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忍辱」的意义(忍辱波罗蜜)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忍辱圆满愿
闻名即证三法忍的意义
目录
(一)菩萨行众生忍的意义
1.菩萨为何要对众生行忍辱?
(1)菩萨行众生忍的完整意义
(2)转瞋习、显发佛心悲愿
(3)柔软心地才能深入正定
2.菩萨修学众生忍的初步方法
(1)身忍的第一步
(2)福德、禅定、神通不是达到身心俱忍的正因
3.声闻行者对众生行身心俱忍的方法
4.菩萨行者行众生忍的长远意义
菩萨如何深入发愿修忍辱行?
(1)菩萨如何成就身心俱忍?
(2)菩萨行众生忍成就的事实
甲、菩萨如何在人间行忍辱?
(甲)忍辱行就是至孝之行
(乙)处世圆融不与众生结怨
(丙)生为权贵之士、出家修道
(丁)菩萨行众生忍的极致
乙、菩萨如何在畜生道行忍辱?
5.结论
(二)初学菩萨行众生忍最大的心理障碍
1.学做菩萨行众生忍第一个心理障碍
2.破除行众生忍心理障碍的反省方法
3.行众生忍第二个心理障碍
4.行众生忍第三个心理障碍
(1)凡夫用瞋恚心激励仇恨心
(2)学佛者如何对治瞋恨心?
甲、用业报观对治瞋恨心
乙、用慈悲观化解瞋恨心
5.结论
(三)清净法忍行的初门
(四)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的修证次第
1.什么是信忍?
(1)信忍成就的意义
(2)信忍成就的果报相
(3)信忍成就的心通证量
(4)对中道佛法坚信不疑的印证
2.什么是柔顺法忍?
3.如何才能得证无生法忍?
(1)什么是无生法忍?
(2)如何分辨修行者已证无生法忍?
甲、在心地证量上
乙、在度生悲愿上
丙、在持法、说法辩才上
(3)结论
(一)菩萨行众生忍的意义
闻名即证三法忍的意义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他方世界的菩萨修行者,如果听到我成佛的名号,不能立即由听闻佛名的导引而进入修持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的程度,于其所闻所证佛法,不能立即得到信心坚固、不疑惑不退转境界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修证佛法的观点来说,本愿所说「由闻佛名、而证三法忍」,是因中说果。何以证明呢?
如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说:「闻名不但以闻名便得道,闻名已、修道、然后得道。如须达长者初闻佛名,内心惊喜,诣佛处所听法而能得道。又如贳夷罗婆罗门,从鸡尼耶结发梵志所,初闻佛名,心即惊喜,直诣佛所,闻法得道。由此说明,闻名是为得道因缘,非得道也。」
从大智度论这段话,清楚的得知,以凡夫众生来说,听闻佛名,是得道因缘;凡夫闻佛名后,要精进闻法、修行,才能证果、解脱。换句话说,初学者要在听闻佛名后,启发求道之心,才能在经过信、解、行、证的历炼后得证本愿所说「音响忍、柔顺忍与无生法忍」。
但是对福慧深厚的大菩萨行者来说,「闻名即得道」,「闻名即证三法忍」,是绝对成立的。
如智度论卷三十四又说:「复次有众生福德淳熟,结使心薄,应当得道。若闻佛名,即时得道。又复次以佛威力故,闻名即得度。譬如熟痈,若无治者,得小因缘而便自溃;亦如熟果,若人无取,微风因缘,便自堕落。譬如新净白叠,亦为受色,为是人故说若闻佛名,即时得道。」
由此说明了本愿所开示的「闻名即证三法忍」,是指大菩萨修行者的证境而言。亦正明示了凡夫学佛者若想与本愿所说「闻名即证三法忍」的圆满悲愿相应,一定要经过行众生忍、清净法忍此事忍与理忍的学习阶段,才能印证「闻名即证三法忍」的修证成果。
更证明了西方极乐世界有无数具足忍辱波罗蜜愿行坚固的大道心修行者,就如无量寿经卷上所说:「极乐净土有无量宝树......,当微风吹动宝树时,无数宝树便会在随风摇拽间,飘散出无尽微妙的佛法音声......。无数净土众生见闻此为妙法音,便会在一心倾听、思惟、修定的当下,获得三种法忍:第一种叫做音响法忍,第二种称为柔顺法忍,第三种名为无生法忍。」(待后说明)
这三种法忍修证的层次,是依净土众生宿根深浅而形成获得的先后各有不同。
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净土众生,其钝根者,先成就二种法忍,即音响忍与柔顺法忍,如果利根的众生,便能成就不可计数、非常深奥的无生法忍。」
而此处所说的三种法忍,即是六度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内最深入修证的一部分。忍辱波罗蜜的主要内容,就是大乘菩萨修行者由行众生忍辱与行清净法忍(无生法忍),此二种忍法成就而完成学佛、成佛、严土熟生的愿行。十方世界的众生从听闻阿弥陀佛由无量功徳修成的名号,而步佛影尘,随弥陀发出成就不退转佛法的愿行,誓愿修证忍辱波罗蜜,与弥陀一样修成无量愿行形成的圣号,广度众生。这正是印证了无量寿经卷下所说:「国中菩萨在发大心、行大愿的修行下,完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的菩萨成佛宏愿。」
而本愿所说的三种法忍修证的基础,正式建立在行众生忍辱的修持上。一个大道心修行者,如果没有当初对众生行忍辱的修持根基,就不能进入甚深法忍的修证阶段。而此二种忍法不能彻底成就,便不能圆满本愿所说「闻名即证三法忍」此忍辱波罗蜜的整体修证内涵。所以本愿将依一个菩萨修行者如何对众生行忍辱与如何修持清净法忍之徳的修学内容,分成数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菩萨行众生忍的意义
(二)初学菩萨行众生忍最大的心理障碍
(三)清净法忍行的初门
(四)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的修证次第
(五)现在众生不能证无生法忍的原因?
