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参禅师开示录(三)
初发心的人,谈不到什么疑情,什么功夫得力。总是有心功夫,你不要想巧妙,这个想来的巧妙都安不上去,非要自己做出巧妙来。就在这个“念佛是谁”上翻来覆去的,这一念心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了它,忘记了就提起来,提的重了我就轻一些,提得太快了我就慢一些,懈怠了我就少许精进一点,就这么善巧用它。总保持着它,不伤气,不伤身体,平平静静,有这个话头在,这就叫用功。
什么叫了生死呢?这个生死也有粗也有细啊。说这是生死门头,那什么时候了生死呢?你开始参“念佛是谁”就已经开始了生死了,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没有定的时候,它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这每一个想都是生死啊。当下虽然不能感果报,这是一个生死种子,就是这个念念不定造成的生死因子。那么我们今天要发心了生死,相信宗门这一法,祖师留下的方便法门参话头,那么我们就参话头。我们参一句话头,就是这一念吧,这一念,念了“念佛是谁”,就不念其它的去了,这个贪瞋痴就不发了。你若念念在这“念佛是谁”上,念念就没有贪瞋痴啊。那没有贪瞋痴,少一念就少一个生死种子,因为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它也是妄想,它这个妄想是熏不上生死的。因为里头没有含有毒气,跟贪瞋痴不同,贪瞋痴这个念头,你越起它越多,越想它越粗,背觉合尘的。越想心中越乱,越想心中越黑暗,越想了越愚痴而越烦恼。所以它是生死本,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他也是一个念头,它是背尘合觉的。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细;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静;你越念它越参它,它心中越光明。妄想虽然是妄想,它是一个向外跑,一个向内走。“念佛是谁”越参,越清凉自在,越参心里念头越少,参到最后,功夫打成一片,心无二用,三业清净,才有开悟的希望。
祖师也是这么来的,你别看祖师也闻到一言半句马上就悟,那里上根利智的人,他们的上根利智你不能看当下。拿因果上来推,也是多生多世修来的。比如我们今生参了一辈子“念佛是谁”也没有开悟,那么我们转过面目来再参“念佛是谁”就不同了,那个力量就大了。你连续几辈子参“念佛是谁”,把你这些昏沉、妄想、烦恼、无始来的业障都转成了这个话头,那怎么能不开悟呢?所以说参禅开始就了生死,随缘消旧业,旧业就是生死。就是我们没有参禅以前所造的旧业。我们有了话头,一天到晚到话头上用功,一天到晚保持这个话头,那么贪瞋痴等妄想,只要不起它,那么就消它,不增就是消啊。我这个“念佛是谁”一天比一天熟,这个妄想一天比一天少,这就叫“随缘消旧业”啊!再往后用功,整个心底,都是“念佛是谁”了,那这个妄想就没有再生之处了。这就是做功夫得力了,所以说就要有一段时间,要有功夫才能了生死啊,不是说一下子就了,等开悟了就叫了,开悟了就彻底了。我们从参禅就了,这叫生死门头。有一个念佛是谁,就少打一个妄想,心心念念都是念佛是谁,念念就是了生死。就是这样子的理路。
