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宝积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3-04-01 09:57:58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龙二年开译, 到先天二年编译完成的。在中国佛教界,『宝积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有着崇 高的地位。这部『大宝积经』共有四十九会,也就是四十九部经的纂集。虽然是 菩提流志奉诏翻译,其实只能说是译编。因为四十九会当中,如古人翻译得很精 确,就不再新译。如古译文义艰涩或者脱落,或者古人还没有译出的,这才加以翻译。所以现在的『大宝积经』,实是多数人翻译的编集。菩提流志新译的,凡 二十七会;古师所译的,共二十二会。论卷数,菩提流志新译的,不过三分之一 。只因为到菩提流志手中,大部才编集完成,所以一般说是菩提流志所译的。

  本经为什么称为宝积?有人以为:『宝积经』是一部丛书,所以宝积是多种 经典──法宝总集的意思。当然,『大宝积经』被作为多种经典的编集,在玄奘 法师时代,早就如此了。据『慈恩传』说:奘师去世那一年元旦,曾因寺僧的劝 请,而试译『大宝积经』。但真正说起来,现在所要讲的「普明菩萨会」(大宝 积经第四十三会,第一百十二卷),才是原始的『宝积经』。而现在的『大宝积 经』只是附合「宝积」二字,将四十九部不同的经典,编集在一起而已。所以现 在的四十九会,性质互不相同;既没有一贯的论题,也说不上前后的一定次第。 『宝积经』四十九会,与『大般若经』十六会,『华严经』九会等,意义完全不 同。

  现在要讲的『大宝积经』的「普明菩萨会」,是古典的『宝积经』(其余四十八会,是合编而才称为宝积的),这可以从两点来说:

  一、古代所说的宝积经,都是指本经说的:1.本会内题「古大宝积经」。糅 译于『大乘宝云经』中的,叫「宝积品」。2.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八),引 『宝顶经」,明菩萨初发心胜于二乘,就是此经,可知宝顶是宝积的异译。3.魏 菩提流支(或勒那摩提)译的『大宝积经论』四卷,传为世亲菩萨所造。依西藏 所译,说是世亲弟子安慧菩萨造的。这部『大宝积经论』,就是本经──「普明 菩萨会」的释论。

  二、古代大乘圣者,是特别重视本经的:1.中观大乘(空宗)的龙树菩萨, 引用『宝顶经』,就是本经,这已在上面说过了。又如『大智度论』所说:「声 闻空如毛孔空;菩萨空如太虚空」。及『中观论』的:「如来说空法,为离诸见 故」一偈,都是引用本经的。2.瑜伽大乘(有宗)的弥勒菩萨,在『瑜伽论』「 摄抉择分」(卷七九、八0),说菩萨正行十六事,就是本经的摩呾理迦。安慧 的『大宝积经论』,是依此敷演而成的。又如『摄大乘论』「所知相品」,所说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以及唯识学者所传的十三种中道,都是依据本经的。特 别是「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一语,为瑜伽大乘特别重视的金 句。这样看来,印度大乘正统的空有二宗,一致重视本经──『宝积经』(普明 菩萨会),可见本经的价值了。

  本经现存的译本,共有四译。

  一、后汉支娄迦谶译,『佛遗曰摩尼宝经』,一卷。 二、晋失译,『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一卷。 三、秦失译,『普明菩萨会』(古大宝积经),一卷──编入『大宝积经』 第四十三会。 四、赵宋施护译,『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五卷。

  此外,一、宋沮渠京声译的『佛说迦叶禁戒经』,实为本经兼说声闻道中正说一段之别译。二、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的『大乘宝云经』,第七卷名「宝 积品」,实是本经被编入『宝云经』的;『宝云经』的其它译本,并没有此品。

  现在所讲的,是传为秦失译,本名『古大宝积经』而被编入大部,改名为「 普明菩萨会」的。在十六国中,秦有三:一、前秦,国主姓苻,也称苻秦。二、 后秦,国主姓姚,也称姚秦。三、西秦,国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现本古人推 断为秦失译,但不知是三秦的那一秦?不过据译文来看,这是罗什来华以前的译 品。

  本经的经题,古代的译者,或从人立名,如「大迦叶品」,「普明菩萨会」 。或从法喻得名,如「大宝积经」、「宝顶经」、「摩诃衍宝严经」、「佛遗曰 摩尼宝经」。或从人法喻得名,如「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然据经文的「珍 宝之积」、「宝积」、「宝严」来说,本经实应名「宝积」。古人或译为「宝顶,或译为「宝严」,梵文都是Ratnaku^t!a。

  什么叫宝积?宝是譬喻,凡希有的,珍贵的,有妙用的,叫做宝。宝所喻的 是法宝;宋译作「正法」,也就是妙法。正法,是佛所证的,依此而觉悟成佛的 。约圆满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如来的自证化他,是最清净的 妙法(喻如白莲),如『法华经』所说。但是,菩萨也能分证妙法;二乘圣者, 也同样的契证妙法,所以说:「须陀洹初得法身」等。正法虽是本来如此的,但从实践而体悟来说,这是希有的,珍贵的,有妙用的。因为唯有信解这,随顺这 ,通达这,才能转迷启悟,超凡入圣。才能了生死,才能度众生,才能无边福德庄严,才能究竟成佛。这是不共世间的正法珍宝。本经与『金刚经』一样,「一 切贤圣皆依无为法而有差别」,是依三乘共证的正法说。三乘圣者的体证正法, 都不离无所得的中道。所以古人说:「无所得小,无所得大」。又说:「一切大 乘经,同以无二显道为宗。乃至小乘经意,亦不外此」。

  然本经的主要意趣,是宣说大乘行,着重在从加行位到通达位。大乘的核心,是大菩提愿为本,大悲心为上首,空慧为方便的。如本经所明的菩萨道,略分 三段:一、修广大正行,重于菩提愿。二、习甚深中观,重于空慧。三、作教化 事业,重于大悲心。综贯这三德而修行,才成为菩萨正道。依此来解释经题,可 约宝积、宝顶、宝严──三义来说。一、正法的珍宝,是依三德而证正法。这是 真实菩萨行,一定是广集无边福智功德珍宝的。如经中说到真实菩萨,就说有「 四大藏」、「摄诸善根」、「无量福德庄严」。为了说明「菩萨福德无量无边」 ,用大地等十九种譬喻来显示。所以菩萨的正法珍宝,是宝积;这是经题的本义 。二、极广大的,才能极崇高。如塔婆一样:塔基广大,又一层层的叠积起来, 了有高耸云空的塔顶。所以,由于正法珍宝的无边积集,显出了菩萨体证正法的 高超。如经说菩萨是真实佛子,绍隆佛种;初发心菩萨,就已胜出声闻,为人天 所礼敬。因为是宝积,所以成宝顶。积是积集,积集了就崇高。维摩诘经有香积 世界,奘译作香台,台也就是高的意思。这与一般的好高务远,说心说悟,而不 知平实的广积功德,是怎样的不同!三、这样的正法,极广大而又极崇高,显出 [P8] 了正法的宏伟庄严,不同于小乘。如塔的广大崇高,显出了宏伟而庄严一样。所 以又称为宝严。同一梵语,而古德三译不同,意义还是一贯的,相显相成的。梵 语摩诃,译为大而含有多与胜二义。本经所说的正法珍宝,宝积是众多义;宝顶 是殊胜义;积而又顶的宝严,是大义。所以本经也叫『大宝积经』。

  统观所有的大乘经,可以略分两大流:一、专为菩萨说,广明菩萨的大行与 佛果的,如『华严经』等。二、为菩萨及声闻乘,大小兼畅而宗归于大乘的。这 里面,有些是从观慧的修证来说,发明三乘同入一法性,大乘与小乘,都以无所 得而入道。当然,也说到菩萨般若的方便善巧,不共二乘。有些是从广行来说, 着重于菩萨的特胜;由于悲愿殊胜,智证也殊胜,这便有贬抑诃斥二乘的教说。 有些是从菩提果德及因心来说,对二乘折摄兼施。而导归佛乘的。这些,虽然方 便不同,各有特胜,但对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趋无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本经大体与『般若经』相近,说三乘都以无所得入道,所以是 正明菩萨道,兼说声闻行的教典。

  又一切大乘经,可以约境、行、果三义来分别。一、详于境的,有事境与理 境。事境中,或详于三乘共的心境;或详于菩萨不共的心境,如说阿赖耶等。理 境说一切法无性故空,空故不生灭的胜义谛。二、详于行的,或重于资粮行:菩 萨发菩提心,广集无边福智资粮。广大的资粮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间正行,而 实是菩萨的要行。或重于慧悟行(从加行到见道位):广明般若的无所得行,如 本经的如实中道正观。约无所得的悟入说,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说「般若为母」 ,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圣者的生母。或重于如实行:这是悟后的大行,如『十 地经』等所说,分同于佛陀的果德。三、详于果的,特详于如来的依正庄严,自 利利他的德行圆满。依此三义来分别,本经是详行的,是重于资粮行及慧悟行的 。

  菩萨的修行,六度、四摄等都是。依遍通三乘行来说,宗要是戒定慧──三增上学。在三学中,本经是特重于戒慧的。这也许是继承佛陀根本教学的风格吧 !『杂阿含经』(卷二四)说:「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 处」。佛法是不离世间的,要处世而做到自他和乐,非戒不可;戒行是基于慈悲 的同情。佛法即世间而出世解脱,这非智慧的达妄契真不可。这二者,戒如足, 慧如目。从自证说,这才能前进而深入;从利他说,这才能悲智相成,广度众生 。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禅定,不但有落入邪定、味定的可能;即使是正定,也会 倾向于隐遁独善。当然,大乘广摄一切根机,也有独善风格的「声闻菩萨行」。 但在利他为先的大乘法中,如本经的着重戒慧,才是更契当于菩萨道的精神。