(六)净土众生如何修成忍辱圆满相?
(一)菩萨行众生忍的意义
1、菩萨(佛弟子)为何要对众生行忍辱?
(1)菩萨行众生忍的完整意义
佛弟子学菩萨修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成佛。而依大乘经典所载,每一尊佛皆是身相庄严、圆满,贪瞋痴灭尽无余,清净心圆满显露,福慧一定是具足、圆满,才能成佛(见《大般若经》)。由此开示我们任何一个学佛者,都应该以修证身庄严与心庄严的福慧圆满之佛身为学习目标。而完成身庄严与心庄严的修证方法,正是忍辱波罗蜜的整体内容所说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欲完成圆满、严净的诸佛的果报身相,首先要从「转身业」下手修起。而要达到本心佛性(心庄严)的圆满开发,就必须从本愿所说修证「音响忍、柔顺忍及无生法忍」这三种忍法才能成就。(待后说明)
而转身业的第一步,首重「断瞋习」,瞋业断,慈悲心深刻显露,无始以来的污浊身业,即渐渐转变,换取来的,当然是庄严、清净、祥和及日渐圆满的果报身相(《大宝积经卷四十五》)
而断瞋业的方法,首先当然表现在碰到逆缘及顺境现前,对众生行忍辱的事相学习上。而行众生忍,正是修学忍辱波罗蜜的初步基础。
当一个菩萨行者在定慧等持间,进入对众生忍──事忍渐次深入修学成就,才能更加圆融的进入本愿所说「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等理念的学习层次,而彻底完成菩提道上「贪瞋痴灭尽无余、彻见佛心觉性本自圆满、具足的『心庄严』的修证理想」。所以每一个学佛者都应该以最虔敬的学习心来认识本愿所说忍辱波罗蜜的修证内涵。
(2)转瞋习、显发佛心悲愿
由上可知,成佛的原理,便是在于一个菩萨行者如何将自心的慈悲(佛心)与福慧,依出世定慧修持的方法,开拓、表露到最极致,即能完成学佛、成佛的理想。而慈悲的极致,正是一个修行者将无始以来贪、瞋、痴等积习之心斩断至极的表现。
尤其是瞋恚的业习,障碍一个修行者慈悲心(佛心本性)的开发与完成最为严重。所以一个菩萨行者在学佛的道路上,为了开发广大的佛心悲愿,特别在自身瞋恚心与嫉妒心上,必须做深入的调整与断除。而瞋恚心调整的方法,就是在忍辱心上下功夫。
以忍辱心来对治瞋恨心,以忍辱行来培养佛心本愿,以忍辱行来换取成佛道上清净的身业果报,便是菩萨行者步入忍辱波罗蜜的最初用心方法。
(3)柔软心地才能深入正定
依《大智度论》卷十四说:「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修行者若能经常修忍、行慈,虽然有恼乱瞋恚之事逼身、必能忍受。」
又说:「修行者能修忍辱,则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则至佛道。」
又说「忍辱之人,虽然不行布施、禅定等法,而因此忍辱之力,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间果报,最后必佛道。何以故?因心柔软故。」
由此可知,菩萨行者发心对众生行忍辱的目的,除了对治瞋恚心来培养佛心悲愿的理想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藉行众生忍来达成柔软心地的理想。
为什么要柔软心地?如《智论》卷十四说:「善心有两种:有粗、有细。粗名忍辱,细名禅定。当修行者未得禅定时,先用忍辱的方法来对治外来一切恶事的侵扰、加害所产生内心瞋恨、冲击的情绪,使内心对迫害的」众生不起瞋恚、报复之念,就叫做行众生忍。当修行者行众生忍成就,才能进一步深入禅定,由禅修力量,而使内心不对众生侵扰、迫害的行为,产生报复、瞋恚之心,就叫做行禅定忍。」