才用功的人,初发心都是这个样子,也就是打妄想,不过妄想与妄想的分别不同,你不要说“念佛是谁”不同,就是说我们做做功课,念念真言咒语,念念经典跟打妄想都不同。因为它是净念,净念跟世界的妄想不同,世界妄想叫尘劳妄想,它想的负担重,象挑担一样重。所以要懂得这个心随着这个念。我们要时时刻刻一天到晚保持这个话头。你说忘记了,它肯定要忘记的,因为生嘛,忘记了想起来就提起来。要久用心,用它熟了,到你不要用心它就来了。甚至你念其他东西,你刚念半句那半句就成了“念佛是谁”了。因为它熟了。那时候我们在虚老那里,把“谁”字看熟了,到了后来念头不太会动了,只有动那个“谁”字了。你看看,因为它熟了,你再念其他东西很吃力的。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初发心的人,只要保持一念心,在这一念上下功夫,没有其它的巧妙。佛祖说种种法则,也就是随顺自性,净除妄想而言。也就是指示我们在一念心上下功夫。赵州祖师说过:“用功犹如上战场,紧把念头做一场”。总要在这一念上下点功夫,我们无量劫来都没有在一念上下功夫,都是在一念上向外驰求,在这个相上去追求,只要回过头来。在一念上照察照察,这就了生死。我们要恳恳切切在自己的脚跟下办一下子,这叫做本分事,也叫根本事,发明我们的心底。
对于妄想来说,必须要认识它,这个妄想是虚幻的,历史很久了,不是一下子能除掉的。就是功夫不得力,有个把妄想我也不怕,只管提功夫。祖师说:“清净无为学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袪除妄想重增病,取想真如也是邪。”就是叫你不取不舍,就是叫你抓住这个“念佛是谁”就行,再也不要找真如,也不要再去另除妄想。你除它,你除的心就是妄想。你取真如,你取真如这个心也还是妄想。“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尽了凡情,再不要找其它的,只要有这个话头在就是用功。那么来老说过的,只要有“念佛是谁”,虽然你不会起疑情不会参,等于一个人站在路上,你少许会参,“念佛是谁”参一点,那就开了步往前走,不过走得快慢不一定呀。你若疑情有了就飞跑,一行千里了。只要我们有这个话头在,等于站在这个路上,惺惺寂寂地用它一番,路上站着也好的,说走就走。
所以初发心的人,只要在这一念上用功夫,生不出巧妙来。因为巧妙用不着,唯有参禅一法,这不是其它的,我学学就可以拿到心上来用,说的和用的是二回事。说得再多,到心上用起来,丝毫用不上。非要从你心上行一番不可,那什么都是佛法。就在这一念上用功,在这一念上用顺熟了,那你也懂得疑情了,也懂得什么叫参究。再到把这个话头用熟了,你只要把话头一照顾,它就现前,它就时时刻刻听你招呼,它得力的时候你也不知道这个人坐在那里了。光知道这个参的意思在这里。但是还有一个参在这里,身体有的时候空了,这叫做忘人我。但是还没有忘法,心中只有一个“念佛是谁”,没有了其它的念头,这个功夫就比较纯熟起来了。那么再进一步,功夫得力了,也不知道心中什么话头不话头,也不知道什么“念佛是谁”、“不念佛是谁”,心里只有一个历历分明的,也不知道自己站着还是坐着,只有一个历历分明的话头现前,不是糊里糊涂的,而是历历分明的,就是没有分别心。一念不生这就叫做疑情。这个功夫常现前,那离着得好处就不远了。你若这个功夫常现前,那就是说昏沉、妄想就安不上去了啊。所以我们在云门寺打七的时候,那个地方真好,到了再后来就没有睡觉,好象是刚躺倒,哎,打四板了,怎么搞的?到老法师那里请开示:“老和尚这是魔境吗?”老法师说:“这不是魔境,你心里有难过吧?没有难过,那不是魔境。如果说用功识心用过度了,它要难过的。它不睡了,它要难过的。这个功夫现前它不难过的。”所以真用功的人到了功夫得力的时候,是有境界,不是有相的境界,而是心里上有境界,那不是说偶尔就到,非要慢慢用功夫才到。前头是境界的,等于钻木取火一样,你看钻那个木头要取火,它先要冒烟的,它先要发暖的,暖了以后,有的时候还冒点火星出来,然后才出火呢。用功也是如此,用功犹如钻木取火。所以宗门下就是公开讲的。不应当给你说的,就不给你说。人家给说了以后,那就害了你,因为你疑情起不来了。“我晓得,哎,这个就是疑情”,反倒成了障碍,就不说的,就叫你用。等你用到了,“哎,是不错,是这么用的”。所以要明眼善知识。但是我们现在还在妄想里头,翻来覆去谈不到这些事情。
