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名,具体表现在好面子。假如我们今天做错事,很想去给对方道歉,又提不起勇气,这就是好面子、好名。其实那哪叫真正的名呢?越不道歉,越让人家看扁,越没有好名声。所以人不懂理,其实都不是在爱护自己,是在糟蹋自己。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染,应该把它放下。
《了凡四训》当中讲,“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东西,心态错了,反而是累赘,叫“盛名所累”。心态对了,用这个名可以造福人群;但是假如用不对,那就会变累赘,俗话讲的,人怕出名猪怕肥。“造物所忌”,就是我们的德行跟名声不匹配,是折福的
。“名,亦福也”,名本身也是福报,名不副实,福报就折损得很快,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德不配位。这些道理都明白,谁要去贪一个美名、贪一个超过自己实际的盛名,何苦!德不配位,福报一折损完,会有灾殃。有一句成语叫英年早逝,有一些读书人名气非常高,才华很好,文章非常好,大家把他看得很高,但是他修养不足,为人刻薄,又享有盛名,最后可能三十几岁福就享完,就走了,这在历史当中很常见。所以假如人年轻时出名了,得要赶紧韬光养晦,诚惶诚恐。我还曾经听过一件事,一个少将听到内部消息,确定明天宣布他当中将,他知道了很高兴,宴请亲人,吃得很高兴,结果当天就死了。有没有当上中将?没有。早一天知道,结果没有当成,命里的福报还没有积累到可以当中将,所以一下被中将这个名给压扁了。所以古人不愿意有盛名,甚至于处事都非常地谦退。“谦卦六爻皆吉”,好名的人往往喜欢炫耀,反而招祸。
名是一种责任,而不应该去执着、去夸耀。比方说身为董事长,那是一种责任,要照顾的员工越来越多了。而今天假如我们真的德不配位,应该怎么样?为团体想,把这个名让出来,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比方一个官员,在这个位置上最重要是爱护人民,假如有一个比自己更好、更有德才的人,当然要把位置让给他,难道为了抱住那个位置而忘了去爱护人民吗?所以古人教我们处事要礼让、要谦让。“让功于众,让名于上,让位于贤,让安于长”,把好的生活环境让给长辈,“让食于幼”,孩子正在发育期,贫苦的时候,父母、长者少吃,都让给孩子吃。
而让名、让位给贤者,这是为大局着想,这是忠于国家、团体,修的福报非常大。历史当中鲍叔牙让位于管仲,结果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团结了中华民族免于被外族所毁灭。孔子对管仲的功业非常地赞叹,没有管仲,可能我们华夏文化,汉人的血统就断掉了。管仲有这么大的功业,谁成就的?鲍叔牙。他不让、他不推荐,这个因缘就不能成。所以鲍叔牙的后代十几世都是名大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该让不让,自己会招祸,而且不肯让,就是好名。接着呢?嫉妒。嫉妒再严重,陷害,恶念就越来越严重。有一句话说“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这对我们当下都一样,我们在学校里面,哪一个老师强调的理念非常好,我们支持他、推荐他,这对团体的帮助很大。假如我们不认同,还嫉妒、毁谤他,就是“蔽贤”,“蒙显戮”,很快会有灾祸降临。
——选自《做孩子一生的贵人》(为人父母、老师,怎样做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