地狱者,为第一识住,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此[识住]而欢喜耶?」「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超一切识无边处,是「无所有」而无所有处者,为第七识住,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此[识住]而欢喜耶?」「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无想有情处是如是,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得依此[处]而欢喜耶?」「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非想非非想处是如是,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依此[处]而欢喜耶?」「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比丘如实知此等之七识住及此等二处之集、灭、福、祸、出离,由生(缘起)而解脱。阿难!此比丘名为慧解脱。 (南传长部二 大缘经 17-18)
复次阿难当知。识所住处有其七种。非识住处有其二种。七识住处者。
所谓若有色有众生。种种身种种想。是为第一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种种身一想。所谓初禅天。此为第二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一身种种想。所谓二禅天。是为第三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一身一想。所谓三禅天。是为第四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诸色想。都一虚空。所谓空无边处天。是为第五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于空想。都惟一识。所谓识无边处天。是为第六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识无边。都无所有。所谓无所有处天。是为第七识所住处。
阿难。二种非识住处者。所谓若有色有众生。即无想天。是为第一非识住处。若无色无众生。于彼一切离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即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为第二非识住处。
佛言阿难。如是有色有众生。种种身种种想。是为第一识所住处。汝等诸苾刍。当如实了知。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此等法门。广为他人分别演说。如是乃至第七识所住处。及二非识住处法门。亦复如是。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诸佛所说。生净信心如实了知。若了知者。即得慧解脱阿罗汉果。
(北传杂含经846.2)
七识住,梵语 saptavij.āna-sthitayah。有情依果报受生三界,其识所爱乐、止住之处有七,又作七识处、七识止处、七神识止处。即:
(一)身异想异识住,又作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指人界、
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色界初禅天,此处之有情身相、容貌皆异,苦乐、不苦不乐之想各亦差别,故称身异、想异。
(二)身异想一识住,又作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指色界初禅之劫初起之梵众天,彼等皆自想为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想此诸梵众皆我所生。同执一因无别想,故想一;然大梵王身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衣冠等,一一异于梵众,故身异。
(三)身一想异识住,又作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为色界第二禅。此中有情身相、容貌无异,乐与非苦乐二想交参,故称身一想异。
(四)身一想一识住,又作身一想一如遍净天,为色界第三禅。此中有情身相无异,唯有乐想,故想一。
(五)空无边处识住,超出一切之有色处。
(六)识无边处识住,超出一切之空无边处。
(七)无所有处识住,超出一切识无边处。后三识住为无色界之下三天。此七处为识之安住处,
为有情皆希往止住之所,故称识住。二非识住处如下:
(一)无想天,无想,梵名 Asajj.isattvāh。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无想定所感之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一切心识活动全部停止,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之最高涅槃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之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无想事、无想报。此外,此天众生之身长有五百由旬,寿命为五百大劫,寿终之时,再生念想,而堕欲界。
(二)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梵名 Naiva-sajj.ā nāsajj.āyatana,巴利 Nevasa..ānāsa..āyatana。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思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此天之名有三种解说:
(1)非如色界四禅及前三无色之明了之想相,故称非想;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称非非想。因此地痴暗不明了、不决定,故称非想非非想。 (2)如无色界之第二天,不缘识处,故称非想;如第三天,不缘无所有,故称非非想。 (3)于无色界第三之无所有处,除识处之想,今又除无想,共舍除想、无想,故称非想非非想。
二非识住处因其心识活动痴暗不明,于禅观修习不能决了,所以不适合禅修者识住之处。七识住处从未至定乃至无所有处之状态身心适悦、轻安寂静,身心有极大之堪能,是适合于起修十二缘起法、四执取法与三明法之住处(于第六心、慧解脱篇将详细解说 ),如实知此等之七识住及此等二处之集、灭、福、祸、出离,由生(缘起)而解脱者皆称为慧解脱。
诸比丘!云何有修定,修之,若多所作,能得现法乐住耶?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诸比丘!以此是修定,修之,若多所作,名能得现法乐住。
诸比丘!云何有修定,修之,若多所作,能获得知见 耶?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作意光明想,住昼想,于夜如昼,于昼如夜,如是以显了无缠之思,令具光辉修心。以此是修定……名能获得知见。
诸比丘!云何有修定……能得正念正知耶?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明受之生、明住、明灭,想之生……乃至……明寻之生、明住、明灭。诸比丘!以此是修定……名能得正念正知。
诸比丘!又,云何有修定……能得漏尽耶?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住观五取蕴之生灭,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行,如是行之集,如是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诸比丘!有修定,修之,若多所作,名能得漏尽。诸比丘!此等是四种之修定。 (南传增支部二 赤马品 79-80)
于三摩地修习、多修习,于现生、现法能获得四种利益,此四种利益是超越异生凡夫之想象的,唯有亲身体验、体证才能了知:
(一)得现法乐住:现法是现生(不是来生)的。修习禅定能得到现生的安乐,是超越欲界所有的喜乐。如修得初禅能得「离(欲所)生喜乐」;修得二禅能得「定生喜乐」;修得三禅能得「离喜妙乐」;修得四禅能得「舍念清净」。四禅虽没有说到乐,而所得的「寂静乐」,是胜过三禅的。由禅定生起之轻安,能引发身心的安和、调柔、自在。明净的禅心与轻安相应,为欲界人类所从来没有的;对照于人世间的粗重憔恼,禅定中的「现法乐」,成为修行者的理想之一。不但一般修得禅定的俗人,就是得禅定的圣者,也有时常安住禅定而得「现法乐住」的。
(二)能获得知见:或称得胜知见,又可分三类:
(1)修光明想( ālokasajj.ā):是对治惛睡所修的。睡眠是暗昧的,惛睡中每生梦想颠倒;睡眠重的,到了起身时刻,还是惛睡不觉。修光明想多多修习,在睡眠中,也是一片光明,不失正念,不会乱梦颠倒,也会应时醒觉,起来精勤修行,是对治惛睡的最佳方法。
(2)修净想(.ubhasajj.ā),也就是「净观」:依白骨而观明净,如珂如雪,见「白骨流光」,照彻内外。这样,依不净而转为清净,以平衡不净观之弊处,开展出清净的观法。如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中的清净色相观。
(3)发神通:五通(pa.cābhij.ā)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修得四禅可依方便能引发五通,这是超越常情的知见。
以上所说的光明想,净观,五通,都是依禅定而起的「胜知见」,在宗教界中有些人听来,真是不可思议。但在佛法中,这不是能得解脱道的主体 (慧为主),没有这些,也一样的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脱。所以,如偏重于求得「胜知见」,那就意味着纯正佛法的低落!
(三)能得正念正知:或称得分别慧,修学禅慧的,依佛法说,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如穿衣时知道自己在穿衣,乞食时知道自己在乞食,行路时知道在行路,谈话时知道在谈话,起善念知道是善念,起不善念知道是不善念,受时知道是受,觉想时知道是觉想。平时心宁静明了,那进修禅慧,也就会顺利而容易达到了(这所以说「依戒得定」)。人类的知识是外向的,特别是现代,科学进步得非常高;生理组织,心理作用,都有深入的了解,但就是不能知道自己。在语默动静中,做事,研究,欢笑或忿怒中,都不能知道自己。等到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做错)已经迟了;有些连自己说过做过也都忘了。《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净经》说到:要修入「大人禅」的,应怎样的观察思惟,才能知已断五盖而入禅;才能知五取蕴等而修三十七道品,为明与解脱的证得而精进(杂含六入处相应 280、《大正》2.57b)。深入禅定而定心明净的,出定以后,有定力的余势相随,似乎在定中一样,这才能语默动静,往来出入,触处历历分明,不妨说语默动静都是禅了。这是修定者所要得到的;在初学进修中,这就是「守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了。
(四)能得漏尽:或称得漏永尽,漏 (āsrava)是烦恼之异称,有二漏、三漏、四漏等安立,这里是一切烦恼的通称。生死的根源是烦恼,所以只有净除一切烦恼,才能证无学,得究竟的解脱。定力也能伏断烦恼,却不能根除烦恼,「诸漏永尽」,是要依智慧的。观一切行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我所,无我无我所就是无自体、实体或称空 (.ūnyatā)。如经上说:「空于贪,空于瞋,空于痴。」而净除一切烦恼,才能得涅槃解脱。无常、无我我所──空慧,要依定而发,所以说:「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虽然有的慧解脱阿罗汉,是不得四根本定的,但也要依近分定(或名「未到定」),才能发慧而断烦恼。所以修定──修心,对转迷启悟,从凡入圣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方便。
四种修定中,前二是通于世间的,外教徒也能修得;如佛弟子依慧而得解脱,那前二也是佛弟子修得的方便。不过,如偏重前二行,不免有俗化与神化的可能!