由此可知,修忍辱行,使心地柔软的目的,便是在于为禅修做准备。而且唯有当一个修行者在行忍辱时,用种种培养慈悲心观想的方法(见后续「梵行精进愿」),使潜藏在内心的慈悲种子不断的启发、生长、开拓、扩展出来,才能用慈悲心来净化瞋恚心,才能使无始以来的被瞋怒习气染污的心地,逐渐得到调柔、软化与纯净,进入修持与诸佛悲愿相应的大悲正定。
如果一个佛弟子碰到逆境,虽然行忍辱,但只是将瞋恨、恶口。报复的行为压抑起来,或者以瞋制瞋,以暴制暴;这种压抑的忍辱行为,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仍然会如山洪爆发式地宣泄出来,一泻千里,不可遏止。如一般人即是。此种压抑式的忍辱,损己又伤人,不是佛陀所开导的忍辱修行方法。佛陀所说的忍辱方法,是必须透过长期礼忏、观想、发愿、修定方式,才能将内心瞋恚的积习,彻底淡化、净化、拋除开来,达到「无忍可忍」的境界。
可以说,一个修行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逢遇顺、逆境界现前时,不修众生忍,而自认能深入禅定,这种定境是与佛道的「正定」不相应的。
因为一个修行者逢遇逆境或顺境现前时,如果仍然瞋恚难忍、争胜心强、逞口舌之勇,或者得意忘形、态度傲慢而不自知,不能做到「身忍不动」,更不用谈「心忍不动」的修持;不能做到「心忍不动」的境界,就不能突破「众生忍」的学习范围;不能超越「众生忍」的阶段,又怎能使「心地柔软、清净、无诤」,进入「法忍观」的习学呢?这是有心想修学与佛道相应的「正定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2、菩萨(佛弟子)修众生忍的初步方法
(1)身忍的第一步
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人一生脾气暴躁,瞋怒之气难改。为什么他会瞋习难改呢?一方面是宿世延续的瞋习太深,一方面是今生所处的环境复杂与自己的思绪杂乱,或太过单纯,没有机会及不知道如何自我反省、调整、观察自己的「个性」。要想改变、净化自己的瞋恚之性,不透过修身养性的熏陶方法,纵然稍有压抑,做到表相的扭转,也改变有限,不能真正做到对逆境现前时,内心不瞋、不怒的境界。
而一个菩萨行者对众生行忍辱的方法,首先一定是从身口行忍辱做起,此时内心仍然难抑瞋怒之气,进而才能逐渐达到身心俱忍,对「对方」不怨不恨「心忍」的程度。
如《智论》卷二十九说:「忍有二种:一者身忍,二者心忍。身忍者虽身口不动,而心不能令不起,少忍故,不能制心。心忍者,身心俱忍,犹如枯木。」
也就是说明了,凡夫学菩萨行身忍的第一步,当然应该从改变自己待人处世的言语、态度及自私、自利的行为做起,凡事多为别人设想一分,多用发自内心的诚意关怀、帮助、赞美人家;不要养成自私、闲散、孤僻的性格。并且不乱发脾气,不讽刺人家,不挖苦人家,不冲人家,不挑拨离间,不暗箭伤人,便多显发一分慈悲心量,否则修禅、不修悲,让旁人感到你冷若冰霜、孤癖成性,甚至孤高自赏、自负不凡,或者对身边的人好,对外人不好,或许对外人好,对身边的人却不知关怀、照顾,甚至冷嘲热讽,行同陌路……,自然不能做到「身忍不动」。因为没有让旁人感觉到你已经在彻底改变「五官态度」的行忍辱,就证明「身忍」的第一步基础没有做到,亦代表我们仍然「瞋习深重」、「慈悲薄弱」,更不用谈「心忍不动」。
(2)福德、禅定、神通不是达到身心俱忍的正因
身忍,就是粗心的行忍辱。这是只要稍有修养及处世练达之人都能或多或少做到的。但是进一步要做到身心俱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忍,深入的说,就是细心的禅思修养境界。这种心忍的境界,却不是一般不具般若观慧的禅行者以及不是具有深厚福德之人所显现的柔软心地德相所能做到的。
