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难。复当更教系心住意。谛观右足大指两节间。令心专住。无分散意。观两节使相离去。唯角相拄。观两节已。从足至头。皆令如是。使节节解。唯角相拄。从头至足。有三百六十三解。一一谛观。令节节各解。若不足者。安心谛观。令节节各解。唯角相拄。观己身已。当观他身。观见一已。观见二。观二已。观见三。观三已。观见四。观四已。观见五。观五已。乃至观见无量诸白骨人。节节各解。唯角相拄。见此事已。复见四方。众多骨人。亦复如是。
得此观时。当自然见诸骨人外。犹如大海。恬静澄清。其心明利。见种种杂色光。围绕四边。见此事已。心意自然。安隐快乐。身心清净。无忧喜想。
佛告阿难。汝好谛观。此节节解想。慎莫忘失。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得此观者。名第十节节解观竟。】
第十观,都是由上面这个成就(后),再换一个,所谓易观,就是调一个方法。那么,这个易观就是说,叫我们做骨节的解脱观。
我们晓得,一个人肉体到死的时候很痛苦,这里痛、那里痛,那个痛苦无比!不要(说)心念的解脱难,肉体的解脱也很难。尤其我们心意识,从这个肉体要死亡的时候,一节一节就离开了,丧失这个关系、这个关联,很痛苦的。所以一个人到老、到死,各种病来了。
如果,平常修到了这个法门,白骨观的节节解脱观,所谓了生脱死,临死要走的时候,说“对不起啊,再见了。”刹那之间就走了,因为平常修这个解脱观修成了的人。至少,不算来投胎的时候是自由啊,死的时候自如;不敢说是来去自如,去的时候很自在。
这个修成了,不要说死的时候,现在活着也很自在
。我们平常觉得痛苦,被身体的障碍拖累太大,一身都是病、一身都是痛苦、一身都是肉,筋骨肉四大给我们痛苦。所以,这个法门叫节节,每一节每一节解脱观。由右边的大足趾观想起,“两节间”,譬如我们的手指头,一节一节的骨头兜拢(来),这两节之间,筋没有了,只有骨与骨……。我们小孩子摆积木,摆积木木头块,样样这么兜上,不过(是)靠牢而已,中间——实际上,我们这个骨头与骨头,骨节之间靠牢,还有那个筋拴住,筋像建筑房子的那个绳子一样,把它绑住了。这个时候筋把它解脱了,这一节一节兜牢,“唯角相拄”,这个角,就是骨节与骨节这样兜牢而已——不是兜牢,靠拢而已。
那么,从头到脚,譬如我们手指头,一节、两节、三节,一个指头三节,到这里四节、到这里五节,等等,一共“有三百六十三解”,每一个关节都把它解脱开、松开。这个松开了,“一一谛观,令节节各解”,每一节每一节都解开了。都是中间好像有空隙一样。
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座的有哪些人学武功的?练武功的,你要晓得,大家都讲达摩祖师到少林寺传了一部《易筋经》,《易筋经》你们大概有几个都在练吧?实际上,哪一部《易筋经》是达摩祖师真传的不知道,好多种方法,都是《易筋经》,都有效果的。我在峨眉山的时候看到一部秘本,庙子上藏的秘本……哎,因为我看了很多种,自己也学了很多种,都对身体有效。
但是,练武功人都晓得,达摩祖师还传了一部《洗髓经》,洗髓的法门。《易筋经》练成了,在武功上,所谓拿武侠小说来讲,武林高手了,呵。如果把《洗髓经》练成了,就入道了。可是,达摩祖师的这一本,少林寺也找不到,《洗髓经》失传了。
那么,过去练武术界的都那么相传,达摩祖师有没有传这一套,暂时不管;不能说没有,也等于说(是)教人运动,他并不是教武功。但是《洗髓经》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法门,就是白骨观里的节节解脱观。所以,武功练到这个程度,就继而进入道已,由这个技、武功进入了道。所以,中国文化,任何一种技能,都要达到继而进入道已。练拳也好、画画也好、音乐也好,由技术而进入道的境界。
所以,节节解脱观就是大家认为的达摩祖师那个失传了的《洗髓经》武功,就是节节解脱观。
每一节、每一节把它观清楚了以后,就是由作意观想很多的白骨人,都是这样空节。做到了以后,自然见到一切骨人以外,整个的世界非常安详。像大海,比方,整个的世界、心境与物质的世界,最闹,乃至地球翻了,你都在这个境界,非常安详,如大海,所以“恬静澄清,其心明利”,这个时候,心里的智慧开朗了,平常不懂的道理统统懂。
那么,在这个时候,自然在境中,内外看到七彩的光明,都是自性功能所发出来的七彩的光明,“围绕四边”,乃至充满整个的法界。
那么,这种观想的经验——我们不是有一位在国外的道友,一个老太太,七十岁了,自己一个人慢慢摸,我寄了这本《禅密要法》给她,她每一节法门、每一节法门,自己都去实施过了,像这些境界,她都是亲自去经历过了,观到了大海“澄清”,光色四面围绕自己。
他说,你“见此事已”,到达这个境界以后,“心意自然安隐”,妄念都起不了,也没有烦恼。“安隐快乐,身心清净”,不但心清净,杂念、烦恼、思想清净,还有身清净——你注意哟,“身心清净”不是形容词哦。身清净,有病的没有病,因为一切都没有了,解脱了。这个身……我们有时候学佛打坐,偶然得到一个净的境界,心清净容易到达,身清净你到达不了,这个身体的障碍总归有。这个时候是“身心清净”,既无欢喜也无悲,就是那么安详清净,“无忧喜想。”
这就是白骨观的每一节、每一节骷髅的解脱观。第十个。
本段摘自《禅观正脉研究-禅密要法》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