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六妙门讲记

发布时间:2023-03-17 15:01:44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六妙门讲记

  妙境法师

  讲于1998北投观音禅寺

  这里的观音禅寺主人慈悲,大家在这里发心学习禅,这件事非常吉祥。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我们的身口意,是一个动乱的情况。非佛教徒当然不感觉到什么,但是,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我们阅读佛经,阅读经律论,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凡夫境界,是不合道理的。

  所以,我们佛教徒愿意改善我们现在这种不合道理的情况。怎么样改善呢?就是从受戒开始。我们刚才先受八关斋戒,非常好;以戒为基础,然后我们就学习禅,禅就是止观,止观就是定慧,就是学习戒定慧,这非常好。

  学习禅,禅就是定慧,定慧就是止观,就是从我们这一念心开始,改善我们的行为。行为是由思想发动的,所以,改善行为就应该改善我们的思想。

  思想里面,大概地说,有两个问题,就是两种过失:一个是动乱的过失,一个是愚痴、没有智慧,就是有这两种过失。动乱的过失,要用止的方法改善它;我们内心愚痴,就用慧(用观)来改善它。

  改善成功了,就是圣人,就不是凡夫了。我们参加过禅七的人,应该对修止观的事情,能有多少认识。

  这里的主人约会我到这里来,和大家来学习六妙门,这六个方法也就是止观。简单说,“数、随、止”就是止,“观、还、净”里边有止也有观。用这样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内心,但是,现在不想说那么多,我就先说到其中简单的一件事。

  我们修止的时候,内心里面乱,怎么叫它不要乱呢?就是把我们这一念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就是这样的方法。这句话说得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可能不是那么理想。

  就像一个人,这里有你一个位置,你坐在那里不要动,这是指身体来说;现在不是指身体,指我们这一念心,你选择一个所缘境,在那里不要动,你要这样去思惟。

  怎么样才能够不动呢?就是你选择你这个所缘境的时候,把所缘境明明白白地显现在你的心里面。

  我再重复一句,你选好了你的所缘境以后,你将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怎么叫安住在所缘境上?就是把所缘境明明白白的,一点也不含糊的显现在你的心里面,这就叫做安住在所缘境上。

  这样意思,好像是所缘境安住在你的心上,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事实上,就是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了。

  譬如说,现在这个地方有个大莲花,我睁开眼睛一看这个莲花,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相。然后把眼睛闭上,把这个莲花的形相显现在心里面,这就是心安住在莲花上面。

  这里边的要点,就是要把所缘境明明白白地显现在心里面,你要这样子注意,这是第一个注意的点。

  第二个意思,要一次又一次、不断地、重复地忆念所缘境。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不断地、相续地安住在所缘境,它就是不散乱。

  譬如说,我想念我的母亲,我母亲的相貌就在我的心里面现出来。我一直地忆念我母亲,我母亲的面貌一直地在我心里面显现出来,那也就叫做:我的心一直安住在所缘境上。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你若不忆念所缘境,所缘境就没有了,那你心就是妄想了。

  所以,我们欢喜静坐的人,“我就是心乱!老是跑,安住不来!”现在你要知道,为什么你心乱了、跑了呢?就是你没有忆念所缘境,所以你心就跑了。

  你若忆念所缘境,心就没有跑,心就在所缘境那里住下来。很简单,我们通常说“要诀”,这就是个要诀!就是你不断地忆念所缘境,你心里面就不会乱,也就不会有妄想,一直地、明静地安住在所缘境。我就说到这里。

  现在开始经行,我们经行一刻钟,大家自己自由选择你经行的地方,你愿意慢步经行就慢步经行,愿意快步经行就快步经行。

  但是,经行有一个条件,你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看任何人,不要四个眼睛相对看,就看自己这一念心。虽然是经行,在走路,但是,你自己注意你这一念心,叫它不要乱,叫它不要动,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你注意你的足的一起一落。我们走路有三个步骤:起、进、落。你就注意你的脚——起、进、落,心就不乱,心就一直地安住在这里不乱;而这个方法是能治病的,能治疗我们身体上的病痛。

  现在我们经行十五分钟,其实,若是你有时间,这样经行一个钟头都可以。大家随意找地方经行,现在是九点五十分,到十点零五分钟,我们在这里集会,就在这里静坐。

  对于坐禅这件事,如果你小小的知道一点,那是不够用的。你愿意学,你的志愿是很可赞叹,但是,你容易有问题,又非要学不可。“学”这件事,在今天我们北传佛教的情形看,是最好的时机,最适合我们学习的一个时代。

