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法华经》主要文学特征及成因

发布时间:2023-02-25 15:08:15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法华经》主要文学特征及成因

贺玉萍

[摘要]该文分析了《法华经》文体结构、叙事方式、文学思维等主要文学特征,通过版本学、传播学、石窟学方法,结合洛阳地区北魏石窟中《法华经》造像内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法华经;文学特征;成因

Abstract: This thesis has been summed up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tus Sutra such as style of writing structure, narrate way, literature thought. It go deep into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those cause of formation basis oneself characteristic and spread condition, Union Luoyang area Northern Wei Dynasty rock cave statue of The Lotus Sutra content.

Key words: Lotus Sutra;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The cause of formation

《法华经》是佛教文学研究的热点,但就其文学思维等主要文学特征未见系统的总结,尤其这些特征之成因,学术界罕有涉及。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文本特点和《法华经》传播情况分析,结合洛阳地区北魏石窟中《法华经》造像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深浦正文《佛教文学概论》将佛教文学体裁分为譬喻、本生、佛传、理想、赞颂等十种。郭良《佛教譬喻文学》则把譬喻类独立出来进行专题研究。他们都注意到了佛教文学文体、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与众不同的特征。作为时代佛教文学典型的《法华经》,自然具有这些特征,并更为突出。下面分述之:

1.完整而稳定的“佛珠”式文体结构。

从文体学角度看,《法华经》沿袭了佛教文学段落连缀的基本体式,并将之进行改造与提高,它用“品”作为章节,使文章结构整齐而精致。这与早期的《四十二章经》、《四阿含经》等以内容段落划分章节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品”的形式使佛经问答演绎的骨架作用更加突出,可以将庞杂的内容挽结于一个整体中,随意穿插故事,自由运用譬喻、夸张、想象等手法而不至于扰乱主题。由于“品”的严密性、完整性增强了内容与结构的独立性,从而使之成为该经最鲜明的文学特征。流行的《法华经》版本,即鸠摩罗什译本有7卷28品。每品之中,以佛陀、诸菩萨、声闻弟子问答为展开顺序,以偈语作为段落,组成“品”的基本构架。在品中,韵文形式的偈语与散文形式的经文相对照,起到了挽结、转折作用,成为诸多小故事的隔断。而在每品末尾,又起到煞尾作用,类似于后世章回小说的煞尾诗。这种“品”结构表现为一种并列的集合关系,各品之间次序可以颠倒,也可分拆独立,非常适合不同人群的欣赏习惯,照顾到了讲经与听经者在时间、地域上的特殊性,信众可以自主取舍个别章节而不至于影响其完整性。如《序品第一》始于“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是一段散文体,接着“以偈问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是韵文体偈语,是另一段散文体的转折。再接着“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然后再说偈语:“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韵文与散文结合,互为间隔,形成主题明晰的“品”。

2.铺陈的民间文学叙事方式

《法华经》非常注重运用铺陈重复的叙事手法。铺陈重复是民间文学主要特征之一。反复不断地重复,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整齐,具有程式化特点,有利于在听众心理上形成一种定势,从而加深记忆,利于口耳传播。《法华经》也善于运用铺陈重复强化故事情节。如《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共分六段落讲说持《法华经》的功德好处。从第一段起,分别讲述耳功德、鼻功德、舌功德、身功德、意功德。每段开头均用:“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再接着一段开头是:“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这样重章叠句,句法未改变一个字。类似的例子在《法华经》中俯拾皆是。

3.神奇新颖的文学手法

第一,采用“集美”手法,将多种美好的事物簇集在一起,用其真实的表象体露一种更高境界“空”的真实;在量词的运用上无所限制,通过铺排,努力追求一种感觉上的极致。如《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并散七宝塔中、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及久灭度多宝如来,亦散一切诸大菩萨、及四部众。又雨细末栴檀、沉水香等,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妙声深远,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

