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大乘和小乘上息息相关的,唯有在小乘的基础下,才能发展出大乘;大小乘之问有其共同性,也有它的不共同性。
我们知道中观和唯识都属于大乘,就佛教思想史的演变来看,大乘是从小乘发展出来的,如果没有小乘就不可能有大乘,换句话说,唯有在小乘的根机基础下才发展出大乘的,大乘与小乘是息息相关的。大乘与小乘之问有其共同性的地方,也有不共同性的地方。这个共同性是佛法的共通原则,不论大小乘都要共同肯定的,也就是说,不管它的层次、义理或观念,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下同.,等到大小柔分立的时候,才取土人众和小乘的不样。为了了解大乘和小乘的修行有那些同与不同,甚至在印度历史上为什么会开展出中观和唯识以及这些空的义理出来,不能不对小乘的道理稍做了解。因比要跟各位谈一谈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也就是印度佛教大小乘解脱观的相同处与差异处。
我们直接就重要的核心义理观念来说。先从大小乘的不同处来看,首先动机发心就不样,小乘的发心是发出离心、出世的心,而出世思想如果把握不好、体会不好,容易让人家感觉是厌世消极。大柔人发心则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发心不同的问题。对于佛法的四个纲领--信、解、行、证方面,“信”大小乘也有差别,但是差别还不大,“解、行、证”这问题就大了,比如说,信因果、信业报、信轮回、信三宝,这是大小乘共同的,彼此对“信”并没有多大差别;但“解”的差别就显出来了,那么,小乘人和大乘人对佛法的理解是把握在那里?
我常说佛法有两个重要观念--理和事,理事要相应。“解”比较落实在理,“行”比较落实在事【事相】。我们的生活境界行为是一种事相,理事一定要相应。而小乘人比较深刻领悟的是“理”。我不断强调:学佛要先彻悟理,然后在事相上再慢慢修。
有个叫“弘化世界”的团体曾经邀请我去演讲,他们主张五教合一、殊途同归。第一个晚上我就讲:不可能五教合一;当天他们供养二十四万元。第二
个晚上他们再问我说五教能不能殊途同归?我照样说不能同归。不是供养多,
就要赞同他们,那是办不到的。后来我把这笔钱用在“正*轮弘法团”去做弘法工作,我自己没花一毛钱。如果对真理的领悟、了解有贯彻深刻的话,应该不受任何动摇才对,就像儒家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仰也是这种态度。
小乘的理是“三法印”,大乘的理足“一实相印”,一实相印简单的讲就是诸法实相。小乘说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时候小乘人又多一个法印“诸受皆苦”,诸受皆苦就好像四念处所说的观受是苦。三法印是差别观,因为无常是对宇宙人生有为法做差别观的,无我也是差别观,由无常、无我导入涅槃寂静。涅槃寂静类似实相法印,一般来讲,三法印是从前面两个法印来把握。为了前面那两个法印不好把握,佛陀有时候不能直接讲三法印,佛陀就先讲四念处,因此我引导人修行常常先讲四念处,不过那已经是进入小乘解脱佛法,如果这个人没有解脱的根机,还是要先跟他赞叹那些人乘、天乘,赞叹他信因果、信业报,修布施、持戒、禅定这人天三资粮。根机不够的要先讲这些,适合解脱了才为他讲解脱道,解脱道在小乘来说三法印最重要。
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提出来跟各位说呢?这问题相当重要。我们中国佛教一、两千年来就号称是大乘佛教,而事实上对于大乘的理没有把握得很好。大部分的中国佛教徒一讲修行,都是重视四念处和三法印,终常将“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放在心里观,用这个来修行,还经常在佛教的杂志上写文章;有的文章标题就这样写,事实上这观念是不正确的。前不久在一份刊物上就有个标题写着“人生的实相--苦”,请问各位,这个标题对下对?四圣谛当中第一条是苦圣谛,但人生的实相是究竟相才能称实相,苦怎么能当做人生的实相呢?这样对不对?当然不对,这个误会可大了。
“苦观”是观想人生足苦;“不净观”是对男女感情习气比较重的人说的;“无常观”是观一切有为生灭法皆无常;“无我观”则是观因缘和合是无我,我性不可得,这些都是假想观,不是诸法实相观。这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有根据,只要深入龙树的大智度论就可以看出来。苦或乐、净与不净那都是差别对待观念,是假想观,不是真实修行人的观念。我发现佛教徒有时候念头里老是思惟这些观念,以至觉得自己烦恼没有断除,又觉得业障深重,学佛学得也并不快乐,学得忧郁、学得不开朗,因为这些苦、不净、无常的观念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里,似乎是一个阴影。事实上,一个有正见的人,他的人格、心态是安详、自在的,不可能有忧郁、沈闷、不开朗的心态,因此佛教的究竟实相,是大乘人提出来的诸法实相观。什么是诸法实相?