如佛在世时,提婆达多因宿福深厚具有三十二相(见三十二相愿),又得证色界四禅定,具有五种神通,却不能去除内心贪夺僧团,取代佛位的野心。当其不能如愿获得僧团领导权位时,一时瞋心顿起,推石压佛,致使碎石迸落,伤佛足指。当华色比丘尼呵责他时,他又愈发愤怒的握拳重击尼师,致使尼师双眼破裂,当场死亡……。
提婆达多为了贪得名闻利养,而引发瞋恨之行,身心俱不能忍,终致禅定顿失,神通消逝,成为一介莽夫,一无所有,死堕地狱,后悔莫及。
由此可知,福德不足恃,禅定不足恃,神通亦不足恃。因为没有般若智慧为向导而获得的福德、禅定及神通所换来的名闻利养,稍有不慎,正是为现在及未来种下堕落恶道的引因,纵然稍能做到短暂的身忍与心忍,终究不能达到究竟忍德「无忍可忍」的境界。初机者欲往佛道前进,一定要深明此理,才不致醉心于具有禅定、神通者的崇拜下,迷失正确的学佛方向。
(3)声闻行者对众生行身心俱忍的方法
身心俱忍的境界,唯有在佛陀声闻弟子中了脱生死的圣弟子,以及大菩萨的身上才能具体表现出来。
如《杂阿含经》卷十三叙述富楼那尊者对众生修忍辱行的方法说:「有一天,富楼那请示佛说:『世尊!我已能在日常生活中,依佛教诫,如法修行。我现在想发大心到西方的输卢那国去游历,度化众生。』
佛告诫富楼那说:『西方输卢那国的人民凶恶轻躁,弊暴好骂,你如果在那里遇到其国民众对你毁辱、轻视、谩骂时,你会以什么态度对待他们呢?』
尊者回答说:『世尊!如果西方输卢那国的百姓,对我用恶口诃骂毁辱时,我会立刻忆念到:这个国家的人民,本性依然贤善,具有潜藏的智慧心。因为他们只是用恶口诃骂毁辱我,还没有用手拿石头掷丢我,仍然有教化的机会。』
佛又问:『富楼那,倘若输卢那国的人民,进一步用手拿石块丢打你,你应当如何自处?』
尊者回答说:『世尊!我会立刻想念到:输卢那国的民众,不会因用石头拋丢我,而丧失贤善智慧的本性;因为他们只是用手拿石块拋丢我,尚未用刀杖伤害我,仍然有开导的机会。』
佛又问:『富楼那,假若彼国百姓进一步用刀杖伤害你,你会如何处理?』
尊者回答说:『世尊!我会即刻观想到:输卢那国的人民,依然具有贤善智慧的本性,只是长年已来,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及良好的善知识开导他们。虽然用刀杖击打我、伤害我,但是还不至于杀害我,依旧有教化的机会。』
佛又问:『富楼那,如果彼国民众进一步计画用刀杖将你打杀致死,你又当如何自处呢?会不会因此而丧失度化众生的发心呢?』
尊者回答:『世尊!我会立刻正念到:有许多随世尊出家的弟子,因修不净观,而在禅观中看到自己的肉身脏秽不净,于是当下厌患此无常污臭之身,想要就此结束生命。因而有的弟子拿刀自杀,有的弟子服毒自杀,有的弟子拿绳索绑系颈部自杀,有的弟子投下万丈深坑自杀……了脱此生。(佛因此而教诫弟子改修安般法门,即观息法门。)
倘若输卢那国人民,进一步将我打杀死亡,便是帮助我解决了这个终将朽腐衰败的色身。此刻正是我运用平常修证的无我观照力舍弃这个无常身体最好的时刻,我因此而得到身心解脱,入无余涅槃(唯有阿罗汉圣者才能这么做)。输卢那国百姓仍然不会因为将我杀死,而丧失他们贤善智慧的本性。因缘成熟时,终将接受其他善知识的开导,总有智慧花开的一天!』
佛陀听到富楼那自始至终丝毫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冲击而扰乱、动摇甚至退失他教化凶暴恶性众生的慈悲心愿时,当即赞叹说:『很好,很好,修学忍辱之行,正应如你所发心。唯有修行者达到身心俱忍的程度,才堪任自由游历人间、随缘度众的资格。你富楼那,正是俱备了身心俱忍的忍辱之徳;从今以后,你可以自由到输卢那国安居、度众……。』」
这是说明声闻行者必须俱备如富楼那尊者般的忍辱之德,才能随意游行人间,广度众生。
4、菩萨行者行众生忍的长远意义
菩萨如何深入发愿修忍辱行?
(1)菩萨如何成就身心俱忍?
