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如六祖惠能大师的五言禅诗《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应是禅诗的杰出代表作。
一、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
这是月庭忠禅师体验“禅的本来面目”的诗。落叶随水,过去的已经过去,百花将舒,美好的景色就在当下就在眼前。无论叶落花开,都是物相起灭流转的现象,诗人的心性,则犹如“青山面目”,如其本来,“横陈对落晖”,不受时令迁变的影响。在此一如之境,说净说染都是尘。落叶与流水,春风与百花,青山与落晖,相对两忘言,无动亦无静,无净亦无染。
二、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虚堂的这首诗勾画出一幅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早春耕作图,禅师完全沉浸在春意盎然的喜悦和祥和中,而没有纤毫的机心杂念。与虚堂此偈相映成趣的是大慧偈;正月十四十五,双颈椎锣打鼓。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乡村野趣,触目菩提
< img src="https://www.dizangjingzx.com/imgs/4083/96177674.jpg" style="width: 333px; height: auto;"/>
。质朴的农家生活,也就是喜悦的禅悟境界,农家乐即是佛家乐。三、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疑无陵源。
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四、实相归悬解 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应是色成空”,写出了诗人体悟到实相后的境界。澄清的江水,明朗的月色,皆是即色而空,空色不二。诗人顿觉全部身心与澄江明月已融为一体,也同样是即空即色,迥然出尘了。而此一空,绝非死寂顽空。
五、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这是南宋僧人道璨的一首禅诗。“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明喻人生要如不系之舟,不受任何羁绊,要自由自在,随缘随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也不再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奈,而是体现了一种活在当下的心态和智慧。
六、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该诗以理成诗,颇似偈颂,深得禅家“空”与“不二法门”之意。前两句,大道真语,不落言筌,说即不中,若得见性忘言,则可一时明了。后两句同样表明“空”理,诸法非实,皆为虚妄,若执著于此,有如向空花中求果,向阳焰中觅鱼,终是不可得。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