金刚经说实相就是无相,无相才是诸法实相;苦相、乐相、净相、不净相,这些相有没有实在性?有没有永恒性?有没有自性可得?就中观来说是没有的。
我们常说离苦得乐,苦当然是缘起的幻相,所以诸法实相是无相,这有点类似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就是万物等齐而观,没有差别,所以叫做“齐”。美丑、老少、富贵贫贱、善恶、光明黑暗,一切相、种种相都是缘起无自性的一种假相,所以请法实相是观一切缘起无自性,一切相、一切法、种种法、种种相,都不可得,所以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相都足无相、假相。当然也不能落入断灭空、邪见空的执着,如果能把「维摩诘经」读通了,对这一点体会也就懂了。
虽然中国佛教界提倡维摩诘经,看维摩诘经的人可能也不少,可是真正把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搞好弄通的人就少了。修行人对于“理”如果没有彻底了解,那真的是盲修瞎练,光在事相上忙,与理一点都不相应。小乘有小乘的理,但是小乘的三法印,一定要汇归到涅槃寂静才是佛陀的目的。阿含经说:观诸行无常的人必然不会有我执,不会有我执的人一定会心离我慢,没有我慢的人一定会顺得涅槃。无常、无我的法印,是要让你解脱烦恼而顺这个趋势趣入涅槃;涅槃寂静,寂静就是无相,也就是性空,所以小乘人修行三法印的最后目标是“无生”。无生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又叫应供、杀贼、无生。
可是人乘人修一实相印,他的目标不是要证无生,证无生就不叫菩萨了,所有的大乘经典常说“证无生法忍”,小乘经典就没有“法忍”这名词。大乘的修行人称菩萨,那菩萨为什么不敢证无生呢?因为证无生则五蕴的身心就无馀涅槃、彻底清净、不再来人间,阿罗汉又叫做“不来人间受生”,菩萨是有办法证无生,但是不敢证,因为悲心鞭策着他要在这个世界里广度众生,如果他离开这个世界,则福德不能圆满,福德没有圆满而智慧圆满只是解脱的、自了的阿罗汉罢了。后期的大乘说阿罗汉还可以回小向大,但是初期的大乘没有这种讲法、初期大乘认为,真正证入了罗汉究竟位是不容易出来的,或者承永远没有出来。唯识学也提到有种人的阿赖耶识当中永远是声闻、缘觉性,是永不成佛的,到了真常唯心论的思想才提倡:一切众生到最后都要成佛的。其实早期佛陀讲经说法是劝人解脱而已,没有劝人一定要成佛,也不是所有的根机一定都能成佛。
修行有如实观和假想观,我刚刚讲的这些就是如实观--诸法实相才叫做如实观。观身不净、无常、无我、苦观,这些都是假想观,对假设的境界去观想。这是比较偏于对治法门,龙树说是对治悉檀。对一般众生根机来说,可能相当多数的人必须先用这些假想观的对治法门,一下子要他进入实相、如实观是不容易的。实相观也有小乘根机,小乘根机就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小乘人因对于苦的感受而厌离生死、厌离轮回,所以修无常观、苦观、不净观、无我观来引导,而且急于在这一生就证如生。大乘人则是悲愍众生,所以比较急于要去利益众生,而不急于个人生死解脱,像这种人就不能常常修不净观、苦观或无常、无我观,因为观想久了会觉得苦、不净、觉得无常、无我,如此一来,要起大悲心就不容易了,怎么还会热心去度众生呢?大乘为什么要提倡不二法门,修诸法实相观?因为修诸法实相观,则出世厌离的心态比较不强烈,在般若空性的智慧观照之下才容易长养菩提心,观众生不净、观众生是苦而不舍众生、但事实上他们已经证得无生法忍了。
本来大小乘区别的重点这样就已经讲出来了,但是我还是要将学大乘法而下能得大乘究竟如实观的人【大乘也有方便观】稍微介绍一下。
大乘人修净土、观想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称念佛号,这都是大乘的假想观;大乘人修密教,观想曼荼罗本尊、手结印、口持咒,这也是假想观,各位如果把大日经读通了一定也能同意。密教、净土、事实上属于大乘方便的一种假想观修行,但是它能够汇归实相,它不会让你停顿在那里。比如说,往生净土的人,唯有能读般若经典,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才会上品往生;如果都不读经论,一点般若、一点智慧都不学,但是“戒”持得很好、很清净,这种人就中品住生;若连戒也没持好,破戒又造罪,可是最后能忏悔念佛,也能往生,但那都是下品的人。下品往生的人各个都是造罪的,罪都造了那还会去学般若?
这是我们对大小乘的解脱、发心与证悟的目标应有的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会发现,诸法实相、毕竟空、般若这些东西不容易学;有的人学空没有方便,没有方便就执着,认为什么通通空,断灭空、幻灭空;在印度的历史上也出现这种人,拨无因果,既然空了则因果也没有、成佛也没有、善恶通通都没有;龙树在大智度论里骂这种人是“方广道人”,拨无因果,那是不善学空的人。这种毛病就大了,也可能这类人还不少,所以才出现“唯识”来纠正他们,从历史上来说,唯识带有纠正中观的任务。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