  戒律,本于慈悲的同情,不忍损害他而来。律仪戒中的别解脱,重于身语的 止恶。但每一持戒的,都是可能违犯的,这一定要:「所犯众罪,心不覆藏,向 他发露,心无盖缠」。能随犯随忏,才能保持自心的无忧无悔,戒行清净。不过 仅是身语的止恶,是不够的。戒──尸罗的义译为清凉,也重于自心的净除烦恼 。释尊的略教诫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意地的种种烦恼,戏论分别,如不能远离,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净。本经在兼说 声闻行时,四沙门中的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不消说是不够 清净的。四种持戒比丘中,说有我论的,我见不息的,怖畏一切法空的,见有所 得的;总之,只要是执我执法的,无论怎样的持戒,都不能符合如来律行的本意 。因为这样的持戒者,虽好象清净持戒,而终久──今生或后世要破坏戒法的。 所以本经从一般的律仪戒说起,而深意在道共戒,如说:「诸圣所持戒行,无漏 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这无漏相应的,圣智相应的戒行,本经 在正明菩萨道中,也深切的说出:「无有持戒,亦无破戒。若无持戒无破戒者, 是则无行亦无非行。若无有行无非行者,是则无心无心数法。若无有心心数法者 ,则无有业,亦无业报。若无有业无业报者,则无苦乐。若无苦乐,即是圣性」 。不但圣者以此为体性,也是圣者以此为因性的(共三乘说为圣性。专约大乘说 ,就是佛性)。从慈悲不忍损他,到远离忆想分别,深入真空的戒行,为本经的 要义之一。

  现证慧──圣智、净智,是依定修观而成就的。本经说:「不以戒(律仪戒 )为最,亦不贵三昧;过此二事已,修习于智慧」。又说:「依戒得三昧;三昧 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净智」。戒、定、慧的三学相资,次第修发;修定 与修慧不同,本经都说得明白。智慧(般若),不是泛泛的知识,而是通达我空 法空──空寂法性的圣智。这不但依戒、依定而修得;在慧学自身,也有修学次 第,这就是依闻慧而起思慧,依思慧而进起修慧(与定相应的观慧,叫修慧), 依修慧才能得现证的圣智。所以本经重智慧,也就重于多闻,修行。如说:「菩 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师(这是自己乐意多闻);随 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这是乐意使他人多闻);知从 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知多闻的功德而勤求);闻经诵持,乐如 说行,不随言说」(这是由闻而思而修,不为文字所封蔽)。本经说菩萨行,以 「得大智慧」为第一要行;而说智慧从多闻生,明白的开示了慧学的进修次第。

  「依因所修慧,能得于净智」:可见观慧的修习,是极为重要的。本经广明如实的中道正观,即一切(我)法性空观。空(无相无愿无生灭等)是本性空, 是中道,所以增减不得。有些人,取空着空,以为有空可得,这是增益了。这不 但辜负了佛说空观的本意,反而着空成病。如以药除病,「药不出,其病转增」 一样。龙树依据经义,所以在『中观论』上说:「如来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 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一切是本性空的;众生着有,起种种见而流转生死, 而一切法空,还是本来如此。由于「一切诸见,唯空能灭」,所以说空;灭诸戏 论妄执,即显一切法本性空寂,并非别有空理,可住可得。有些人着有成迷,怖 畏法性空寂,不生不灭。佛说这些人,如怖畏虚空,而想逃避虚空一样,这是减 损了。其实,空是一切法性,虚空那样的遍于一切,有什么可怖畏,有什么可舍 离的?想离空立有,真是「狂乱失心」了!龙树说:「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 心」,就是这一类人。能于一切法性空,不增不减的如实观察,是引发真实圣智 的方便。一切法本性空:以如幻性空的观心,观如幻性空的观境;心境并冥。经 说如幻食幻的比喻,极为明白。观心是分别伺察,圣智是无分别智,依分别观怎 [P14] 么能引生无分别智呢?这如经上说:「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还烧实 观」。要知道,如实观慧,是观一切法无自性空的。这虽是世俗的分别观察,但 是顺于胜义的,观自性不可得的。所以这样的观慧,能引发无分别圣智。等到圣 智现前,那如实空观也就不起了。唯有理解这个道理,才知观慧的必要,不致于 落入一味息除分别的定窟。

  本经以律仪戒而深入到道共戒;从闻慧、修慧而深入到现证慧。在法空性的 现证中,戒智不二;也就是无漏戒定慧的具足。这可说是本经的宗要所在了。

  正释

  甲一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 萨万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悉皆一生当成无上正真大道。』

  以下正释经文。依一般释经的通例,分本经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序分中,一般有通序与别序。本经叙事简要,如佛说阿弥陀经 一样,仅有通序,即如是我闻等;这是一切经典所共有的。约文体来说,这 是佛经的特有体裁。是佛将涅槃时,告诉阿难,将来结集的佛经,应该说如 是我闻等。约意义来说,『说时方人,为令人生信故』(智度论)。这部经 ,有时间、地点、说者与听法的大众,足见得信而有征,所以通序也叫做证 信序。通序或分为六种成就,现在约五事来说:

  一、「如是我闻」,指出所听闻的法门。意思说,这一法门,是我所听闻来的。我,是结集经典者──阿难的自称。我闻,或者是亲从佛闻,或者 是从佛弟子展转传闻。阿难说我闻,表明了禀承佛说,而不是结集者的杜撰 。所以在当初大众结集时,阿难宣说如是我闻,经大众一致审定,公认为佛 说,含有一致无诤的意义。也就因此,古德解说为『文如义是』。下面的文 句,与佛说一样的(如),不增不减。其中的意义,正确恰当(是),不偏 不倒。通序本以证信为主要意义,所以首说如是我闻,即表示了确而可信: 非杜撰,不错误,而为学者所可以信受奉行的法门。

  二、「一时」,是说法与听法的时间。说到时间,不但世间历法──年 、月、日,种种不同;就是日夜,也不一定相同。如我们这里的时间,与菲 律宾马尼拉,就差了一点钟。佛法是一切世间的,全人类的佛法,并不限于 印度一地,所以只泛说一时──法会始终那一段时间,而不说年、月、日、 时。

  三、「佛」,是宣说法门的法主。佛的意义是觉者,为一切究竟大觉者的通称;但这里,专指释迦牟尼佛而说。释迦佛,是出现于我们这个世界的 佛;是在这世界,宣扬正法,救度众生的佛。为什么称为佛呢?众生一直在 生死中,怎么也不得解脱,症结在情。情是迷情,情识;有迷情的,称为有 情,以迷情为本的有情,可说是盲目的活动,糊胡涂涂,颠颠倒倒,没有自 主的苦乐升沉,怎么也不得自在解脱。佛法,是能使有情获得究竟解脱的; 也就是转化情识本位而成为正觉本位的。对于宇宙人生的真实义,能如实的 觉了;能依于正法,一切随智慧而行,得大解脱。所以佛法的特质,是般若 ,正觉。得『三菩提』(正觉)的,成就声闻与缘觉的圣果。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觉)的,成就佛果。圣者的证入,虽有浅深的不同 ,而都是以正觉为本的。所以究竟圆满的大觉者,也就约自觉、觉他、觉行 圆满的意义,而称之为佛。『佛为法本,佛为法根』,法门的宣扬流通,都 由佛而来。

  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是佛说法,也是大众听法的地点。释迦佛出现于印度。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叫王舍城;一向是国王的住处!所 以叫王舍。当时,王舍城是印度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所以佛也常在这 里教化。王舍城有五山环绕;耆阇崛山即五山之一。梵语耆阇崛,意义是鹫 峰,从形势得名。安静而并不太高,离城而并不太远,这是释迦佛常住说法 的道场。

  五、「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以下是列同闻正法的大众。这又有二众 :一、(小乘)声闻众,二、(大乘)菩萨众。声闻的学众,有在家的,出 家的,而以出家的为主。出家众又有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式叉摩那尼,而以比丘为主导者。本经简略,所以但列比丘众为代表。梵 语比丘,华语为乞士(男性)。是『外乞食以资身,内乞法以资心』;就是 过着乞化生活,而专修佛法的出家者。比丘众同住在一起,叫俱。但这不只 是群居,而是过着有纪律的(见和、利和、戒和)集体生活。在这听法的声 闻众中,有凡有圣;圣众也有四果的差别;第四阿罗汉果有九种,其中得三明六通的俱解脱阿罗汉,为比丘中的大比丘。这样的大比丘,就有八千人, 可见参加法会的声闻众,人数是多极了!

  「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以下,列菩萨众。梵语菩提萨埵,简译为菩萨 ,华语觉有情。梵语摩诃萨埵,简译为摩诃萨,华语为大有情(大士)。菩 提,是佛的大菩提──无上正等觉。萨埵是勇心,是强毅勇猛的愿欲。凡发 坚固的大菩提心,依菩萨道而勤勇进修的,就名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 菩萨的阶位是不等的。高位的菩萨,如文殊、弥勒等,为菩萨中的大菩萨, 所以叫菩萨摩诃萨。在这宝积大法会中,单是大乘众的领导者──菩萨摩诃 萨,就有一万六千人!