  因为我们要学习的这些关于禅的这一方面的书都有,而且比以前更完备,所以是最好的。若是五十年前,恐怕不行,这个参考书不够。

  我们现在想要学习的,就是很多经论里面说的“六妙门”, “数、随、止、观、还、净”,一共六个方法。 “妙”,就是好的意思。什么是最好的?涅槃是最好的。

  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令人苦恼的,不是好事情。我们却认为是好,结果你若是陷进去,令你苦恼。只有涅槃令你快乐,所以,涅槃称之为妙。

  这六个方法是涅槃的门,所以称之为“妙门”。你按照方法修行,你就可以得涅槃。就像在一个大宝楼阁,有个门,你可以从这个门进到大宝楼阁里面来。

  “数、随、止、观、还、净”这六个方法,的确是有浅、深的不同。前三个,是属于止;后三个方法,有观也有止。我今天午前曾经提过,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的这个方法,就像医生开药方的道理一样,它是来对治我们身口意上的过失的。你有这样的过失,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对治,过失消除了,这件事就是成功了。

  我们第一个错误的地方,就是心里面动乱、浮动、不寂静;第二个错误,我们没有智慧,就不能见到真理,所以心里面动乱。

  动乱就是一切的烦恼在活动,若把烦恼的活动消除了,愚痴的糊涂颠倒也消除了,那我们就有了戒定慧,就与真理相应了,那就是涅槃。

  现在我就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数”、“随”这两个方法是以“息”作所缘境。息,就是我们这个出入息。这口气呼出去又吸回来,吸进来以后又呼出去,这就叫做息。

  这个息有四个,就是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

  呼出去是由脐至鼻,叫做“出息”。出息这个气向外出,是自然地出,不是你叫它出。

  它出的时候,出、出,就不出了。但是,没有立刻地吸进来,在这个地方,也不出、也不入,有一个息,这个名字叫做“内出息”。

  由脐至鼻,叫做“出息”,这个出息以后,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这个时候叫做“内出息”,时间当然是很短。

  然后就开始入息,入息是由鼻至脐,这叫做“入息”。

  入的时候,入、入,就不入了,不入以后也没有出。中间有一个休息,不入也不出,叫做“内入息”。

  这四个息,我们不静坐的人顶多说有出息、有入息,其他两个息是感觉不到的。但是,你长时期地静坐,这四个息就出来了,就是有四个不同,而且逐渐地内入息、内出息会长。

  没有修行的人年纪大了,内出息时间比较长一点,其他的都是比较短。小孩子的内入息长。后来,我问中医,中医说:年纪老了肾虚,内入息是入在肾里面,肾不受,所以内入息就短;小孩子的肾特别强,所以内入息比较长。

  但是,用功修行的人年纪大了,他内入息的时候逐渐地进步会很长很长,比小孩还要长。而且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都会很长很长,那就是有变化了。

  “数”是怎么样用法呢?当然我想各位可能常听见这种讲法:你就只注意这四个息。但是,虽然是注意了,妄想还会进来。

  以息为所缘境的时候,我们明了性的心就注意这个息,其他的杂念就进不来,我们的心应该明静而住了。但是可能时间不长,妄想就来了。

  妄想一来,心里面就散乱了,就忘掉了息的所缘境。我也明知道是这样子,但是做不到,那怎么办呢?就加个数的办法,你数这个出入息。

  计数的时候,随你的欢喜,你愿意只计出息、内出息,或者只计入息、内入息都可以。如果出息、入息,你都计数也可以,但是就是忙一点,因为它时间很短,你就一直是在一二三四五一直这样计。

  若是只计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有一点闲暇的时间。你只计其中的出息,其他三个息都不计,那么,计一到二的中间有个闲暇的时间,就不太忙。随你的意思,你愿意计入息也可以。

  这件事,精神旺盛的时候和疲倦的时候有差别。精神好时就很自在,要计出入息,这么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一直计到几百、几千、几万都可以。你若愿意数到十,就回来再数一,这样子也可以。就是计了很久,心里也不乱。疲倦就不能,计、计,就不计了,又打别的妄想了。

  用功修行,有两个时间,比较顺一点,一个时间就是精神旺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第二个时间就是休息了以后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用功修行也是相顺的。

  因为佛法上讲(我没有学过世间上的心理学怎么讲),我们这个心有“等流性”。

  譬如我愤怒心来了,我要骂人,本来这件事过去了,愤恨心应该停下来。可是不能停,为什么还继续愤怒呢?等流性!它一定要相续下来一个时期。其他的心理活动也是这样子。

  譬如我们疲倦了睡觉、休息,没有做梦,满意地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它也有等流性。睡觉的时候心里寂静住了,但是没有明,它只有静的等流性。假藉这个等流性去静坐,就容易寂静住,而且容易明静而住。

