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庆州白塔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为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造型玲珑秀美,浮雕精湛细腻,规模宏伟壮观。始建于重熙十六年二月(1047年),竣工于重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1049年),为辽兴宗耶律宗真之生母章圣皇太后特建,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辽代宗教建筑代表之一。
庆州白塔外观整体洁白如玉,挺拔秀美,座置平原,直插蓝天,背靠青山,面对白水(即查干沐沦河)。塔上门窗、楣拱及砖雕斗拱、拱眼等处,分别装有圆形、棱形青铜镜856面。每层塔檐砖雕斗拱上为木质檐椽,每支椽头各悬挂生铁铸造的风铎1支,七级塔檐椽头共有风铎2240支。塔上7层共设假门28个,每门两旁都有天王浮雕1尊,全塔共有天王浮雕56尊。这些天王个个头戴兜鍪,身披盔甲,手持宝剑或利斧,威风凛凛,雄武生动。
塔体浮雕将儒、佛、道及萨满的宗教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水乳交融,隐隐透出辽代佛教“显密圆通”的特色,被史学界、文博界称为“辽代塔寺艺术的精华”“契丹民族建筑之瑰宝”。
1989年,文物工作者在维修该塔时,从塔刹相轮樘等处发现了按照辽代佛教仪轨秘藏的一批辽代圣经、雕版印刷佛经等珍贵文物,并在刹杆座南北各发现1块建塔碑。
辽代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就是其中发现的一件国宝级文物,被珍藏在巴林右旗博物馆。
巴林右旗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60余件(组)。尽管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但是,在众多的文物中,这件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依然耀眼夺目,光华出彩。
它通高40.9厘米,座直径10.5厘米,重量348克,用银板锤鍱、錾刻铆接而成,工艺精湛、造型独特。
法舍利塔塔身为6面体,正面刻塔门,其余5面刻一组礼佛图,表现善男信女对佛的崇敬。塔内藏银板鎏金錾刻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塔檐和塔刹上装饰鎏金银铃。覆莲座前是一尊左手托钵、右手持龙首禅杖的佛立像,象征着能够引领虔诚的信徒顺利到达彼岸。最引人注目的,是塔刹最顶端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嘴衔由24颗珍珠编缀而成的缨络。缨络时隔千年仍洁白光亮如新,仿佛折射出历史的光芒。
凤鸟立于塔的最顶端,是佛教文物少有的表现形式,似乎有着特殊意义,使这件文物充满了神秘色彩。
据建塔碑铭记载,庆州白塔在辽代时被称为释迦佛舍利塔,由南阎浮提大契丹国章圣皇太后特建。
章圣皇太后是谁呢?她就是圣宗皇帝的元妃、兴宗皇帝的生母萧耨斤。史书记载,她是一个心狠手辣、工于心计,嫉妒心、权力欲极强的女性。
公元1031年,圣宗皇帝病逝,年仅15岁的兴宗即位。元妃不顾先帝遗命,撕毁诏书,自立为皇太后,开始扶持亲信,夺取军政大权,进而排除异己,陷害皇太后萧菩萨哥,先后处死40多位朝中重臣。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野心勃勃的她密谋要废掉兴宗皇帝、立次子耶律重元为帝。不料事情败露,耶律重元自己告了密。兴宗先下手为强,收回太后玉玺,把她押送至庆州城软禁,让她躬守庆陵
。曾经拥权乱政、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章圣皇太后失去了自由,心灰意冷之下潜心向佛,修习佛法。
6年之后,一次,兴宗皇帝听人讲《报恩经》,马上想到自己的生身之母还在囚禁中,便派人把章圣皇太后接回辽上京奉养。
不久,也许是听了章圣皇太后的建议,兴宗皇帝下诏,以国家名义调集能工巧匠,在庆州城盛济寺内兴建一座皇家佛塔,并按照佛教仪轨,臻至严洁,供奉了包括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在内的经幢、经卷、佛像等,其中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位于天宫五室的正中央。到此,塔刹顶端立一凤鸟之谜,便有了答案。
章圣皇太后特建佛塔,也许是为了累积功德,也许是为了祈福还愿,也许是为了表达心灵的忏悔和救赎。可见,信仰的力量多么强大。
其中,通过这件文物,也启发和告诫人们要学会知足,控制欲望,心存善念,遵规守矩。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