  叙列同闻的大众,集经者每每称赞听众的功德。本经简要,所以比丘众 没有赞德,菩萨众也仅以三句来赞说。「皆是阿惟越致」,指出了菩萨众的 行位。阿惟越致,是阿毗跋致的旧译,华语为不退,就是『不退转于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但不退有四类:一、信不退,在十信的第六心,对于大菩提的深信不疑,不会再退失了。二、位下退,在十住的第六住,不再会退证 小乘的果证了。三、证不退,在十地的初地,证得甚深法性,一得永得,不 会退失。四、行不退,在八地以上,清净心的德行进修,念念不断的向上, 不再会退起染心,或停滞不进了。以本经的菩萨摩诃萨来说,应该是行不退 。

  释迦佛出世时的印度,在家菩萨是少数的;出家菩萨更只是弥勒菩萨一 人。所以宝积法会中的大菩萨们,都是「从诸佛土而来集会」的。十方的世 界(佛土)无量,菩萨也无量;有些清净佛土,更是纯一的菩萨众。在释迦 佛说法时,就有十方的菩萨们来会。这说明了,佛是平等而不分彼此的。菩 萨们的来会,除了供佛听法以外,还起着庄严法会,赞扬大乘,及示范的教 化作用。

  这些大菩萨们,「悉皆一生当成无上正真大道」。无上正真大道(古来 多译菩提为道),是无上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旧译。正觉,是通于声闻的。正等(普遍)觉,是通于菩萨的。究竟圆满的大觉,称为无上 正等觉,是佛所圆证的大菩提。这些大菩萨,都再是一生,就要当来成佛, 证得无上菩提。所以都是修证到邻近佛果,如弥勒一样的补处菩萨。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正说菩萨道

  丙一 修广大正行

  丁一 辨菩萨行相

  戊一 正行差别

  己一 得智慧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

  本经的正宗分,分正说菩萨道,兼说声闻道二科。这说明了本经是以大 乘为主,而大小兼畅的法门,代表正统的中期佛教。在菩萨道中,有修广大 正行,习甚深中观,作教化事业三科。广大行与甚深观,是菩萨道自行的大纲;教化事业,是利他的大业。这三者,完满的开示了菩提的正道。如约修 学阶位的偏重来说:修资粮以向加行位,重于福智资粮的广大积集。从加行 以入见道,重于甚深中观的修证。从见道以趋修道位,重在利他的教化事业 。修广大正行,也有辨菩萨行相,赞菩萨功德二科。辨菩萨行相,也分三, 先说正行差别。总有八事,都以邪行正行,一反一正的对辨,以显示菩萨应 行的种种正行。

  「尔时」是佛在鹫峰,与大众共集,而要宣说宝积法门的时候。「世尊 」,是佛的又一尊称。佛为究竟无上的大圣,是人间天上,一切世间所共尊 仰的,所以又称为世尊。当时,佛「告大迦叶」说。佛为无量大众说法时, 一定有一位或几位,与佛问答的当机者(受佛称赞或被佛呵斥)。这是代表 大众的,代表大众而请问,佛也就因对他说而告诉了大家。本经的当机者, 是大迦叶。迦叶是姓,华语为饮光。姓迦叶的佛弟子,不在少数,这位被称 为大迦叶的,是释尊门下了不起的大德。释尊涅槃后,大迦叶主持了荼毗大典。又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主持了佛典的第一结集。大迦叶是佛涅槃后的领 导者,所以有释尊付嘱迦叶,传承正法的传说。大迦叶头陀第一,生活精严 ,在崇尚苦行的东方印度(耆那教与提婆达多的五法是道,都兴起于此), 受到了大众的崇仰。本经重于戒慧,所以操行精严的大迦叶,为本经的当机 者。还有,当时就近参与荼毗典礼的,以及出席结集法会的,主要为王舍城 、毗舍离一带的比丘,也就是大迦叶领导的一系。大迦叶不曾能邀集全佛教 界,集思广益,而举行少数的结集;连多闻第一的阿难,也几乎被拒绝。这 所以结集圆满时,就有富楼那等提出异议,而种下了佛教学派分化的种子。 在佛教的传宏中,大迦叶领导的学系,重戒的,复位的,带有严重隐遁倾向 的佛教,被指为背弃释迦精神的小乘。本经不但开示大乘正法,也针对重戒 的,复位的比丘,而宣说声闻正法。以大迦叶为当机者,那是最适当不过的 了!

  『『菩萨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谓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叶! 是为菩萨四法,退失智慧。』

  佛为大迦叶说菩萨的正行差别,先说失智慧与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 世间的特质,是解脱与成佛的根本。对于菩萨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 提出来说。

  「菩萨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当然更不会增进了。 四法为因,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着因果的一定关系。因果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说的,主要约二类因果说。一、无论是善的恶的,久而久之,习以成 性,一天天的增强。如常起贪心的,会贪心越来越大;起瞋心的,瞋心会越 来越严重。如读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好静的,习惯了会爱静恶动,过不 惯烦嚣的生活。这不但今生,也影响到来生的性格、能力。这叫做等流因果 。二、如布施的,使别人的生活获得充足,自己将来就能得富裕的果。伤害 人,使人死(堕落恶道是异熟因果),来生为人时,会受到多病或夭寿的果。总之,使人苦恼,自己得苦恼,使人安乐,自己能安乐;障碍人的,自己 也受人的障碍。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业报)。

  那四种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法,是真理 (理法;理法的实现即证法),是达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达这真理与 正行的圣教(教法)。自己学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称为法师。法──真理、 正行、圣教,从佛的大觉而宣扬出来。对学者来说,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 尊重法,不生希有难得心,不看作治病的良药,昏夜的明灯,而觉得没有什 么了不得,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那一定不会依法去信解修行。不进则退, 也就会日渐愚痴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会尊敬法师。法师也是人,不会是 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从正法的关系去尊敬他,就会挑剔一些不相关的事: 相貌不端严呀,音声不洪亮呀……。或说法师的某种不圆满:性急呀,偏爱 呀,好名呀,种种吹求,而忘记了自己应学他的长处,应学习他宣扬的正法 。这样的不尊师,不重道,自己闭塞了聪明,不能获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义(经说: 『深奥者,空是其义』),深行密证的法门。自己从师长受学得来,应该善 与人同,尽量宏扬。却故意秘密化,不肯轻易说,说也不肯尽量的说,而保 留一分。这或是为了名,为了利,秘而不传的作风,障碍人不能生长深智; 因果必然,当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浅事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巧、医药、 拳术,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的,不肯尽量传授徒众 ,而留下几手。医药,只肯传自己人,或传儿不传女,不愿公开以求进步。 结果,大多失传了。到现在,我国还被看作落后地区,这不就是秘不尽传,而 招退失智慧的恶果吗?

  三、「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乐法,是爱好大法 而深愿欲求的意思。遇到这样的人,应该随机说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现在 却故意的留难他,说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纪还轻呀,知识太差呀,业 [P27] 障太重呀,下次再来呀,要供养多少呀……。根机中中的,就会因而失望, 意志沮丧,变坏了那种乐于求法的热心。有的,受了外道的诱惑,动摇了对 三宝的信心。犯了这样障人智慧的罪过,当然要退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学佛法的,容易犯一种过失,就是义 理愈了解,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来了。觉得自己了不起,高人 一等。看起他人来,论教理、论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于是觉得没 有值得尊敬的法师,没有可以造就的学者。憍慢狂妄,结果是『满招损』, 智慧日渐退失了。

  世尊总结的说:上面所说的,「是为菩萨四法」,会「退失智慧」的。 求大智慧的大乘行者,应切戒才好!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师。随 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头然。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得大智慧。』

  现在,再从正行来说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种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师」:能常常的尊师重道,就会常常的访师求法,智慧也就自然增长广大起来。

  二、「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菩萨随自 己听闻受持的深法,不会『秘不说尽』,而是乐意的广为人说。以宏法心, 慈悲心,报恩心来说法,不是为了贪求名誉,或者财利供养。唯有这样的清 净心说法,才能广为人说。否则,存有名闻、利养、徒众──不清净心来说 法,就会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说法的报酬太少,就怕别人与自己一样, 名闻利养被人夺去了。

  三、「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对于乐法的人,故 意留难,不愿为他说法,主要是由于不知闻法的利益。要知道,现证的智慧 ,虽由于修习;而修慧要由于思惟,思慧要由于多闻。知道智慧是从多闻而引生的,就会尊重闻法的功德了。对他人,就不为留难,乐意去为人说法。 对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闻正法,不懈不怠。如头发须眉着了火一样:火烧 (然与燃同)须眉,一定急不容缓去救息他;知道多闻的功德,一定会不懈 不怠的去多闻正法。当然,精勤的多闻,也要注意到身心的调适。必须『行 之以渐,持之以恒』,从容不迫而又锲而不舍,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凡人听闻经法,背诵、受持 ,大抵会因此而憍慢起来。但闻思经法,还是为了实行。如学者的志愿,在乎如经所说的去实行,而不是随着语言文字团团转,专在名相上作工夫,那 就会感觉自己的实行不足,还不能完满的实践佛说。能深切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谦和宽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这样依解而起行,智慧当然能生长 广大了。

  佛总结的说,这就是「菩萨四法,得大智慧」。

  己二 不失菩提心『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谓为四?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 恭敬。无疑悔处,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以谄曲心,与人 从事。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失菩提心。』

  再说退失菩提心的邪行,与不退菩提心的正行。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心要 ;是不是菩萨,以有没有菩提心来分别的。什么是菩提心?初学者约愿心说 。菩萨以慈悲利他为本;但要利济众生,非佛那样不能圆满成就度众生的愿 望。这样,就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深信大愿,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名为菩提心成就。高位的菩萨,常念菩提心,念念不离菩提心 (所以也叫正念)。初学者,就得修学正行来保持菩提心。否则,不但间杂 不净,而且要退失了。

  佛先开示邪行:「菩萨有四法,失菩提心」。那四种法呢?