第二,形而上的想象力。极度大胆的想象力是《法华经》又一突出的艺术成就。与传统手法不同,这种想象力体现出极强的思维的演绎力和形象的空幻性,所描写的场景远离现实,与现实生活的参照对应十分模糊,完全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刻意营造神奇的效果。如《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第三,华丽精美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法华经》是一部特殊的译着文学,语言讲究韵律,句式讲究整齐,用词精美而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惟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这一段,没有一般翻译作品语言存在的“隔、涩、硬”问题,表现出纯净的语言特色,塑造了精炼美妙的语境。究其原因,除了这部作品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缘故以外,翻译者鸠摩罗什深谙汉语言的因素也不可低估。

佛教自身因素是《法华经》文学特征形成的内在原因。

首先,早期佛教说法形式是口耳相传,佛陀灭度后,弟子们把他的说法回忆记录下来,便形成了佛教经籍。一次说法形成一个自然的章节,几次说法连缀在一起,形成一部经书。这种传播、结集方式给佛经文体方式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也是其文体结构特点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如所有的佛经均以“如是我闻”开头,结尾皆有偈语的形式,就是一种结构符号。

其次,大乘佛教强调人人皆可成佛,万物皆有佛性,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法华经》的一乘思想上。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受众,它注重通俗易懂,大量采用民间文学形式,用故事来阐述深奥的道理、用譬喻手法来说明抽象道理、用美好的世俗生活来描绘理想的彼岸,表现出强烈的民俗性、世俗性。

第三,神奇大胆的艺术手法归根结蒂在于特殊的文学思维。佛教否定现实,认为诸相为空,世界万物皆由心生,它所强调“觉悟”的思维方法,使得它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脱离现实。具体讲,《法华经》的文学思维是在“空相”和“一乘”思想支配下,将直观与抽象、真实与虚幻、具体与无限等对立的理念,形象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超自然、超现实与真世俗、真美好的统一。因此,在表象上为真实,在意韵中为心识;场景描写为直观对照,思维意念为精进演绎,使得作品充溢一种神奇而大胆、新颖而脱俗、真实而虚幻、有形而无限的文学效果。这正是佛教形而上宗教理念在文学塑造上打下的痕迹。

传播是《法华经》文学特征形成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佛传文学在不同地域所发现的版本,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异变,这符合原生故事本土化的基本规律。史料表明,《法华经》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流入中国后,一路进入藏地,一路经***、河西走廊传入汉文化核心区。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工、修改。目前已发现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等地的梵文写本有40余种,汉译、藏译、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有17种。这些版本在篇目上差距也很大。比如:较为出名的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有10卷27品,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有7卷28品。需要指出的是,鸠摩罗什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提婆达多品》、《普门品偈》与《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7卷28品。鸠摩罗什译的佛经通俗而生动,文采飞扬,在北魏朝最为流行。他本人也深受当时统治者和一般民众的推崇,为能邀请到他讲经竟发生过战争。这在于他翻译的经书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在社会上影响极大。

可以说,版本的不同是因为地域的不同、翻译者的不同、信仰需求的不同而造成的。这充分说明法华经的“品”文体结构很好适应了现实和传播的需要。诚如许章真所言:“于阗民族翻译印度佛教文学作品,往往擅加增益,另附枝节,甚至还有创作故事,既不失佛教文学的特征,又平添许多文学情趣。想到中国早期的佛教经典,有不少是从于阗文翻译过来的,不觉赞叹文化影响之远,之微妙,实在可观。”⑴

其次,讲经形式直接影响了《法华经》的文学特点。北魏时期,广大寺院和义邑中,常有僧人口头讲授《法华经》。为使广大听众明白接受,通俗成为必需。史料和考古证明:当时京城洛阳,很多寺院定期进行俗讲,并将《法华经》内容分品刻成图文并茂的石经幢立在寺院门前供讲经所用。《洛阳伽蓝记.卷二》云:“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有金像辇,去地三尺,……常诏羽林一百人举此像。丝竹杂伎,皆由旨给。”⑵说明当时盛行行像巡回讲经习俗。洛阳新安西沃石窟一号窟刻有一方义邑主王进达、杜显宗等人的题记,末尾“其颂曰:□就□□□□□□□之福,人居侧其边,将揂名匠,轺辟直采芳,□仪回□□□□□□□□□□□□左右立侍菩萨、诸天六回兹福,普闻大千,(缺)趣龙华坐前。”这段文字极其重要,真实记录了当时义邑通过开窟造像形式来宣传佛经的事实。“趣”,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对这种传教形式的热衷和趋之若骛。