  若是你和人打电话说了很多的事情,然后静坐,有可能你还在打电话,它有这个等流性。所以,我们用功修行,尤其是才开始用功修行的人,你利用这个等流性去用功,容易有好消息。

  旺盛的时候,就是饭后。食物经过胃到十二指肠(我也不懂这医生怎么说),营养分布到全身到了细胞的时候,特别有力量,也就是脑神经有力量,你愿意止就止,愿意观就观。所以,要利用这个时间去数。

  我们虽然没有修行,也应该明白这件事。从久远以来,我们内心的思想习惯了东想西想,无拘无束地、自由地、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习惯了这样子。

  现在忽然违背你的习惯,控制它不要动,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你就利用它的等流性,你就利用精神旺盛的时候来做这件事,就会好一点。这是说利于用功的时间。

  “数”的方法,从一至十,周而复始这样数。数久了,就会有心理变化,就是熟能生巧了。

  你也可以变化一下,就是数的时候,连续地一二三。当然你是心里默念,不是说出来。这时候,你就静下来注意息的三次出入。然后你再数四五六,再注意三次入出息,然后再数七八九十。

  因为你若这样数的时候,连续数一二三(数三个数字),经过三次入出息的时候,你不要数,你有那么长的时间,心里面寂静住。你每一次数一二三,数一数二数三,闲暇的时间放长了一点,有这个好处。

  但是,初开始学的时候,也还不是那么回事,就等于数两遍一二三;你一开始数一二三,以后又注意一二三,就有这个情形。但是久了,只是一二三,以后就是不数,但是也知道一二三,会有这个不同。这是一个数法。

  另外一个数法,就是数一,二三不数;四五六只数四,五六不数;七八九十只数七,八九十都不数。

  你精神旺盛,也是清清楚楚,没有一切的杂念,心里面是寂静住;也不昏沉,所以是明。又明又静,又静又明,明静而住。这是用“数”的方法。

  这个“数”的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得三禅,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到三禅。因为三禅以前都有息的出入,但是是慢的;到未到地的时候,息就开始慢。到了初禅、二禅、三禅,那更是慢了。由脐至鼻,很久很久才能到鼻这儿来。很久很久又由鼻至脐,还不止是脐,它会起变化的。

  你用这个数的方法,能排除一切的杂念,叫这个妄想浮动的心寂静住。这是很有力量,能叫我们的心寂静住的。这是“数”的方法。

  第二个是“随”。怎么样来用它呢?开始的时候心里面先要默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这四句话。这样子说了,你心里面就注意息的出入,就是刚才说的,由脐至鼻、由鼻至脐。息到什么地方,你这个心就随逐不舍,与息的一出一入不相舍离,一直随著它。

  “随”这个方法,它的定力高过了“数”。因为,若是你的定力、你内心寂静住的力量不够的话,你用随的方法不行,你一随,很快地心里就有妄想,它不能够相续地明静而住,它就是要跑,非用“数”不可。“数”,因为有数目的连贯性,心也就随之相续地明静而住了。所以,按道理说,用随的方法如果能够相应,就表示这个人有了一点定力了。

  但是,随若是久了,会有什么事情?和数可是不同了。久了的时候,我们说不仅“由鼻至脐”,其实这个息能到脚趾头,会感觉到全身都有出入息的。你坐久了,会感觉这个身体一冷一热、一冷一热,会有这个感觉。就是出息的时候是暖,入息的时候是凉;全身入息的时候它就凉,出息的时候是热、是暖,会有这个感觉。

  你若不知道这件事:“哎呀!我这有什么病啊?我怎么有这个感觉呢?”其实,不是有病。就是全身都出入息,这时候就表示你有一点境界了。所以,随是不记数目了,表示你内心明静的定力强了一点。

  有些人开始用数的时候很紧张,气就喘起来,很辛苦。这样子就是不能用数的方法,只好用随的方法。但是,后来我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注意腹部的起落,一呼一吸,这肚子就一起一落。肚子起来,就是入息;肚子落下来,就是出息。所以,落的时候数一,再落的时候数二,再落的时候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但是可和以前那个数出入息不同:数出入息的时候,息是由鼻至脐、由脐至鼻,一直这么来去、这么动。现在,你心里不动,只是注意腹部的起落,心就安住在那里不动,这情形就转变了。

  转变了,有几种好处。一种好处,你心不是那么上下动,头就会轻松、轻凉、舒服。所以,数息不妨改为注意腹部的起落,在起落上计数,就避免了注意力在鼻端引起的过失。

  这是说,数改变为注意腹部的起落。如果这个方法一直地合适,你不妨继续这样做。如果不高兴数了,就可以随。你只注意腹部的起落,不计数,那就是随息了。数、随这两个方法都是以息为所缘境,但是有计数、不计数的不同。