  一、「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恭敬」:经法是经典,也是戒经。从师 长受学经法,应该尊师重法,依法修行才对。如所行的违犯了经法,被师长发现了,还不知真实忏悔,说些不尽不实的话来欺诳师长。或者师长举发他 的错误,还是欺诳狡赖。这样的没有慈心,没有智慧,恼乱师长,目无法纪 ,怎能保持菩提心而进修菩萨行呢?

  二、「无疑悔处,令他疑悔」:这是对于同参道友的,故意的恼乱同学 。他人的言行,本来没有什么,却故甚其辞,说他违犯了。好心的佛弟子, 如对经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会怀疑自己的行为。疑心一起,忧愁懊悔就来 了。忧悔一来,身心就不得安定,障害了正法的修行。像这样的恼乱同学, 以别人的忧苦为自己的快乐,真是断慈悲种子!菩提心当然就退失了。

  三、「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上二是不重戒法而欺师害友 ,下二是不重大法而诽谤菩萨。自己发菩提心,修大乘行,那对于同愿同行 ,求大乘法的菩萨,应该随喜、尊敬、策励才对。由于内心的憍慢、嫉妒、 瞋恨,当面诃骂菩萨,背后诽谤菩萨,尽量的传布他的恶名声。这样的诃毁 菩萨,等于破坏大乘,菩提心当然消失到不知那里去了。

  四、「以谄曲心,与人从事」:谄曲,是虚伪不直的。与人从事,是与 人往来,作朋友;与他谈话,合作,或者帮助他。但这是虚伪的友善,不怀 好意,想在与人的经常接触中,发现他的缺点,隐藏而没有显露的错误。找 到了话柄,就揭发阴私,大肆攻讦。这与上文的诃骂菩萨一样,上文是站在 敌对的立场,这是装成友善的姿态,而同以达成诽毁菩萨为目的。

  世尊总结的说:这就「是」「四法」邪行,能退「失菩提心」了。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 何谓为四?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 曲。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 ,皆悉令住无上菩提。迦叶!是为菩萨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 ,自然现前。』

  再来说「菩萨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如 有四种正行,不但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一直到最后身菩萨,坐道场成佛时 ,都会任运的自然现前。初学者是愿菩提心。到了证得法性,名为胜义菩提 [P33] 心,如宝珠一样。经洗、治、摩(十地菩萨的进修),越来越清净光明。到 了究竟圆满。就是无上菩提了。能不失菩提心的,到底是那四种正行呢?

  一、「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这是针对不重经法,欺诳师 长的正行。有了违犯的行为,经师长的举发,不论依律应受怎样的治罚,都 应老实承认。就是因此会丧失生命,如犯了波罗夷重罪,于佛法为死人,要 受逐出僧团的处分,也愿受重罚,决不以妄语来欺蒙师长。重罪都不敢妄语 ,那何况不必要的,或戏笑时,还会欺诳妄语呢!

  二、「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这好象是针对上文的第四邪 行,而其实是与第二邪行相反的正行。为什么对同学要故意恼乱,使他无辜 的陷入悔疑的忧海呢?本来,如法的举发他人的过失,使他能忏悔清净,是 悲心、善意,应该这样做的。但是虚伪的善意,就会因此而恼乱同学了。菩 萨的正行,与此相反。对于同参道友,经常以正直的善意,往来从事,离去 种种的谄曲心,所以决不故存恶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 [P34]

  三、「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大乘行者,应对菩萨 生起佛一样的尊敬心,如敬重王子与国王一样。菩萨是未来佛,佛是菩萨行 的究竟圆满。想菩萨为佛一样的可尊可敬,就不会呵毁诽谤了。真正的学佛 者,怎么也不会谤佛的。不但不呵毁菩萨,还能在一切处称扬赞叹菩萨的功 德,使菩萨的美名善誉,遍于四方。

  四、「自不爱乐小乘;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邪行者的与人 从事,目的在举发阴私,破坏菩萨。菩萨的正行,就不同了。由于自己的志 在大乘,于小乘没有爱好心,所以希望别人都与自己一样。在与人往来亲善 时,就教化众生,使往昔所集的大乘善根,潜而未发的清净德性,充分的显 发出来;坚固成就,安住于大乘的无上菩提。住,是安立、决定的意思。

  菩萨这样的修四正行,尊重正法,爱护同行,赞叹大乘,始终以菩提道 为念,当然不会退失菩提了。

  己三 增长善法『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何谓为四?以憍慢心,读诵 修学路伽耶经。贪利养心,诣诸檀越。憎毁菩萨。所未闻经,违逆不信。迦叶! 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

  菩萨的智慧增长,菩提心就不会退失;不退菩提心,一切善法就滋长了 。所以,接着说损灭善法的邪行,与增长善法的正行。佛告「迦叶:菩萨有 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已生的善法,受到了邪行的损害,或是不再增 长了,或是损灭而消失了。是那四种邪行呢?

  一、「以憍慢心,读诵修学路伽耶经」:学者为了憍慢心所驱使,好强 争胜,不知于佛法作深入的闻思,而却去读诵修学路伽耶经。路伽耶经,是 世俗的典籍。看起来,科学、哲学、政治、经济……知识愈来愈丰富,其实 憍慢心也愈来愈大了。世俗的学术,虽有有益于人生的部分,但大多重于向 外的争取,是杂染而不是纯净的。常在这些驳杂不纯的俗学上用功,正沾沾 自喜地以为进步,而不知俗念熏染,道念渐薄,善法也渐灭了。这在菩萨的修学来说,真是弃明珠而取瓦砾,实在不值得!

  二、「贪利养心,诣诸檀越」:人要有精神的食粮来资长慧命,也要有 物质的资粮来维持色身。如追求世俗知识,思想会流入歧途;以贪染心去求 利养,生活会流入邪命。依经文说,为了贪着物质的财利供养,以贪求物欲 心,到檀越家去。梵语檀越,华语为施主。出家人依檀越而生活,也就不能 不去檀越家。但为了生活的必要外,应以化导的,安慰的慈心,进檀越家, 使檀越能生长信心,增益福慧。如一心一意的为了物欲,那就有说不完的弊 害了。专心在物欲上着想,善法怎能不损灭呢!

  三、「憎毁菩萨」:大乘菩萨,应该是尊敬赞叹的对象。但如从自己的 名闻、利养着想,对于超胜自己的菩萨,就会引起憎怨嫉恨的心,甚至恶意 的毁谤他。不能崇重贤善,反而憎怨他,那就秽念滋生,善法就灭不增长了 。

  四、「所未闻经,违逆不信」:总之,是憍慢好胜心在作怪!这才对超胜自己的菩萨,憎厌诽谤;对超胜自己所学的法门,不肯信受了。自己所学 的有限有量,就以为佛法不过如此,这才憍慢高傲起来。一旦发现了,自己 所没有听闻修学过的经典,为了不承认自己的不知,就不惜反对,不肯随顺 信受。憍慢的人,不但毁谤菩萨,连佛说的深法也敢反对。憍慢,是多么可 怕的烦恼!

  修学菩萨行的,如贪求些世俗的知识,世俗的财利,嫉忌胜人胜法,那 善法怎能不灭而增长呢?这就是使「所生善法,灭不增长」的四法。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何谓为四?舍离邪法,求正 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 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若于诸法心不通达, 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 生违逆。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再来说使「所生善法增长不失」的四种正行;是那四种呢?

  一、「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 生谦卑下下」:修学菩萨行的,舍离邪法。邪法,是不与真理相应,不顺解 脱的世俗学术。尤其是唯物的,功利的路伽耶经。菩萨不学邪法,而专心志 求正经。虽一切佛说,都是正经,而大乘法最为真正。大乘法藏(经典的总 汇叫藏),内容以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总 纲。波罗蜜,华语到彼岸,是从生死而到达佛果的法门。专求大乘的六波罗 密,没有一点的憍慢心;对一切众,都非常的谦卑低下,好象什么都不及人 一样。这样的对人谦和,求法精进,无边的善法,都会增长而不失了。

  二、「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这是出家众对于 生活资具的正行。一切都是从布施得来的,但要来得如法,不能为了贪求布 施,而作些非法的行为。如为了贪求布施,装模作样的矫现威仪,使人尊信 ;或随时往来施主家,或者赠送礼品,以增厚感情;或在人前,故意赞叹别 人的布施;或眩卖自己的修行,怎样用功,怎样得感应。总之,以一切技巧、手段,来达到他人施与的目的,都是非法。如法所得的布施,不管多少, 不问精美或粗恶,都会生欢喜心,知足心。能知量知足,而不作过分的乞求 。这不但自己适量而受,还要顾虑到檀越的经济力量。除了受施而外,出家 众不宜营农、经商,或者赶鬼、治病、占卜、算命、看相等。从这些而得来 的生活资具,叫做邪命。这是说,对出家众来说,这是不正当的经济生活。 邪命,是一定要远离的。这样,佛弟子能安住于四圣种中。四圣种是:对于 衣服、饮食、卧具──三者,随所能得到的,都欢喜满足。第四是乐于断除 烦恼,乐于修习圣道。这样的生活淡泊,少欲知足,而又勤修佛法,就能因 此而从凡入圣。圣人由此四事而出生,所以叫圣种。这第二正行,主要为不 于物欲而生贪着。