用功办道,这个“我”字是最难忘的,最大的障碍是一个“我”字,个把小妄想,那是挡不住你的,这“我”可不容易忘啊,那你功夫怎么得力?怎么样现前?这个“我”字忘不掉,一下还难有受用,这个我执到了时候障碍大呢。就是“我”字不好言。所以功夫到了深处的时候,你见到善知识时,很容易落到“我”字里头去了,你又起分别了。每一句问话,都是这样回答“我晓得了”。这个“我”字难忘,如“我”字一忘,那还有什么事呢?现在我们用功是被昏沉妄想所障,到了最后就是一个“我”字呀。这个“我”字是最不容易把它降伏的,但是我们不管它,只要我们功夫到。所以我常说,这个功夫你看初下手觉得难得不得了,提个“念佛是谁”第二念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妄想把它包围了。你用久了,你这个“念佛是谁”会有用的。功夫到的时候,你别看那些妄想凶得不得了,可是它是假的,等到你有力量时,它就没有力了。跟强盗一样,你没有主人,他凶得很,看你有了主人在,他乖乖听招呼。你别小看妄想,妄想在我们这个时候,好象是坏东西,那你转过它的面目来,全部都是妙用,都是自己的神通啊。你看在《楞严经》上,最初上来都是说的这个妄想,七处征心,把这个妄想说得坏得不得了。地狱种子,生死根本。到二十五圆通,你看,六尘六识都是圆通啊。只要转过来,都是妙观察智,都是说的妙用。不过我们现在做这一段功夫,当然是不能随妄想去。不要求什么巧妙,忘记了就提起来,也不管它什么疑情不疑情,只要我们有“念佛是谁”在,这就叫做功夫。你不这样用怎么用啊?等你把它用得时时刻刻离不掉了,那它就会起变化的。跟走路一样,它走的有了功夫,它就有了巧妙,那才谈得到参,才谈得到起疑情,再谈什么无心功夫,什么成团成片,那才逐步逐步的来。
会用功的人,他就时时刻刻地用不着费力。因为他熟悉,用不着管它。你看那个《十牛图》,最初见到牛,四脚蹄一蹲,跑的没影子了,抓也抓不着,浑身都是黑的。到了后来它熟了,你不要抓它,它跟着你走了,那它就听你招呼了。到了后来即使人睡觉,牛也不跑了,就在你旁边卧起来。那就比喻这个话头,生的时候是难的,熟了就好用了。最重要的是你遇到什么妄想境界,不要理那个境界,你先看你的“念佛是谁”有没有,你就抓那个“念佛是谁”,不要管那个妄想。等于一个人来偷我们的东西了,你只要把你的东西看好,你不要去看那些强盗,你看那些东西去了,强盗就害怕,他晓得你识了他。你抓你的“念佛是谁”,妄想也就没有了。你去分别那些妄想,想去除了它。好了,你这个宝贝就被人家偷去了,都变成妄想了。这叫“家贼难防”。
我们看祖师的语录,那些机锋转语既玄妙又不可思议。那是人家走到家的境界。我们是初发心,那些就算我们看懂了,到时也用不上去,没得受用。还是脚踏实地参“念佛是谁”,可不要忘记它,时刻照顾它,这是我们的本份事,必须要把这个话头用熟,才有今后的好处。在话头未用熟以前,你说想什么高,想什么妙,那总有得到一点好处,钻火点光是暂时的。一时勇猛得到一点,妄想暂时息一下子,得到轻安,得到好处,但不能抵挡风浪,没有什么大力量。还是这个脚踏实地的功夫能够得到受用。所以禅堂里头都是讲的初发心功夫。因为我们还在初发心的阶段里头。本来这是在参禅打七的时候讲的,平常又不大多讲。为什么呢?因为常住上每天总有些事情要讲,起个不如种种讲话,都是讲的心里话。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