  第三个是“止”。止是什么意思呢?止,可以做几种解释。第一个解释,譬如说随息,由鼻至脐,但是这个息有可能到脚趾头了。你若修止,就止在脚趾那里,就是注意那里不动,这就叫做止。如果初开始这样修,也可以,注意脚心也可以。

  注意大脚趾、注意涌泉穴的时候,还不容易寂静住,你也可以数数。你就注意大脚趾那个地方,它先出来个“1”字,过一会儿就是“2”,再过一会儿是“3”,再过一会儿是“4” ,你愿意注意多久都可以。你愿意注意很久,然后出来个“2”,注意很久再出个“3”,也是可以。这样子,就能够帮助你容易寂静住。

  止的所缘境,可以在某一处。但是最好止在肚脐,止在丹田也可以,止在脚板、脚趾都可以,不要止在上部。除非是你的昏沉来时,要破除昏沉,你也可以止在头顶,你心里就想这个头顶。最一开始,不妨用手按住这个地方,心就注意头顶,然后把手拿下来,注意发际或者后脑也可以,轻微的昏沉就能破除。

  如果女人修止,止在两乳之间也可以。心就注意那里,如果时间久了,生理上有变化。这里面也有事情,如果你修成功了,就是没有月经了。

  我现在想要说闲话:我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我们那个乡村有一个女孩子出家了,她回来的时候和我的嫂嫂说话。我一回到家里就听到这么一句话,她说她没有月经了。我不懂这个事情,也不知道什么叫月经。但是出了家以后常常读书,喔,是这么回事情。你也可以止在两个乳之间,它就没有这件事。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解释叫“制心止”。就是不以息为所缘境(息实在也是色),也不以色为所缘境。你止在大拇趾、止在头部,这是一个色法,这是地水火风。制心止是以心为所缘境,能缘者是心,所缘的也是心,就是心反缘自己。

  这个方法,通常来说,最好你用“数”、“随”的方法,修行一个时期。修习了一个时期,你对于明了性的心的认识,比以前分明得多了。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接触修行的事情,我们给他说眼根眼识、耳根耳识,他要思惟老半天,才能知道眼根能见一切色相,耳根能听闻一切声音,另外一个耳识是什么?另外一个眼识是什么?另外有个明了性的东西是什么?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明白。你常常静坐修止观,对于自己这个明了性的心,会有深刻的印象:这个东西不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但是它有作用。

  孔夫子还是有智慧的,我小时候读私塾,“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那时候这句话感觉到有个意思,他知道:物质的身体之外,有一个明了性的心!

  所以,我们经过“数”、“随”长时期的用功,对于明了性的心认识得会更深刻,然后你再修制心止,你会感觉到很妙。

  所缘的是心,能缘的也是心,心反缘它自己。这时候这个境界,我看,若是你“数”、“随”没有修过,你很难明白这件事。这件事的微妙在什么地方?你心里面一注意,一切妄想都没有了!它有这个作用。

  我们若是用“数”、“随”的方法,忽然间有个贪心出来,忽然间有个嗔心出来,想要把贪心、嗔心这些杂念除掉,很不容易!

  但是,若用制心止,所有的杂念一下子都没有了。但是,我刚才说,你先要用“数”、“随”这两个方法训练一个时期,你才能感觉到这里。所以,“止”里面的事情比“数”、“随”多。

  “止”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杂念都停下来,安住在所缘境上,叫它明静而住。

  心里面很明了、不昏沉,又没有杂乱的妄想、不动乱,就是寂静,明静而住。如果你修得合适,你感觉到很快乐,虽然没得轻安乐,但是和一般的快乐不同。如果坐得相应的话,我坐了一支香,我还想坐一支香,就像有瘾似的。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定。数息只能用到三禅,到四禅就没有息了,那就只可以用止的方法。这种止的方法,可以达到无色界天的非非想定那么高。

  止若成就了的时候,就是有灵感,不是神通。他早晨一静坐,就知道今天晚间要下雨,明天有什么事情出现。神通要另外修。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的人,都没有神通,但是有的时候有点灵感,不是完全灵的。他早晨一静坐,今天什么时候某某居士会来,并没有通电话,但是他心里就出来这么一个念头。

  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可以修神通了。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修得的神通,比从果报上得到的神通大得多。

  假设人间的人诚实行善,来世可能报得小小的神通,就是所谓身体有一点特殊的异能,超过一般人,但是又靠不住。

  若是修得的神通,那不得了。他一入定,百千年以后的事情,百千万年以前的事情都会知道。就是他在定中看见这件事了,不需要用乾坎艮震、子丑寅卯来算,也不需要翻开历史看一看。可是,有的时候也有错误,不能说完全都是对的。止有这么大的作用。