  三、「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由于菩萨的心地谦卑,专精修 学,所以对他人的罪过,无论是虚的实的,都不会举发他(在僧团中,可以 如法举罪)。更不会故意吹求他人的短处。对一般人都如此,遇到大乘菩萨 [P40] ,当然更不会憎毁了。

  四、「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 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自心不能通达的诸法,就是 自己没有听闻受学过的诸经。自己所没有听闻通达的,怎么可因自己的不通 达而不信呢?然而,不明白、不理解,怎么能生信心呢?是的,佛法有从胜 解而来的解信,有从亲切体验而来的证信,但也还有因尊信圣者而来的仰信 呢!所以,如心不通达,就应该这样的想;佛法是无量的,是适应众生的根 性好乐不同,而作无量方便的演说。横说竖说,浅说深说,或似矛盾而并不 相反,或听来惊奇而合于常道。无量方便的不同说法,唯有佛的智慧才能知 道,这不是我的浅智所能了解的。这样,以佛的智慧方便为权证,以佛的无 方说法而起仰信。虽然不了解,不通达,也能乐意的信受,不致违逆如来的 正法了。

  世尊又总结的说:「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己四 直心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 诸众生憍慢瞋恨。于他利养起嫉妒心。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迦叶!是为菩萨四 曲心,所应远离。』

  学者如善法增长,心地就会质直。佛是特重质直心的,所以说:『直心 是道场」。否则,善法损灭,心地就会邪曲起来。因此,接着来说菩萨应离 的四种曲心,与四种直心。佛说:「菩萨有四曲心,所当远离」,那四种心 呢?

  一、「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佛法中出家修学,应秉承佛的教授教诫 ,不敢违犯。如违犯了,应立即发露。如对佛法的恭敬信顺心不够,就会为 了面子问题,把罪过隐藏起来。罪过藏在心里,一定会陷于重重疑悔的忧苦 当中。如把死尸放在家里,弄到脓血流漓,臭气充满一样。这里的悔,不是 忏悔,而是嫌恶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内心的不得安定。

  二、「于诸众生憍慢瞋恨」:这可以约一切众生说,而主要为对于共住 的师友。在大众中,自以为高胜,憍慢得了不得。有了过失,因为憍慢心而 不肯认罪。如受了僧团的处罚,或驱摈,那就生瞋恨心,以为僧伽不公平, 故意难为他。

  三、「于他利养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萨,当然会受到一般 人的尊敬,而得广大的布施。有的不怪自己──不修福,不修慧,而又贪着 财利,这才见到他人得利养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菩萨的福慧增胜,能通达甚深的法门, 所以受到广大的敬施。现在,不但嫉妒菩萨的利养,更进而憎厌他的大乘深 法。因此对大乘学者的菩萨,诃骂他,毁谤他,广大传扬他的恶名。

  疑悔、憍慢、瞋恨、嫉妒、不信,这就是菩萨的四曲心。修学菩萨行的 ,这是应该远离的。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 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 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迦叶!是为菩 萨有四直心之相。』

  再来说菩萨的「四直心之相」。有了直心,就有直心的事表现出来。行 事能表达内心的正直,所以叫直心之相。四直心是什么?当然是与上邪行相 反的四种。

  一、「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菩萨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顺恭敬心,那对或有违犯的众罪,或重或轻,怎么也不会隐覆的 掩藏起来。因为覆藏只是增长罪恶,多生疑悔。如把臭物严密的封存起来, 一定是越久越臭。所以佛制比丘,有罪不准覆藏(覆藏的加重治罚),而应 该向他人发露。发露,就是忏悔。随犯罪的轻重,依律制而作如法的忏悔, 就是对人而将自己的罪过吐露出来。这是什么罪,应受怎样的治罚。一切依 [P44] 僧伽的规律而行。过失一经忏悔,或接受了处分,如把瓶中的臭物,倒在太 阳下,又加以洗净一样,戒体就回复清净,不再有疑悔等盖缠,不再会障碍 圣道的进修了。盖是五盖:贪欲、瞋恚、疑、昏沉睡眠、掉举恶作(恶作就 是悔)。缠是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二、「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在 大众中,如有了违犯,经人举发,决不说欺诳师友的妄语,老实认罪。也决 不说其它的话,如处分不适当,不公平等。国界等是譬说,假使说了老实话 ,会因此而(国王)失去国土,会丧失身命,会损失财物:这样的关系重大 ,也还是不说妄语。意思说:犯了罪,无论后果怎样,那怕是逐出僧团,也 要直心实说。

  三、「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 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上面第三邪行,是于他利养生嫉妒心。这 虽也因为贪染心,主要还是由于不信业报。他受种种利养,如知道是福业所感,就应该生随喜心。即使他不如法得来(如没有福业,不如法去追求,也 是得不到),那是他自造来生的苦果,应该悲悯他,这都不会嫉妒的。与这 相反的正行,从自己遭受的种种恶事来说。如被人辱骂,被人毁谤,被人用 手脚棍棒来殴打,被人捆缚或者监禁起来。名誉、身体、财物、自由,受到了种种的伤害。一般人有此遭遇,总是怨天尤人,气愤得不得了。但菩萨是 深信业报的,所以受到这种的苦难,只是自己怪自己,责备自己:为什么造 了恶业?不与人广结善缘?由于自己依业报的信仰而安心(中国人称为安命 ),所以不会瞋恨别人。其实,瞋恨有什么用呢?

  四、「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菩萨如 听闻甚深难信的佛法,如不思议的佛境界,一切法空性等。能安住于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说而能起仰信。经上说:『信如清水珠,能清浊水』,所 以能安住信力,就能自心清净,也就能随顺深入,完全受持这甚深的法门。 所以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上面所说的,就是菩萨四种直心之相。

  己五 善调顺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 。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 慢不敬。迦叶!是为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菩萨的善法增长,心地正直,就能善顺。本译以邪行为败坏,正行为善 顺,这是什么意义呢?善顺,是善调柔顺的意思。如象马的野性未驯,难调 难伏;等到训练成功,能随人意而被御用,就是善顺。又如生牛皮,未经制 炼,坚硬而不合用;一经如法的制炼,就调和柔顺,可以用作器具。所以, 菩萨如三学熏修,内心烦恼不起,成就法器,就名为善顺。如不如法行,烦 恼炽盛,不成大乘法器,名为败坏菩萨。这里,先说「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四种是:

  一、「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菩萨读诵大乘经典,如专在义理上着力:理论怎样的明确,怎样不受外道的难破。这落入了戏论法相,而 不知随顺正法去实行。这样的闻思经法,每矫现为学者(多闻持法者)的身 分,以掩饰空言无行的毛病。

  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菩萨从师长受学,如不能奉承 随顺师长的意思,而照着自己去颠倒解说。这样,与师意相违,当然不能得 到师长的欢心。不能在师门与大众和合共住,每矫现为阿兰若者。作为自己 去修行,以掩饰不能见和共住的毛病。

  三、「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出家的依布施而生活,本意为 了如法修行。如违反了自己的本愿,无戒无定而受信施,就是浪费施主的供养。这每矫现为兴寺院,办僧事的身分,以免虚耗信施的讥嫌。

  四、「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菩萨本着自己所学的知见,坚固执着, 所以见到胜善的大菩萨,就轻慢他而不能恭敬。为了自见,每矫现为摄受大 众者的身分,以群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学者,阿兰若者,兴福业者,领众者,都是菩萨应行的。但如由于着闻 思,起别解,缺戒行,执自见而这样行,那菩萨就不能调顺成就,而要成为 败坏菩萨了。这就是「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顺之相。何谓为四?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 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 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善顺之相。』

\

  与败坏菩萨相反,「菩萨有四善顺之相」,那四种呢?

  一、「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菩萨 对久曾闻思的,当然修学;就是从来所没有听过的大乘深法,听了也就能信 顺受持。不专在论理上下工夫,而能照所说的去实行。这就是说:依止于法 的实践,而不是依着语言文字的论说。

  二、「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这是能承受师说而无倒的。佛法,从佛而弟子,展转传来,无论是义理,修行的 方法,都是有传承的。这决不能凭自己的小聪明,望文生义,而发挥自己的 见解。现在,菩萨能随顺师长的教授,能知经论的真实意趣、宗旨,自己不 乱创别解,所以师弟间心意相通,说话也容易通达。做起事来都是善的,没 有违反师长的意思,这才真能传承师长的法门。

  三、「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菩萨的本愿,是受戒习定而度 着出家受施的生活。现在,能贯彻本愿,没有退失戒定。有戒有定,心意调 顺,这样的受供养,檀越的功德可大了!