每一个以成佛为目标的菩萨行者,都一定会先学习发自内心真诚的在待人处世上确实做到和颜悦色、慈眉善目、笑脸迎人、洗耳恭听对方说话、言谈诚恳、委婉,凡事以身作则,进一步在逢遇诃毁之境现前时,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善言以对、安忍在心,这是粗步的「身忍成就」。
进而在被人毁辱、打骂、欺骗、陷害时,将心安住在三宝的观照、思念上,愍念众生就是这样不知、不信六道轮回,所以造恶多端,生死流转,不能断绝,我若与他计较,不仅再结恶缘,且与俗人何异呢,于是渐渐用可怜他、慈悲他、引度他及偿还宿业的观想,将瞋恨、报复之心平息下来,更进一步学习在受人无意或有意污辱、打骂、中伤、蒙骗、倒债、欠债不还、杀害……时,不但不起一念报复、瞋怒之心,还要在当下及事后用度化他、悲愍他、怜惜他的「佛心悲愿」之胸怀和颜悦色的来对待他、引度他,更要发大誓愿说:「成佛时一定要先度他。」
并且还要经常发菩提度生大愿说:「在我成佛的道路上,生生世世无论逢遇任何逆境现前,都要做到用慈悲众生、可怜众生、度化众生及偿还宿债的观想来降伏我无始以来的积怨心、瞋恨心、报复心,务必要转恶缘众生成为我佛道上的善因缘。」
这是任何一个学做菩萨的佛弟子,在修学众生忍的发心中必经的过程。而且不经过、不坚固此处所说身忍、心忍等事相忍的阶段,绝对不可能与佛道所说的从「法忍观」进入亲证无生法忍,与菩萨果位行列的忍辱波罗蜜的果德相应。
我们可以从大乘经典上所说修众生忍成就的菩萨德行中得到证明。
(2)菩萨行众生忍成就的是事实
甲、菩萨如何在人间行忍辱?
(甲)忍辱行就是至孝之行
例如六度集经卷五所载,一个在多生累劫中对众生实践忍辱行成就的菩萨,无论投生在何处?是何身份、地位?一定生生世世孝顺父母,悲愍群迷,有一颗救度众生的普慈之心。
如一位菩萨行者,有一世投生为被人丢弃的弃儿,宿业所感,又一再受人领养、拋弃,并被领养人虐待、打骂。但是这位弃儿已经修持忍辱行多世,不但不抱怨、不记恨生母、养父母,而且心怀仁孝,殡送、哀悼养父母,孝行远播。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有一世投生为孝子,叫做睒,带着双亲入山居住,父母年迈,双眼失明,睒悲楚涕泣,日夜照料,至孝之行,感动天地。有一天,国王上山打猎,务杀睒,父母获知,哀声震天,惊动天王,天王见睒至孝感人,令天神用药灌入睒口,睒于是稣醒,从此感动国王率领百姓,信奉佛教,修持十善。
一个菩萨行者就是这样在行众生忍时,首先于「居家之时」成就至孝之行,受到元首敬重、人民爱戴,皆受其懿行所感,皈佛修善,而使其累积了崇高的德行,福星高照,奠定了日后菩萨道上广度众生不可穷尽的善因缘。
(乙)处世圆融不与众生结怨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投生为商人,与另一位商人同为伯叔二人;菩萨商人(叔)邀伯一齐到一处没有佛法、没有僧众、没有佛像、不懂礼仪、不重道德的国家去做生意。叔自行先去,入境随俗,与乡民同乐,男女携手,逍遥歌舞,民众欣然买下叔的货物。伯后来乘车亦进入此国,用严厉的态度责怪民众,引起国王忿怒,人民轻慢,夺其财物,挝捶其身,叔极力抢救,遣返本国。伯受到羞辱,又见不得叔在其国广受欢迎,于是向叔发恶誓说:「从今以后,我们各走各路,世世不相识。」
叔虽然受到伯的排斥,仍然常常在他有困难时,经常接济他、关心他、帮助他,内心没有半点埋怨之心。并发愿说:「愿我生生世世逢佛见法,供养僧宝,普渡众生,视伯如己,极力救度。」
一个菩萨行者,便是如此在居家学习众生忍时,能够于日常生活的处世中,广结善缘,不得罪人,真正做到外圆内方,而能于任何环境里,逆来顺受。现代的佛弟子,若能在环境的历炼中,逐渐磨练出如菩萨行者不怒、不悲、不惊、不喜的「怨亲平等」的性格,真是不容易呀!