  有这么大的神通,有这么高的定力,在佛法来看,还是个生死凡夫,可是比一般的凡夫是高了。我们有欲,就容易有很多问题。因为若得了色界定、无色界定,没有欲了那当然品德就高一点。

  但是,他的定力到了一定的时间还是要没有,从无色界天、色界天又来到欲界,和我们一样。不过,也能比我们好一点。他几千万年没有欲,忽然间来到欲界,欲轻。这是说修止成功有这么多的境界,是了不起!但是,还是无常的,还是要流转生死。

  所以,我们佛教徒,修止以后,一定还要修“观”。因为观,才能令我们成为圣人。“观”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断烦恼,一个是见真理。为什么修观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它有这两个作用,能断惑、证真。

  得了禅定的人,若不能见真理,他也会胡说八道,但是我们俗欲凡夫不知道他说的是怎么回事。所以,由佛菩萨的大智慧光明告诉我们,修止还不能够成为圣人,我们佛教徒还应该修观。

  “观”就是观察思惟,就是你修一段止以后,你心里就思惟观察。但是,观察和妄想不同。妄想,不是贪就是嗔,或者是不善不恶、东想西想的这种虚妄分别。但是,“观”是要根据佛说的法语去思惟观察,能根据真理就是智慧。

  譬如《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告诉我们要修无我观。《金刚经》后面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这就是“法空观”,观一切法空。这《金刚经》就是劝我们修我空观、修法空观。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得圣道!

  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禅!不是说另外有个什么禅。那这个也就是四念处,就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得圣道,愿意得无生法忍,愿意行菩萨道,愿意为一切众生服务,愿意弘扬佛法,你可以作如是观:修我空观、修法空观。

  “观”,按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道理,你要学习一个时期。什么叫做无我观?这句话说来容易,你不是那么容易懂。什么叫做一切法空观?也是要学习一个时期的。你明白了,然后你再修奢摩他止。

  “止”,印度话叫做奢摩他;“观”,印度话叫毗钵舍那。毗钵舍那观,刚才说过,你根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就可以了。

  修止,如果你止得合适,止它三十分钟,然后你就修我空观、法空观。如果你止修得合适,一下子修一个钟头,一念不生、明静而住,然后再修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

  如果你止得合适,一下子二十四个钟头,一念不生、明静而住,也可以,然后再修我空观、修法空观,修了我空观、法空观以后,再修止。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就是这么修。

  有一天早晨起来,一盘腿一坐,一念相应、一下子得圣道了!你就是圣人了,不是凡夫了。当然这件事,你不是听人讲一下就可以修我空观,一定要拿出时间精神多学习。

  我昨天也说过,《金刚经》本来是可以得圣道的,是得无生法忍的一个法门。但是,我们中国人思想自由,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解释,结果,《金刚经》注解多得很,这个人这么讲、那个人那么讲。

  初学佛法,谁讲得对?不知道!所以,弄得思想混乱了。本来是得圣道的法门,结果混乱了,就使令我们有障碍,我们得圣道就困难。那怎么办呢?还是有办法,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的三十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我感觉若是你一方面读《金刚经》,你再去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定会生欢喜心,你会愿意受持读诵。但是,里面的道理,只是欢喜,你还是不容易悟入。那怎么办呢?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大智度论》,有一百卷。这一百卷里面,三十卷的《般若经》在里面,那么《大智度论》就是七十卷。你再读这部书,是龙树菩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

  读,你不要著急,不懂的地方放在那里,就是继续读,读一遍、再读一遍。若有人能解释,你也可以请问。就把这部书贯通了,你就会知道怎么样修无我观、法空观。懂了,你就可以修奢摩他止、修毗钵舍那观,这样就成功了,你就可以得圣道了。

  这样的修法,按照《般若经》修我空观、法空观,是利根人,是大智慧人,是可以的。我们钝根人,还是差一点,钝根人就是不容易。钝根人若拿出时间来学习,有可能还能掌握到,什么叫做我空观、什么叫做法空观,你还是能知道,但是不能修。钝根人就是有这个问题,知道是知道,但是不能修,修不来。因为一坐下来,就有问题,很多的杂念、妄想来了,去不掉,没有办法。释迦牟尼佛大慈悲,知道这件事。

  我们初来到佛法里面来的人,读这部经,读那部经,有的时候感觉到有点矛盾,就发表言论,怎么怎么地。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知道这个事情的。你若深入地学习佛法,你会知道这件事,里面也是有问题,佛菩萨这个问题早已经解答了,也告诉你了。但是,你若初开始学习,你读的经论少就不知道。这个不说,我们现在说钝根人。