  四、「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菩萨不坚执自见 ,遇到胜善的菩萨,弘扬深法,就能生恭敬心,爱慕心。能随顺这样的善人 ,而禀受他德行的熏陶。

  这四事,一一与败坏的邪行相反。能这样行,可知是善顺的菩萨,能成 大乘法器,绍隆佛种。

  己六 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 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 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迦叶!是为菩萨四谬。』

  菩萨以利益众生为本,到了心调柔顺,成就法器,就更重于教化众生了 。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机而发生错谬,所以接着说菩萨的所行正确,与 所行错谬。先说「菩萨有四种谬」,四种是:

  一、「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译文不明。依其它译本来看 ,不可信人,是对三宝没有成就信心的人。对这种人,应为他说法,启发增 进他的信心。如菩萨作与其它净信的同样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给他说法 ,以启发信心,那是菩萨的错谬。

  二、「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 法器。虽菩萨要化导一切众生成佛,但也要适应机宜。如对非大乘器而说大 乘深法,对听者并没有利益,或者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体过分虚弱,给 与高度的滋补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说醍醐成毒药。这样,为小机说大法, 显然是错谬的了。

  三、「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爱好大乘的根性,如为他赞 扬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错谬。因为,听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对小乘法 有着深厚熏习,可能因此会退失大心。即使是纯大乘的根性,为他说小乘, 也该有个分寸,不应该过分的赞扬。

  四、「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这里 的行施,通财施与法施二类;供养也通财供养与法供养。如法行施时,应平 等的教化;对过失重的,应特别的怜悯才对。如只供养持戒的善人,而不供 养破戒的恶人,这与菩萨平等普济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错谬的。

  菩萨的四种错谬,问题在不能适应根机,与不能平等而有所偏爱。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 [P52] 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正道 。』

  上面说的邪行,重在不契机;现在来说「菩萨有四正道」,着重于平等 。四正道到底是什么呢?

  一、「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菩萨发心,是为了一切众生,于一切众 生住平等心。所以对未信的众生,如有因缘的话,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长 净信。不会轻忽的,以为可能已信了,而不为他说法。

  二、「普化众生,等以佛慧」:这如法华经说的:『令一切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见。菩萨以平等心,本着不二 的平等大慧来化导一切;在这一原则下,应机说法。就是说二乘法,也还是 菩萨道,还是引入佛慧的方便。这样的教化,施设无量方便,才是菩萨教化 众生成佛的正道。并非不问根机的是否适应,一味的以深法来教化,才算是 普化众生同成佛道。

  三、「于诸众生,平等说法」:对小机而引令向大,要说大乘法;大乘 行者普学一切法门,也应该开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说为一切众生说一切法 ,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的适应上,先后差别,也还是不同的。

  四、「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菩萨如供养持戒善人,不供养破戒恶人, 生分别心,那善恶众生,就会明显的分化,距离越来越远,恶人会自卑而自 弃于佛法。试问:菩萨这样的教化,不以财法供养恶人,怎能教化恶人?所 以菩萨的平等布施,才能普化众生,使同样的安住于正行中。

  菩萨的发心平等,教化的目标平等,说法平等,使众生同住正行平等。 菩萨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萨的正道了。

  己七 善知识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 利。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在菩萨自利利他的学程中,什么是善知识、善等侣?非善知识、非善等 侣呢?知识,是众所知识,是众生仰望而人所亲近的。等侣,是伴侣。所以 ,善知识与善等侣,就是良师益友。非善知识、非善等侣,是无益或有损的 师友了。以菩萨道来说,如与菩萨道有损的,那怕是德高望重,也是非善知 识、非善等侣。学菩萨道,不能没有良师益友,所以特为开示。先说「菩萨 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是那四种呢?

  一、「求声闻者,但欲自利」:小乘的声闻行者,听佛的声教而得道, 所以名声闻。求声闻乘的,但求己利。己利,不是世俗的名闻利养,也不是 来生福德,多闻持戒习定等功德,是解脱自己的生死,证得涅槃的大利。专 为自己的生死大事而修证,说起来名正言顺,可尊可敬!但这种专为自己着 想的作风,对菩萨道来说,如受了他的熏染,可能会退失大乘。所以法华经 说:『勿亲近小乘三藏学者』。

  二、「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这是小乘的又一类。从观缘起得悟而立名,也叫独觉。声闻人但求自利,总还受佛的教导,过着僧团的生活。经常 游化人间,顾问僧事。缘觉可不同了,不但专求自利,而且喜乐少事,不喜 欢事情,厌恶烦嚣,大迦叶就是这样的根性。他经常过着独住苦行的生活, 连乞食也嫌麻烦,为少年比丘说法也不愿意,甚至敢于违反释尊的教导。这 对化度众生的大乘道来说,是严重的障碍,所以尽管他有修有证,也不是菩 萨的良师益友。缘觉者的风格,由于佛涅槃后,大迦叶取得僧团的领导权, 而深刻的影响了声闻僧团。使流行中的声闻僧,越来越远离释尊的本怀,不 重利益众生的教化,所以受到菩萨行者的严厉诃责,指为欠佛债者!

  三、「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有的专重世学,读诵外道经书 ──路伽耶毘。路伽耶毗,就是上文的路伽耶──顺世。除了现实的,功利 的而外,还学习文辞严饰,那是文法、修辞。以现代话来说,那是文艺。古 代佛教,有很多有名的文艺大师,如马鸣等。但那本是文艺家,出家以后, 就以文艺来赞助教化,不是出家学菩萨行,而还专心去学习文艺。这种人漂流于佛法门外,亲近了有向外退堕的危险。

  四、「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所亲近的师友,不能使你 得到法益──戒定慧解脱等功德,而只是增益些俗利,使你有名闻、有利养 、有地位、有寺院、有徒众、有护法,尽是些世俗的利益。这虽是一般所亲 近仰望的大德,而不一定是大乘道中的良师益友。这使你忘记佛法修证的利益,谨慎!谨慎!

  总之,或是使你离去以利益众生为先的精神,或是使你在世俗的知识、财利中,走入歧途的师友,都是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诸来求者是善知识, 佛道因缘故。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 长善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迦叶!是为菩萨四善知识、 四善等侣。』

  与上相反的,「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四类是怎样的呢?

  一、「诸来求者,是善知识,佛道因缘故」:自利,不是善知识,那末 凡有来求──求财、求法的,使你实践利他的行为,就是菩萨的良师益友了 。对于来求的,一般都厌恶他,或勉强的给予,实在不对。这可说是上门来 ,教你积集利他的功德,使你积集成就佛道的因缘。这该怎样的欢喜呢?

  二、「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凡是能说法的,肯说法的, 使你生长智慧的,是菩萨的良师。如本经所说,以智慧为先,而后菩提心, 能成就真实菩萨。智慧是大乘道的眼目;热心弘扬正法,就是菩萨的好模范 。缘觉的确是不对的!他爱好少事,独住,就是教化众生,只是现神通,使 人生信心,而从不说法以启发信者的智慧。在大乘道中,怎样才是良师益友 ,原是不消多说而可以明白的。

  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法故」:虽然在家与出家 ,都可以信修佛法,行菩萨道。但在家人为了生活,不免着重世俗功利的知识。出家人没有家庭生活的纷扰,可以专心地增长出世的善法。所以如能劝 [P58] 化他人出家的,就是使人远离世俗知识,而专心佛法的,是真善知识。经上 说到,出家的功德很大,劝人出家的功德也大。

  四、「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 是不要多说的。学者从佛修学,如佛的儿女一样,继承佛的家业。有的得财 分(来生福报),有的得法分。佛的本意,当然要使你知法、入法,是法分 而不是财分。要人不求果报,而以正法的觉证来自利利他,增长一切诸佛的 功德法。所以从佛而得证入的,总是说自己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法分,不得财分』。这与令人得世俗利益的恶知识,是怎样的不同!

  拿这「菩萨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与邪行的非善知识相对比,就知道 菩萨应怎样的亲近修学了!

  己八 真实菩萨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贪求利养,而不求法。 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菩萨有了直心,调顺成就,而后在化他方面,能行四正道;在求法方面 ,有四善知识:那就可以成就真实菩萨了。先从相反的邪行说起:「菩萨有 四非菩萨而似菩萨」,实际是虚伪的。那四种人呢?

  一、「贪求利养,而不求法」:有的多闻持诵,通大乘的法藏,可说是 大乘的大学者。但他是利名学教,为了贪求利养,而不求法的实践,不能说 是真实的菩萨。

  二、「贪求名称,不求福德」:有的大乘行者,不能与大众共住,去阿 兰若修行。但他是贪求修行的名称,而不想积集福德。菩萨必要福慧双修, 现在离众修行,不求福德,那里会是真实菩萨!

  三、「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有的贪求自己的涅槃乐,只作 些兴修寺院等福业,而不以灭苦的佛法来救众生。自得解脱而不使人得解脱 乐,是相似的菩萨。

  四、「乐聚徒众,不乐远离」:有的统摄大众,欢喜聚集一些徒众,如世俗的儿女兴旺一样。眷属心深,不重于身心的远离,似乎广度众生,而其 实算不得真实菩萨。

  这四类,瑜伽论解说为:持法者,阿兰若者,兴福业者,御众者。如没 有真无我的胜解,着于世俗,都是相似的菩萨。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 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 不求果报。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相反的「菩萨有四真实菩萨」,怎样才是真实的呢?