(丙)生为权贵之子、出家修道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投生为一国之君,慧根深厚,笃信佛法,在自觉世间无常的领悟下,不贪恋王位,出家修道,隐居山林三十年,道行高洁,受到乌与蛇等畜类的敬重。有一天,乌飞入新王夫人卧室,将首饰之中的明月珠衔走,供养道士。道士又将明月珠送给猎者,猎者入城,见新王以千金悬赏明月珠,即出示此珠,准备领赏,在王追问下,说出明月珠是道士所赠予。新王于是派人入山拷问道士明月珠的由来,道士深思:如果我说出是乌鸦飞衔此珠赠我,全国乌鸦必然被王杀死,有违我度生悲愿,于是默然受拷,遭到杖楚鞭打无数,心中仍然不怨恨新王,并且当下发大誓愿说:「愿我早日成佛,引度像我这般受到悲惨痛苦刑罚的众生……。」道士死后,投生天上,继续修行。
这个实例,说明了一个真正善根深厚、悟世无常的权贵之人,绝对不会贪恋眼前的名利厚禄,甚至舍弃权职,出家修行,追求更深一层的自我觉悟。在出家修行间,若是逢遇护生与护命不能两全的事情,也一定会因为护生的大悲之心所感,而忍受任何的打骂、杀害,心中没有丝毫懊悔、报仇之意。菩萨坚毅的忍辱之行,点燃了众生心中赞佛、学法的希望之光,为续佛慧命开拓出源远流长的典范。
(丁)菩萨行众生忍的极致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投生为梵志(清净修道之士),常年居住在山泽之间,食果饮泉,精思佛道,内垢消尽,心处空寂,圆证六种神通,德行远播,又感天神护持其国,致使国境风雨顺时,五谷丰熟,毒消灾灭,君民炽盛。有一天,国王入山打猎,追逐麋鹿,不见踪迹,见到梵志,寻问鹿群足迹。梵志默思:众生终日劳劳碌碌,莫不是为了保全性命,畏死贪生,我如果对大王说出群鹿踪迹,便令大王残虐杀害畜生,罪与王同,倘若佯称不见鹿影,就是欺骗大王、犯下妄语罪!于是心中恧然,低头不语。大王见状,瞋恚不已,又受到侍从怂恿,于是怒斥梵志说:「你是何许身分,胆敢不回答本王的问话?」
梵志答说:「我是忍辱人。」
王闻梵志所言,更加忿怒,突然拔剑砍断他的右臂。梵志当下愍念道:「我一心志求佛道,与世无诤,大王犹加害于我,何况会用仁心善待黎庶吗?愿我成佛时,先度大王,不要再使众生受其恶行影响,助纣为虐了!」
大王此时再戏问说:「你是何许人?」
梵志依旧回答说:「我是忍辱人。」
大王于是用利剑砍断他的左手。又问,又答,就在一问一答间,一一砍断他的双脚、双耳、鼻子,梵志身上的血就像溪泉一样的奔流不止,痛苦无量。
当时天地为之震动,阳光突然昏暗下来,惊动四大天王前来人间,同声忿怒的对梵志说:「大王残酷不仁,天人不再拥护其国……。」
梵志仍旧慈悲的对天王感念道:「这是我前世不信佛教,曾经毒害大王,才会遭受如此的恶报,不是大王的过咎。」
百姓获悉,皆奔驰山泽,厉骂国王,梵志奄奄一息地教诲百姓说:「大王用无辜之恶,加害我身,我始终不记恨他,现在我虽然将要死亡,但是仍然怀着一颗慈母哀悯赤子的心情来对待大王,这是我与大王之间的宿罪因缘,你们绝不可对国王有报复之心……。」
菩萨的仁慈与普度众生之心,在这个例子中表露无疑。也就是告诉我们,真正忍辱行彻底成就的佛弟子,是绝对能够做到:被人砍杀时,不但不瞋恨、报复对方,而且在身体产生极大的痛苦时,犹能神志清醒、一心不乱的发大悲心,在今生及未来救拔对方,以此发心来化解双方的仇恨,甚至临死时,仍然在不贪恋世间的觉悟心下,犹能不忘成佛的利生之愿。这是何等伟大、感人、悲壮的情操呀!
(乙)菩萨如何在畜生道行忍辱?