  什么叫做钝根人?烦恼很多!贪烦恼很多、嗔烦恼也很多。贪烦恼里面就是有爱烦恼、欲烦恼。“我也想要修止观,但是这个爱、这个欲一直地来困扰我,修不来!”就是不能修,就是有这个问题。

  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又给我们重新说一个方法,也叫做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给钝根人开的药方,说的一个法门。

  教我们“观身不净”,就能对治我们的欲心,对治我们的爱,对治我们的贪欲心。如果我们这方面烦恼很重,障碍我们用功修行,用不净观把它破掉了,心里面没有障碍了,这时候修止修观就容易成功。

  “观受是苦”,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什么意思?受就是享受,有苦恼的享受、有快乐的享受、有不苦不乐的享受。佛菩萨的大智慧看得远,告诉我们,苦恼的享受是苦受,乐受也是苦受,也是苦!哎呀!阿弥陀佛!

  我姑且说一句话,看你们同意不同意。父母希望有一个可爱的小孩,感觉快乐。果然是有个小孩,但是这个小孩令你苦恼,你看这个事怎么办?无可奈何啊!你还是得要照顾他、爱护他,但是还是不如意,你说苦不苦!我听说新加坡李光耀的儿子媳妇,特别地明白优生学。结果,他们生出个小孩是个白痴,结果自杀死了。世间的事情真是!苦不苦啊!

  当然有的人果然是满自己意,生一个白胖的儿女,也很乖,又肯读书,又拿到很高的学位,在社会上努力很有成就,父母看了心里很快乐,这个情形也是有。但是,若用佛法的理论来看,也是苦!所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两个方法,使令我们对于世间上的事情赶快放下,不要找苦头。已经找来苦头了,你没有办法;没有的时候,你要想一想。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破除我们的见烦恼。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破除爱烦恼。在我们凡夫这个时期,就是两类烦恼: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爱烦恼,就是感情上的事情,我们都有感情。见,是智慧上的问题。

  这样子,我们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破除爱烦恼,其实爱烦恼没有破,只是降伏一下,爱烦恼的动力还在那里隐藏著,虽然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破不掉,但是能控制它不动。你还要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才能把爱烦恼潜伏的力量消灭了,另外把我们智慧上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就得到圣人的智慧,就成功了。但是,在小乘佛法里面,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主要是破“我”,破我见。

  我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我”?我们中国的哲学,我感觉没有说得那么明白。印度外道把什么是“我”说出来、说得明白。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体里边,有一个永久存在的一种体性的东西。

  譬如我们现在这个物质的身体,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质组成的。这个物质,我们也感觉到有变化,有时胖了、有时瘦了。外面的营养品其实也是物质,吃到身体里面去,然后在身体里面发挥作用,然后有些渣质又排泄了,就是这样变化,都是无常的。所以,物质这一方面的身体是无常的、是变化的。

  思想上、精神性的这一部分的东西也是,不是苦受、就是乐受、不苦不乐受,再就是这个人有各式各样的知识,这个人是医生、这个人是建筑师、这个人是律师,各式各样的知识,因为你学什么就成就什么知识,你的思想就这样子,它一直在变化,也是不断地在变化,也是无常的。

  我们的身体,主要是这么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的(就是生理上的物质),一个是精神性的了别性,就是这两种东西组合成这么一个生命体。精神性的也好,生理性的物质也好,都是有生灭变化的。

  但是,印度的外道说,在这有生灭、有变化、有老病死的生命体里面,有一个不生灭、不变化、不老病死、永久存在的一种体性,在我们的生命体里边。这个是什么东西?就是“我”!印度的哲学家会说出这样的理论。

  这样的理论说出来,我们接受不接受?我感觉,如果我们不深入地学习佛法,就会接受这个理论,这很好嘛。我这个身体老病死以后,我还存在,我这个体性还存在的。我再得一个身体,或者是得到人间的、或者天上的、或者是地狱、饿鬼、畜生。身体老是有变化,但是,我的体性不变化,我永久存在。

  但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否认有我论。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没有我!这个身体就是老病死这样变化,里边没有我。

  我们中国(藏文佛教不算)汉文佛教,在汉朝传到中国来,在南北朝时代这个思想,有的人是欢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的人欢喜《华严经》,有的人欢喜《法华经》,当然有很多的高僧弘扬佛法,还有很多人有修行。

  但是,从唐朝以后,唐宋元明清的时候,我们中国佛教逐渐地就形成思想统一,就是《楞严经》、《起信论》的思想。而我们欢喜这个有我论的时候,佛否认有我论的思想就不明显了。经上也是说无我,但是,我们的祖师就是:“色没有我,受想行识无我”,就解释完了,究竟什么是“我”?他不解释!我们读《金刚经》,从开始一直到最后,一直说无我;但是,我们的大德老也不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我?