  一、「能信解空,亦信业报」:一切法性空,是依因缘果报而显示的。 所以大乘的正义是:由于因果,所以是本性空的;因为本性空,所以因果不 失。龙树中论说:『虽空亦不断,虽有亦非常,业果报不失,是为佛所说』 。如菩萨能这样的信解空,也能信解业果,不偏于空理,那末多闻持法者,也就不会为利养而不求正法的实践了。

  二、「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一切法无吾我──无 我无我所,确是佛法的实义。但如信解偏差,会因无我无人而不问众生,去 阿兰若修行。不知胜义无我,世俗的众生,却宛然而有。这样的通达,就会 彻悟无我而不忘众生,于众生起大悲心,广修福德了。

  三、「深乐涅槃,而游生死」:菩萨深深的爱乐涅槃,又深知涅槃不离 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历劫在生死中度众生。不会自趣 涅槃,专兴福业,而不以灭苦的正法救众生了。

  四、「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菩萨是摄众的,是应以财法 来摄受众生的。但所有的一切施与,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贪着徒众,门庭兴盛。因此,所有的功德,不求自己现生与来生的果报而回向大众。这样 的摄导大众,才是真实菩萨!

  世尊总结的说:「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特别提到福德,真是语重 [P62] 心长!出家的菩萨,应知菩萨的修证成就,是不能离去福德的。从生长智慧 ,不退菩提心,到这成就真实菩萨,世尊扼要又完满的开示了菩萨的正行; 这是出家菩萨所应好好修习的正行。

  己四 直心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诸众生憍慢瞋恨。于他利养起嫉妒心。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迦叶!是为菩萨四 曲心,所应远离。』

  学者如善法增长,心地就会质直。佛是特重质直心的,所以说:『直心 是道场」。否则,善法损灭,心地就会邪曲起来。因此,接着来说菩萨应离 的四种曲心,与四种直心。佛说:「菩萨有四曲心,所当远离」,那四种心 呢?

  一、「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佛法中出家修学,应秉承佛的教授教诫 ,不敢违犯。如违犯了,应立即发露。如对佛法的恭敬信顺心不够,就会为 了面子问题,把罪过隐藏起来。罪过藏在心里,一定会陷于重重疑悔的忧苦 当中。如把死尸放在家里,弄到脓血流漓,臭气充满一样。这里的悔,不是 忏悔,而是嫌恶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内心的不得安定。

  二、「于诸众生憍慢瞋恨」:这可以约一切众生说,而主要为对于共住 的师友。在大众中,自以为高胜,憍慢得了不得。有了过失,因为憍慢心而 不肯认罪。如受了僧团的处罚,或驱摈,那就生瞋恨心,以为僧伽不公平, 故意难为他。

  三、「于他利养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萨,当然会受到一般 人的尊敬,而得广大的布施。有的不怪自己──不修福,不修慧,而又贪着 财利,这才见到他人得利养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菩萨的福慧增胜,能通达甚深的法门, 所以受到广大的敬施。现在,不但嫉妒菩萨的利养,更进而憎厌他的大乘深 法。因此对大乘学者的菩萨,诃骂他,毁谤他,广大传扬他的恶名。

  疑悔、憍慢、瞋恨、嫉妒、不信,这就是菩萨的四曲心。修学菩萨行的 ,这是应该远离的。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 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 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 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迦叶!是为菩 萨有四直心之相。』

  再来说菩萨的「四直心之相」。有了直心,就有直心的事表现出来。行 事能表达内心的正直,所以叫直心之相。四直心是什么?当然是与上邪行相 反的四种。

  一、「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菩萨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顺恭敬心,那对或有违犯的众罪,或重或轻,怎么也不会隐覆的 掩藏起来。因为覆藏只是增长罪恶,多生疑悔。如把臭物严密的封存起来, 一定是越久越臭。所以佛制比丘,有罪不准覆藏(覆藏的加重治罚),而应 该向他人发露。发露,就是忏悔。随犯罪的轻重,依律制而作如法的忏悔, 就是对人而将自己的罪过吐露出来。这是什么罪,应受怎样的治罚。一切依僧伽的规律而行。过失一经忏悔,或接受了处分,如把瓶中的臭物,倒在太 阳下,又加以洗净一样,戒体就回复清净,不再有疑悔等盖缠,不再会障碍 圣道的进修了。盖是五盖:贪欲、瞋恚、疑、昏沉睡眠、掉举恶作(恶作就 是悔)。缠是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二、「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在 大众中,如有了违犯,经人举发,决不说欺诳师友的妄语,老实认罪。也决 不说其它的话,如处分不适当,不公平等。国界等是譬说,假使说了老实话 ,会因此而(国王)失去国土,会丧失身命,会损失财物:这样的关系重大 ,也还是不说妄语。意思说:犯了罪,无论后果怎样,那怕是逐出僧团,也 要直心实说。

  三、「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 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上面第三邪行,是于他利养生嫉妒心。这 虽也因为贪染心,主要还是由于不信业报。他受种种利养,如知道是福业所 [P45] 感,就应该生随喜心。即使他不如法得来(如没有福业,不如法去追求,也 是得不到),那是他自造来生的苦果,应该悲悯他,这都不会嫉妒的。与这 相反的正行,从自己遭受的种种恶事来说。如被人辱骂,被人毁谤,被人用 手脚棍棒来殴打,被人捆缚或者监禁起来。名誉、身体、财物、自由,受到 了种种的伤害。一般人有此遭遇,总是怨天尤人,气愤得不得了。但菩萨是 深信业报的,所以受到这种的苦难,只是自己怪自己,责备自己:为什么造 了恶业?不与人广结善缘?由于自己依业报的信仰而安心(中国人称为安命 ),所以不会瞋恨别人。其实,瞋恨有什么用呢?

  四、「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菩萨如 听闻甚深难信的佛法,如不思议的佛境界,一切法空性等。能安住于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说而能起仰信。经上说:『信如清水珠,能清浊水』,所 以能安住信力,就能自心清净,也就能随顺深入,完全受持这甚深的法门。 所以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上面所说的,就是菩萨四种直心之相。

  己五 善调顺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 。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迦叶!是为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菩萨的善法增长,心地正直,就能善顺。本译以邪行为败坏,正行为善 顺,这是什么意义呢?善顺,是善调柔顺的意思。如象马的野性未驯,难调 难伏;等到训练成功,能随人意而被御用,就是善顺。又如生牛皮,未经制 炼,坚硬而不合用;一经如法的制炼,就调和柔顺,可以用作器具。所以, 菩萨如三学熏修,内心烦恼不起,成就法器,就名为善顺。如不如法行,烦 恼炽盛,不成大乘法器,名为败坏菩萨。这里,先说「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四种是:

  一、「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菩萨读诵大乘经典,如专在义 [P47] 理上着力:理论怎样的明确,怎样不受外道的难破。这落入了戏论法相,而 不知随顺正法去实行。这样的闻思经法,每矫现为学者(多闻持法者)的身 分,以掩饰空言无行的毛病。

  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菩萨从师长受学,如不能奉承 随顺师长的意思,而照着自己去颠倒解说。这样,与师意相违,当然不能得 到师长的欢心。不能在师门与大众和合共住,每矫现为阿兰若者。作为自己 去修行,以掩饰不能见和共住的毛病。

  三、「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出家的依布施而生活,本意为 了如法修行。如违反了自己的本愿,无戒无定而受信施,就是浪费施主的供 养。这每矫现为兴寺院,办僧事的身分,以免虚耗信施的讥嫌。

  四、「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菩萨本着自己所学的知见,坚固执着, 所以见到胜善的大菩萨,就轻慢他而不能恭敬。为了自见,每矫现为摄受大 众者的身分,以群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学者,阿兰若者,兴福业者,领众者,都是菩萨应行的。但如由于着闻 思,起别解,缺戒行,执自见而这样行,那菩萨就不能调顺成就,而要成为 败坏菩萨了。这就是「菩萨有四败坏之相」。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顺之相。何谓为四?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 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 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善顺之相。』

  与败坏菩萨相反,「菩萨有四善顺之相」,那四种呢?

  一、「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菩萨 对久曾闻思的,当然修学;就是从来所没有听过的大乘深法,听了也就能信 顺受持。不专在论理上下工夫,而能照所说的去实行。这就是说:依止于法 的实践,而不是依着语言文字的论说。

  二、「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这是 [P49] 能承受师说而无倒的。佛法,从佛而弟子,展转传来,无论是义理,修行的 方法,都是有传承的。这决不能凭自己的小聪明,望文生义,而发挥自己的 见解。现在,菩萨能随顺师长的教授,能知经论的真实意趣、宗旨,自己不 乱创别解,所以师弟间心意相通,说话也容易通达。做起事来都是善的,没 有违反师长的意思,这才真能传承师长的法门。

  三、「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菩萨的本愿,是受戒习定而度 着出家受施的生活。现在,能贯彻本愿,没有退失戒定。有戒有定,心意调 顺,这样的受供养,檀越的功德可大了!

  四、「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菩萨不坚执自见 ,遇到胜善的菩萨,弘扬深法,就能生恭敬心,爱慕心。能随顺这样的善人 ,而禀受他德行的熏陶。

  这四事,一一与败坏的邪行相反。能这样行,可知是善顺的菩萨,能成 大乘法器,绍隆佛种。

  己六 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 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 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迦叶!是为菩萨四谬。』

  菩萨以利益众生为本,到了心调柔顺,成就法器,就更重于教化众生了 。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机而发生错谬,所以接着说菩萨的所行正确,与 所行错谬。先说「菩萨有四种谬」,四种是:

  一、「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译文不明。依其它译本来看 ,不可信人,是对三宝没有成就信心的人。对这种人,应为他说法,启发增 进他的信心。如菩萨作与其它净信的同样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给他说法 ,以启发信心,那是菩萨的错谬。

  二、「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 法器。虽菩萨要化导一切众生成佛,但也要适应机宜。如对非大乘器而说大乘深法,对听者并没有利益,或者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体过分虚弱,给 与高度的滋补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说醍醐成毒药。这样,为小机说大法, 显然是错谬的了。

  三、「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爱好大乘的根性,如为他赞 扬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错谬。因为,听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对小乘法 有着深厚熏习,可能因此会退失大心。即使是纯大乘的根性,为他说小乘, 也该有个分寸,不应该过分的赞扬。

  四、「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这里 的行施,通财施与法施二类;供养也通财供养与法供养。如法行施时,应平 等的教化;对过失重的,应特别的怜悯才对。如只供养持戒的善人,而不供 养破戒的恶人,这与菩萨平等普济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错谬的。

  菩萨的四种错谬,问题在不能适应根机,与不能平等而有所偏爱。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  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正道 。』

  上面说的邪行,重在不契机;现在来说「菩萨有四正道」,着重于平等 。四正道到底是什么呢?