菩萨行者不仅在人道中成就忍辱行,就是在投生为畜生时,亦不失仁德之心,对畜类实践忍辱行。
譬如一位菩萨行者,有一世,投生为孔雀王,仍然不失像慈母一般的照顾赤子之心。当它看见同类产卵生子,便会欢喜赞叹;如果看到同类遭遇生病、灾厄等生离死别的痛苦,就会感同身受,为同类哀悼。有一次,有一只老虎,因咀食野兽的骨头,而拄住牙齿,不能动弹;数日之后,因无进食,将要死去。孔雀王看见老虎的困境,心中非常悲楚他的遭遇,于是用嘴去啄老虎口中的骨头,终于将骨头取出,但是孔雀的嘴巴已经生疮,身体消瘦。老虎苏醒,欲食雀肉。孔雀急飞树上,为其晓以杀生的因果大义,但是老虎不听,依然欲食孔雀。孔雀王见虎不可度化,只有怆然怜悯他的愚痴,迅速飞走。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有一世,投生为猕猴,身力佼健,灵敏过人,常怀普慈、拯济众生之心,长年居住在深山里。有一天,看见山谷中有一位穷人,误坠幽谷陷阱中,不能出来,哀号数日,祈望有人来救他。当猕猴听到他的哀哭之声,不禁怆然流泪,喃喃自语道:我已发成佛、利生之心,今天正是实践我所发菩萨救度众生悲愿的时刻。于是爬入幽谷,背负穷人攀藤出谷,将他放置平地,指示他出山之路,并提醒他,不要再打猎为恶。此时猕猴非常疲倦,便就地卧息。
穷人因为数日未食,十分饥饿,看见眼前只有猕猴肉可以充饥,又思:现在再不进食,必会死去。于是趁猕猴熟睡之际,用石头槌撞它的头部,瞬间血流如柱。猕猴惊醒,在晕眩之中,赶紧攀上树枝,心中没有丝毫怨恨穷人之意,并且愍伤他的恶行,默默哀念道:是我的徳行不够,不能感化穷人,愿他来世能逢遇诸佛出世,信仰佛教,因法得度。并愿我生生世世不可用此人的恶行,伤害众生,令我丧失菩萨的悲心啊!
又有一位菩萨行者,有一世,投生为龙子,龙王死后,虽能继承王位,但一心思念修道,舍弃王位,登上陆地,于一处树下,隐形龙身,变为蛇形,认真修道。夜间,盘屈而卧,并从蛇身放射出光芒,像数十支灯火一样的通明。有一天,被一位降龙术士发现,将毒药涂抹在(蛇)的牙齿上,蛇没有反抗,结果蛇的牙齿全部脱落。术士接着又用木杖重捶蛇身,蛇皮裂伤,又将蛇身从头至尾用手埒剥。
此刻龙(蛇)身痛苦无量,然而却没有丝毫怨恨术士,只有自己反省说:这是我的宿障现前,才会遭遇如此的凶祸,龙(蛇)并当下发愿说:愿我成佛时,拯济群生,令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快乐,不要像我今天这样遭遇如此难忍的苦楚。我今天本可杀死他,但是怨怨相报,何时才能了结呢?如果任何众生遭遇像我今天的痛苦,而能不生瞋恨、报复对方之心,那么宿罪可消,佛道可成!」
菩萨行者就是这样获证无法生忍后,进入畜生道行同事摄,或者因为宿罪因缘,投生为畜类,仍然不失救度众生的「大悲心」,纵然遭遇无理的杀害,也会用慈忍众生心来转化瞋怒、杀生的意念。而在畜生道中彻底成就「众生忍」。并且此处所说的在恶道中实践忍辱之行,是每一个为完成忍辱波罗蜜的菩萨行者,必经的修行之路。
5.结论
每一个菩萨行者,在成佛的道路上,都必须经过修学忍辱波罗蜜的历程。而当经过多劫的学习忍辱之道,仗着菩萨行者的忍辱果报所感,如果投生为一国元首,一定皈依三宝,奉行十善,德被遐迩,并且开导百姓力行十善业。因一国之君以十善业自利利他,必然招感国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鬼神护持,五谷丰收,人民幸福、快乐。
若是菩萨行者投生在乱世之中,见君臣无道,背善向邪,又见众生难以化导,一定隐居乡野之间,修法忍行,伺机而动。倘若菩萨行者投生在众生不见佛经、不知修行的世界,而有机缘可以引渡,一定在自觉自证后,发心在众生群中,修忍辱行,为续佛慧命而广度苦难的群迷。
当菩萨获证无生法忍后,更会发大悲愿,进入恶道中,继续用忍辱行来引渡有缘众生,及引导恶道众生开启慈悲心、智慧心,早日超脱恶报之苦,投生人道,皈佛修行。
当菩萨行者广入天界、人界、鬼神界、阿修罗界、畜生界、地狱界、引渡宿缘众生,彻底打开与宿缘众生的瞋恨、报复之怨结,而将菩萨慈悲众生的心量扩展延伸至无限、无量时,就称为菩萨行者修学「众生忍圆满」。这是菩萨行众生忍圆满的「成果」。
凡夫众生所要学习的,是前述所说学习众生忍一步一步的「修因」。而踏入众生忍的第一步最困难;学做菩萨,一定要先学发诚恳心、忏悔心,实实在在的来反省、检讨行众生忍最大的心理障碍,才能提升佛弟子学习众生忍的胸襟。以下就来说明这个问题,做为行众生忍的总结。
(二)初学菩萨行众生忍最大的心理障碍
1.学做菩萨行众生忍第一个心理障碍
大智度论卷十四说:「一个菩萨行者在修持忍辱行时,经常会碰到两种众生:一类是对菩萨恭敬供养,一类是对菩萨瞋骂打害。菩萨如果遇到这两种情形时,能够做到不对恭敬供养自己的众生,生起贪爱攀缘之心,也不对怒骂打害自己的众生,生起瞋恨、报复之念,便是真正达到怨亲平等的修养程度。亦因此顺境、逆境皆做到不喜、不瞋、不动于心的「修心」境界,即具备了行众生忍的最高成就。」
这就是在警惕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行者,平素学大菩萨发大心到外面讲经说法,弘法利生,广做慈善利世的工作,一定会受到信众的爱戴与拥护。就在与信施接触时,最容易生起攀缘信众之心与贪求赞誉、供养之念而不自觉。学做菩萨,而贪求赞誉、好大喜功之心不断,便说明了修学忍辱波罗蜜的第一个阶段-行众生忍难以成就!