  我妙境惭愧啊,我现在又犯口过!我出了家以后,我很笨,我就老是不明白,我们的祖师解释我、无我的时候,我老也看不懂,我也不明白。后来,看《大智度论》,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阿毗达磨论,“啊!是这么回事!”才知道“我”是这么回事,“无我”是这么回事,佛是主张无我论。

  当然,我们有些祖师,再明白一点说,就是欢喜“有我论”!实在来说,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尤其是宋元明清以来,欢喜有我论,没有“妄我”、有“真我”,就是这样讲。这样讲,我们中国佛教成了什么情形?不修四念处观!四念处观,明白说要修无我观、观法无我。不修,怎么修呢?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国去,我们中国佛教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今天的佛教有点变化,就是各式各样的佛法,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发扬:你欢喜有我论,你也可以讲;你欢喜无我论,也可以讲;你欢喜唯识,大家就学习唯识;你欢喜中观,就学习中观;你欢喜《起信论》,学《起信论》;你欢喜南传佛教,就是学习南传佛教。

  现在的佛教和以前的佛教有一点不同了,就是大家自由地学习:你欢喜有我论,那么你就是学习有我论;你欢喜无我论,就学无我论。其实这话也没有什么秘密,我们如果学习《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瑜伽师地论》,这一部分佛法就是无我论,《阿含经》也是无我,都是无我论。你若学习《楞严经》和《起信论》,那就是有我论。这没有什么秘密,就是这样子。

  我是很笨的人,我现在这个心情,愿意学习无我论。我的想法在那里呢?“我”这个字,又名之为“私”,日本话“わたくし”,日文那个汉字是“御”字。“我”又名为“私”,“无我”就是“无私”的意思,也可以这么解释。

  但是,佛在经论上,不用“私”字,用这个“我”字,我认为比那个“私”字更深了一点。若能“无我”,就能“无私”。因为你观察这个生命体无有我,我不可得,并没有那个实体的我。在生灭变化、老病死里边,没有那个不生灭变化、不老病死的我。另外,生灭变化、老病死的身体也不是我,没有我。这样子,我也空了,这些有生灭变化的色受想行识这些东西也都是空了,令你心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结果,心里面能够得解脱了。无我论可以到这个程度。

  如果你主张有我论:这个我不可以空,是有的,在色受想行识里面,只有生灭变化、老病死的东西可以空掉。这个我的体性不可以空,因为它是真实有的,不可以空。

  那么,“我”的执著不能破;我的执著不能破,私心就不能破,就有私。你若有私心的时候,人与人就不能和。你不侵犯我的利益的时候,我可以和;你侵犯了我的时候,我就要对付你。人与人之间就有问题,问题不能解决。

  若是无我,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色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不可得,最后,心里无所执著,所以没有我可保护、可爱著,可以牺牲自己、爱护他人,所以人与人之间能和。

  佛法没有种族的差别、没有肤色的不同,和任何人都是和平共处。乃至我们佛教的态度,人和畜生都是和平的,就是一个蚊子来了,顶多你受不了,轰一轰就算了,不会打死它的。佛法能训练我们人达到这么个程度,小蚂蚁都不敢碰,能训练我们有这样的慈悲心,这样的佛教徒能不和平吗?能和的。所以,我的意思,修无我观很好!

  很明白地,观察我们的生命体是个臭皮囊,这里边没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识也不可得。像《心经》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令心无所住,这也是无我论,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观身不净修不净观也好,观受是苦修苦观也好,修观心无常也好、观法无我也好,根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可以这样修。但这个不净观,你要按照《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一段文,也不是很多,要把它背下来,一方面背、一方面想,这样修不净观。《大智度论》里面也是有,有九想观、五种不净观,也是这样修,也是要背下来。不背下来不行,你修不来。修苦观,这四念处都有现成的文句,都是要把它背下来。

  像做医生,你在学校学做医生,你准备看一遍就可以做医生吗?不可能的!那都是经过多少年的修习,还要实习,然后考试及格才能挂牌的。现在要办生死大事,想要走个捷径、一下子就成功了,合道理不合道理?没有个道理啊!我们久远以来贪嗔痴的烦恼,熏习的力量非常强大,那么容易就把它消灭了?不是容易啊!