  一、「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菩萨发心,是为了一切众生,于一切众 生住平等心。所以对未信的众生,如有因缘的话,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长 净信。不会轻忽的,以为可能已信了,而不为他说法。

  二、「普化众生,等以佛慧」:这如法华经说的:『令一切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见。菩萨以平等心,本着不二 的平等大慧来化导一切;在这一原则下,应机说法。就是说二乘法,也还是 菩萨道,还是引入佛慧的方便。这样的教化,施设无量方便,才是菩萨教化 众生成佛的正道。并非不问根机的是否适应,一味的以深法来教化,才算是 普化众生同成佛道。

  三、「于诸众生,平等说法」:对小机而引令向大,要说大乘法;大乘 行者普学一切法门,也应该开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说为一切众生说一切法 ,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的适应上,先后差别,也还是不同的。

  四、「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菩萨如供养持戒善人,不供养破戒恶人, 生分别心,那善恶众生,就会明显的分化,距离越来越远,恶人会自卑而自 弃于佛法。试问:菩萨这样的教化,不以财法供养恶人,怎能教化恶人?所 以菩萨的平等布施,才能普化众生,使同样的安住于正行中。

  菩萨的发心平等,教化的目标平等,说法平等,使众生同住正行平等。 菩萨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萨的正道了。

  己七 善知识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 利。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在菩萨自利利他的学程中,什么是善知识、善等侣?非善知识、非善等 侣呢?知识,是众所知识,是众生仰望而人所亲近的。等侣,是伴侣。所以 ,善知识与善等侣,就是良师益友。非善知识、非善等侣,是无益或有损的 师友了。以菩萨道来说,如与菩萨道有损的,那怕是德高望重,也是非善知 识、非善等侣。学菩萨道,不能没有良师益友,所以特为开示。先说「菩萨 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是那四种呢?

  一、「求声闻者,但欲自利」:小乘的声闻行者,听佛的声教而得道, 所以名声闻。求声闻乘的,但求己利。己利,不是世俗的名闻利养,也不是 来生福德,多闻持戒习定等功德,是解脱自己的生死,证得涅槃的大利。专 为自己的生死大事而修证,说起来名正言顺,可尊可敬!但这种专为自己着 想的作风,对菩萨道来说,如受了他的熏染,可能会退失大乘。所以法华经 说:『勿亲近小乘三藏学者』。

  二、「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这是小乘的又一类。从观缘起得悟而立名,也叫独觉。声闻人但求自利,总还受佛的教导,过着僧团的生活。经常 游化人间,顾问僧事。缘觉可不同了,不但专求自利,而且喜乐少事,不喜 欢事情,厌恶烦嚣,大迦叶就是这样的根性。他经常过着独住苦行的生活, 连乞食也嫌麻烦,为少年比丘说法也不愿意,甚至敢于违反释尊的教导。这 对化度众生的大乘道来说,是严重的障碍,所以尽管他有修有证,也不是菩 萨的良师益友。缘觉者的风格,由于佛涅槃后,大迦叶取得僧团的领导权, 而深刻的影响了声闻僧团。使流行中的声闻僧,越来越远离释尊的本怀,不 重利益众生的教化,所以受到菩萨行者的严厉诃责,指为欠佛债者!

  三、「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有的专重世学,读诵外道经书 ──路伽耶毘。路伽耶毗,就是上文的路伽耶──顺世。除了现实的,功利 的而外,还学习文辞严饰,那是文法、修辞。以现代话来说,那是文艺。古 代佛教,有很多有名的文艺大师,如马鸣等。但那本是文艺家,出家以后, 就以文艺来赞助教化,不是出家学菩萨行,而还专心去学习文艺。这种人漂流于佛法门外,亲近了有向外退堕的危险。

  四、「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所亲近的师友,不能使你 得到法益──戒定慧解脱等功德,而只是增益些俗利,使你有名闻、有利养 、有地位、有寺院、有徒众、有护法,尽是些世俗的利益。这虽是一般所亲 近仰望的大德,而不一定是大乘道中的良师益友。这使你忘记佛法修证的利 益,谨慎!谨慎!

  总之,或是使你离去以利益众生为先的精神,或是使你在世俗的知识、 财利中,走入歧途的师友,都是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诸来求者是善知识, 佛道因缘故。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 长善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迦叶!是为菩萨四善知识、 四善等侣。』

  与上相反的,「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四类是怎样的呢?

  一、「诸来求者,是善知识,佛道因缘故」:自利,不是善知识,那末 凡有来求──求财、求法的,使你实践利他的行为,就是菩萨的良师益友了 。对于来求的,一般都厌恶他,或勉强的给予,实在不对。这可说是上门来 ,教你积集利他的功德,使你积集成就佛道的因缘。这该怎样的欢喜呢?

  二、「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凡是能说法的,肯说法的, 使你生长智慧的,是菩萨的良师。如本经所说,以智慧为先,而后菩提心, 能成就真实菩萨。智慧是大乘道的眼目;热心弘扬正法,就是菩萨的好模范 。缘觉的确是不对的!他爱好少事,独住,就是教化众生,只是现神通,使人生信心,而从不说法以启发信者的智慧。在大乘道中,怎样才是良师益友 ,原是不消多说而可以明白的。

  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法故」:虽然在家与出家 ,都可以信修佛法,行菩萨道。但在家人为了生活,不免着重世俗功利的知 识。出家人没有家庭生活的纷扰,可以专心地增长出世的善法。所以如能劝化他人出家的,就是使人远离世俗知识,而专心佛法的,是真善知识。经上说到,出家的功德很大,劝人出家的功德也大。

  四、「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 是不要多说的。学者从佛修学,如佛的儿女一样,继承佛的家业。有的得财 分(来生福报),有的得法分。佛的本意,当然要使你知法、入法,是法分 而不是财分。要人不求果报,而以正法的觉证来自利利他,增长一切诸佛的 功德法。所以从佛而得证入的,总是说自己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法分,不得财分』。这与令人得世俗利益的恶知识,是怎样的不同!

  拿这「菩萨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与邪行的非善知识相对比,就知道 菩萨应怎样的亲近修学了!

  己八 真实菩萨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贪求利养,而不求法。 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菩萨有了直心,调顺成就,而后在化他方面,能行四正道;在求法方面 ,有四善知识:那就可以成就真实菩萨了。先从相反的邪行说起:「菩萨有 四非菩萨而似菩萨」,实际是虚伪的。那四种人呢?

  一、「贪求利养,而不求法」:有的多闻持诵,通大乘的法藏,可说是 大乘的大学者。但他是利名学教,为了贪求利养,而不求法的实践,不能说 是真实的菩萨。

  二、「贪求名称,不求福德」:有的大乘行者,不能与大众共住,去阿 兰若修行。但他是贪求修行的名称,而不想积集福德。菩萨必要福慧双修, 现在离众修行,不求福德,那里会是真实菩萨!

  三、「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有的贪求自己的涅槃乐,只作 些兴修寺院等福业,而不以灭苦的佛法来救众生。自得解脱而不使人得解脱 乐,是相似的菩萨。

  四、「乐聚徒众,不乐远离」:有的统摄大众,欢喜聚集一些徒众,如世俗的儿女兴旺一样。眷属心深,不重于身心的远离,似乎广度众生,而其 实算不得真实菩萨。

  这四类,瑜伽论解说为:持法者,阿兰若者,兴福业者,御众者。如没 有真无我的胜解,着于世俗,都是相似的菩萨。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 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相反的「菩萨有四真实菩萨」,怎样才是真实的呢?

  一、「能信解空,亦信业报」:一切法性空,是依因缘果报而显示的。 所以大乘的正义是:由于因果,所以是本性空的;因为本性空,所以因果不 失。龙树中论说:『虽空亦不断,虽有亦非常,业果报不失,是为佛所说』 。如菩萨能这样的信解空,也能信解业果,不偏于空理,那末多闻持法者, [P61] 也就不会为利养而不求正法的实践了。

  二、「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一切法无吾我──无 我无我所,确是佛法的实义。但如信解偏差,会因无我无人而不问众生,去 阿兰若修行。不知胜义无我,世俗的众生,却宛然而有。这样的通达,就会 彻悟无我而不忘众生,于众生起大悲心,广修福德了。

  三、「深乐涅槃,而游生死」:菩萨深深的爱乐涅槃,又深知涅槃不离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历劫在生死中度众生。不会自趣 涅槃,专兴福业,而不以灭苦的正法救众生了。

  四、「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菩萨是摄众的,是应以财法 来摄受众生的。但所有的一切施与,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贪着徒众,门 庭兴盛。因此,所有的功德,不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