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心里没有正念,才给自己带来种种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平常所学,不管经律论三藏,乃至于一切的佛法,其实都是方便引导我们怎样开发内心的真知,让我们学会长养正念的。
就拿七觉支的修学来说。平常的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常常有意地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培养我的觉性,保持当下的正念。当我们真正能够提起正念的时候,念觉支就生起来了;当不受杂念的侵扰,正念相续的时候,择法觉支便能生起;当策励自己,要保持正念现前,那我们已经在行精进觉支了;如果能够不断地要求自己,随之而来,欢喜就会充满,喜觉支、轻安觉支就生起来了。这样就能轻松愉快地去面一切。不管逆境也好顺境也好,能把握住的时候,就是定觉支的产生。这个时候,对于外面的五欲六尘就有抵挡的能力了,就能作到不被外境所转。而且遇到事情,心无偏颇,能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这就是舍觉支的生起。
反之,如果不能用所学的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正念没有提起,在遇事的时候,就会被事所转,完全跟着外境走。所以你只能接受顺境,别人要理解我,支持我,一点点逆反的事情都受不了。这样对我们的修学一点好处都没有。(文:如瑞法师)
什么是七觉支?
七觉支(巴利语:Satta Bojjha ga,Satta Sambojjha ga),或称七菩提分,即七种导向正觉(菩提)的条件或因素。觉支,广义称三十七道品皆为觉支,狭义但以七菩提分为觉支。
七觉支包括:
一、 念觉支(sati)。是把心投入到所缘当中,沉入到所缘当中而不动,不会忘失禅修的对象;
二、 择法觉支(dhammavicaya)。是正见,亦是慧的一个名称,即如实知见名色法的观智;
三、 精进觉支(viriya)。是为了达成目标付出的努力;
四、 喜觉支(piti)
。是对于所缘要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或者说我们喜欢禅修;五、 轻安觉支(passaddhi)。是身心的轻安、轻快、舒适,是指心与心所两者的轻安;
六、 定觉支(samādhi)。是心的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专一;
七、 舍觉支(upekkhā)。是心的平等,内心处于一种中舍的状态,不会偏于任何一边,既不会过紧也不会过松,既不会过动也不会过静、不会极端、不会过度、恰到好处。在此是指属于遍一切美心心所的中舍性心所,而不是舍受。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