  从这个地方也看出来,说某一位居士发心出家了,出家以后,烦恼很大。你不要讥笑他,烦恼不容易断,真的啊,要原谅这件事。虽然看他好像是没成功,但是他在佛法里面用功,还是栽培善根了,这个善根终究有一天会发生作用。所以,只要他肯修学圣道,终究有一天会成功。所以,不要笑他,应该恭敬他。

  数、随、止、观,这么多的观,随你自己的意,你愿意修《金刚经》的无我观、法空观也好,你愿意修四念处这几个观也是好,就是这么修观。观,我们就是说完了。就是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样观。

  我刚才说了,止能达到非非想定,很高的禅定,但是还是个生死凡夫。修观,能断烦恼、能见真理,能得圣道。“那我们不要修止,我们就只修观!”可不可以?不可以。不修止,只是修观,这观没有力量。

  观若有力量,你若一修观,能断烦恼。你观察贪心是因缘有的、是毕竟空的,你这么一思惟,就能把贪的烦恼、贪的种子都消灭了,这个力量大。如果没有止,你还是这么思惟,可是这个力量小,贪烦恼照旧是贪,不能断。所以,非要修止不可。

  修止,有两个情形:一个止还没有成功、一个止成功了,这两个时期都可以修观。

  这个“还”字怎么讲呢?本来是修止,然后修观。但是,你不可以一直地修观,需要“还”,需要回来再修止。当然,观一切法不可得,观一切法空,这一念心呢,也在法之内,所以,观心也不可得。《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这样观。

  所以,“还”,就是修观修完了,回来再修止。修止修了一个时期,再回来修观。观又回到止,止又回到观,一直这样来回地修,这叫做“还”。

  最后这个“净”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一天早晨起来,一盘腿一修观的时候,得无生法忍了!这叫做净。净是清净,就是断烦恼了,贪嗔痴烦恼断了,得圣道了。当然不是烦恼完全断了,只是断一少分。你继续修,剩余的烦恼也渐渐断了,由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由初欢喜地的无生法忍,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就成佛了。

  数、随、止是属于止;观、还、净这里面有止也有观。到净的时候,就是入圣道了。入圣道的时候,止就是定,观就是慧。圣人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人就是圣人了,就成功了。

  现在,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观”,你愿意修不净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都可以。修的时候,你也可以只修其中的一种,修一个时期,纯熟了,你不妨再这样修另外三种。修完了,再回头重修。因为这个法门是通的,不是互相隔碍的。

  不净观里面有个白骨观,白骨观就是先观察自己的脚趾头膨胀、青瘀、散坏、脓烂、露出白骨了,然后逐渐地五个趾都是这样,以至全身都是这样子,最后就是个骷髅骨。两个眼睛是两个窟窿,还有牙骨,颈骨、肩骨、胁骨、肋骨、脊骨、乃至到脚趾的趾骨,就是观察骨人。这是不净观里边的一部分,你这个不净观修成了,再转修无我观,一下子就是阿罗汉!

  你说:“我不高兴修不净观,我修无我观!”也可以,你一开始修无我观可以,但你修不净观对于修无我观有帮助,它们互相都有关系的。修的时候,一定把经律论里面不净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那个文背下来,然后照这个文去思惟,那样才可以。

  因为修止,有禅定,也可以有神通。修观,因为有智慧,可以断烦恼。最后,就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以后,发广大的慈悲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我感觉好一点。凡夫的时候,不太理想。除非是到内凡(暖、顶、忍、世第一)到忍位的时候,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也好一点。在外凡位的时候弘扬佛法不太好。

  这有什么问题呢?外凡的时候,我们不能调伏烦恼,心里有烦恼,贪心要活动的。贪烦恼要活动,嗔心也要活动,各式各样的烦恼都要活动,你对于佛法不但弘扬得不理想,反倒是污染了佛法,这是很明白的事情。若是你能到内凡位,到了忍位的时候,你这四念处观都修得很好了,烦恼不能动。你的不净观、无我观、空观,能把你的贪嗔痴调伏,就像有土匪,但土匪都被抓住了。你把自己的烦恼贼调伏了,你心清净,弘扬佛法的时候,大家都容易和。如果你若是:“我现在就可以!”你烦恼一动的时候,大家就不容易和,结果,反倒很丑陋。

  今天,蒙观音禅寺的主人了一法师慈悲,我们在这里学习禅,我们又能学习六妙门。希望由这一点的学习,使令我们能继续进步、学习,然后我们能在佛法里面有成就,我们不白信佛一回。“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没有白归依一次。

  终究有一天得无生法忍了!哎呀!以前了一法师慈悲,我们在那里坐禅了!我认为,过去的佛菩萨都是这样子,以前谁给他造茅蓬了、谁供斋了,观世音菩萨都知道,你不向他有所求,他也时时地观照你,有机会他就要救护你,都是这样子。

  我们非常感谢了一法师,也感谢这里的护法、各位居士,希望我们共同地努力,能够有很好的成就。我们再多谢了一法师!多谢各位护法居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