「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于三摩地不堪得力。以何为六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善巧入于三摩地,不善巧住于三摩地,不善巧自三摩地起,不恭敬而作,又恒常不作,又不作顺益之事。
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于三摩地不堪得力。 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于三摩地堪得力。以何为六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善巧入于三摩地,善巧住于三摩地,善巧由三摩地起,恭敬而作,又恒常而作,又作顺益之事。
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于三摩地堪得力。」(南传增支部四 天神品164-165)
四如意足不断地修习,主要目的为引发三摩地(等持),但于三摩地堪得力且不退失,必须成就六法才能达成四禅八定乃至九次第定,此六法依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本地分之三摩呬多地说明如下: (一)善巧入于三摩地:世间诸多之工巧技艺,首先必须先
熟知程序工法,再加以不断的操作熟练,最后才能熟能生巧。禅定之修习亦是同样道理,必须先善知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别之相及善取能入诸三摩地诸行状相,所谓的名句文身差别见《表 4-3》四禅十八支表,每一禅支皆有个别禅相及诸行状相,善知善取诸禅之差别与相状,才能善巧地入于三摩地;反之则于三摩地不堪得力。
(二)善巧住于三摩地:如前所说,善取能入诸三摩地诸行状相,随其所欲能住于定,且于三摩地无复退失。如是住于定且不退失,二俱名住。反之,二不俱不名为住。
(三)善巧由三摩地起: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再思惟,作意思惟出三摩地,可分三种原因出三摩地:
(1)修治衣钵等诸所作业而出三摩地。
(2)饮食便利、承事师长等诸所作业而出三摩地。
(3)或与他人有约定,或许为他当有所作,或为欲转入余定而出三摩地。
如不善巧由三摩地起,于色身则引发四大不调,易生
种种之禅病,此于三摩地则不堪得力。
(四)恭敬而作:以历劫难遭遇之心、如获至宝之心、能入古仙人道之心、不轻蔑之心于诸三摩地恭敬而作,于契经所说、师尊长老所言、同梵行者所述,如与修多罗(契经)相应、不越毗尼(戒律)、不违法性者皆应恭敬而作;反之则于三摩地不堪得力。
(五)恒常而作:犹如于燃材上之鼎镬水,持续地添加火薪与关注火侯,鼎镬水才能逐渐地沸腾。三摩地之修习亦同样地必须持续地添加不放逸火薪与专注一心之火侯,才能逐渐引发诸三摩地而不退,因此恒常而作是引发诸三摩地之重要因素之一。
(六)作顺益之事:由不作以下三因缘,则顺益于三摩地不退失:
(1)如有一得初静虑,便生喜足,不求上进,唯起爱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
(2)由所得静虑定故,自誉毁他,说我所得此静虑定非余(他人)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
(3)所得静虑诸定,显示于他,为诸国王及王臣等当供养我,从定起已,寻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
此不顺益之三因缘与心相违背使身心不安稳,易于三摩地退堕,所以应舍离、应除遣,顺益于心使身心安稳,才能于三摩地堪得力。
于四神足不断地精勤修习,则能引发诸色界定乃至无色界定,此诸禅定自然舍离诸下界粗重五欲(未断),而自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定共戒。如于诸有漏慧观而贪、瞋、痴永断尽,得无漏解脱之戒体,则称为道共戒。
因此戒之清净能开发诸禅定;而诸禅定之增上,则能资助无漏之慧观。所以四正勤与四神足二羽翼,平衡且不懈地振翅飞翔,才能逐步地飞往慧泽地,迈向清净无漏之无余依涅槃境地。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