《法华经》突出的文学特征使它能广为传播、为普通信徒所接受,这可以在北魏洛阳石窟寺中得到大量实证。在当时石窟寺中,无论是毗诃罗窟或是支提窟中《法华经》题材的造像,都具有用“讲故事”来讲经的作用。龙门石窟建造于北魏正光二年《比丘惠荣造像记》:“夫□□妙绝,□像以宣至理,□□凭教而□□,影现丈六,随□□闻唱说三乘,□于视听皆化兼□□□沾,千载□□,比丘惠荣□□玄流……”⑶其中,“闻唱说三乘”一语最为关键,这应是这一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说唱经文的记载,足以证明石窟造像与说唱艺术以及文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且这种形式在洛阳地区广为流行。由此而知,《法华经》借助了文学进行传播,文学反过来又扩大了《法华经》的影响,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使它的文学特征更加明显,以至在后代,《法华经》不同译本中,文学色彩有所加强。

据洛阳水泉石窟摩崖碑刻记载,洛阳周边五县内,石窟造像及行像“合大小像三万八千一十六区,佛经一千卷。”⑷目前保存下来的十余座北魏时期的石窟,《法华经》是最主要的表现内容。

1.《法华经》特殊的结构方式在石窟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早期佛传故事讲究情节完整的表现方式相比,《法华经》造像内容往往缺乏整体的、贯串一气的故事情节,只选择一“品”或者几“品”所包含的故事场景进行供养。

\

一是独立“品”的题材。即选取《法华经》中某一品进行发愿、专题供养。如释迦多宝佛并坐造像,源于《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水泉石窟南壁和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均有多个此题材像龛。再如孟津谢家庄石窟正壁东面像龛,只有一尊观音跣足站于莲花台上,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的直接表现。

二是多“品”混合题材。即不相连缀的“品”的内容出现在同一区像龛之中。如吉利万佛山上寺第二窟东壁,有维摩文殊问答和释迦多宝佛并坐造像。释迦多宝佛并坐是《地涌品第十五》的象征,维摩文殊问答是《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二》内容。再如千佛造像本是《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的内容,但这类题材多将《劝持品第十三》、《授记品第六》以及不属于《法华经》的净土宗信仰内容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为比较复杂的法华经造像。《水泉石窟》昙覆造像一铺,上方中间为净土像龛,围绕周围全为交脚弥勒像龛,下方则为千佛。千佛像龛中还有释迦、多宝像龛。

2.《法华经》夸饰、生动的描写为造像提供直接的依据。《法华经》夸饰、生动的艺术手法给石刻作品带来巨大的创作空间。工匠们根据描写,将多种元素混成,多种意象叠加,使得造像极为生动。如水泉石窟南壁第18龛,依据《见宝塔品第十一》:“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直接将宝铃、宝绳、璎珞、帷帐的描写表现在石刻上,又把佛教造像常用的火焰纹、忍冬纹等移植过来装饰佛龛,表现一种“严饰”的创作思想。

综上所述,《法华经》首先是一部宗教作品而非文学作品。它主要文学特征是为了传播需要而衍生出来的,是由它的宗教本身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注释:

⑴许章真译.西域与佛教文史论集[M].台北:学生书局,1998,P3;

⑵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P88;

⑶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P445;

⑷刘景龙、赵会军.偃师水泉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P27。

参考文献:

[1]弘学编.(姚秦)鸠摩罗什译.法华经[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丁敏.中国佛教文学的古典与现代:主题与叙事[M].长沙:岳麓书社,2007;

[3]侯传文.佛经文学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陈允吉.佛教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胡适.白话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二版;

[7]王向远.王向远着作集第二卷[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8]丁敏.中国当代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EB/OL].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210,2007-9-11;

[9]王丽洁.《法华经》一乘妙法的譬喻构成及其审美特征[J].江汉论坛,2007(8);

[10]刘景龙、赵会军.偃师水泉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1]吕徵.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贺玉萍(1964—),女,山东莱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出自: 《小说评论·学术综合 》 2008年5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