2.破除行众生忍心理障碍的反省方法
不论出家或者是在家的学佛者之所以会受到信众的供养、拥护、赞誉,大体说来有三种原因:
(1)是前世修来的福德因缘所致。这就是说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道理。由此而更应该把握今生努力修福、办道。用今生一世辛勤的修福修慧而换取未来菩萨道上广大、长远、利益众生的福慧资粮,绝对是值得的!
(2)是今世努力修持戒定慧三学或者广修福徳,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与护持。此亦是说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法则。因为这是现世因果而受到信施的恭敬、赞誉。更因为在接受信施尊敬、拥护时所流露出来的骄傲、自大行为的再造因果,而必须面对现实,接受信施在对你失去信心后,远离你、轻视你甚至辱骂你的现世因果及来世一定遭受的恶报因果。
(3)另有一种人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擅用其丰富的社会资源及经验,或者具有世智辩聪,内心狡猾奸诈善于掌握群众心理的弱点和利用三世因果与佛法的道理,以及擅用面相、手相(五术学)、心理学、政治学,甚至妄言自己有神通(大多是鬼通)等来哗众取宠,自我宣传,以达到信众皈向、拥护的目的。这亦说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世因果道理。自己内心有没有实际的徳行,有没有依照佛陀所说定慧之轨行进,自己最清楚。学佛者如果内心不能超脱现有的利益、权势、地位,或者为了其他某种目的,而故弄玄虚,迷惑初学者好奇、崇拜偶像、神秘的心理…..。众生学佛的利益,就在贪图己利的私心中牺牲了…..,当然违背了行众生忍的修持意义。
就如智度论所说:「有二种障道结使:一者属爱结使,二者属意结使。恭敬、供养,虽然不会令修行者对信施生出瞋恚之念,但是能令修行人心生贪求、爱着供养,障碍修道,所以于此,应当自忍,不着、不爱。」
但是众生自无始以来积集了无量无边的贪图私利之习,难拔、难断,佛经论典,千篇所指,无非是要我们断贪、断瞋、修慈、显悲、悟空、证觉;然而众生积习太深,难改、难除,许多事情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或者借口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者在自己用瞋怒之气冲人家时(其实是不自觉),而误以为自己正是「直心是道场」的表现。这正是提示我们「自我反省」、「观心」、「自觉习气现前」的时间太少,才会似是而非的为自己辩护。要堕落或者要提升,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且在修行的道路上,这一世只不过是过去与未来无量世中不断延伸的其中一个小点、一步棋子而已,如沧海一粟,不足为道,也不足为奇!但是这步人生的棋子走错了,却对未来投生之处,有着太危险与太可怕的影响力!
如何在今生自觉、自度自己的私心私利?不要因为利养熏心,而犯下诈欺罪犹洋洋得意,这是学佛者提升自我「观心」功夫,最起码的自省要素。
就如智度论所说:「人着利养,则破持戒皮,断禅定肉,破智慧骨,失为妙善心髓。」「当自思惟:若我以此虚妄而得供养,与恶贼劫盗得食无异,是为堕欺妄罪。」
进一步说,如果不能在今生随时提起正念来「认识与观照自己的习气起伏生灭」的情形,并加以改变及调伏,绝不可能在现世中于修学「众生忍」的事行上有所成就。
3.行众生忍第二个心理障碍
学佛者行众生忍,另一种心理障碍,就是淫欲心。出家戒律上禁止比丘或比丘尼单独与男性或女性谈话(除有智之人),目的就是在防患淫欲的行为,以及男女接触既久,必然会产生情感,结下情缘(包刮友情、亲情、爱情),情缠不断,尘不可出。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缘,更是障道的要素。世间人因为「情」之一字作崇,遇到顺、逆境界现前时,绝对不可能把「情」之一事摆在一边,做到怨亲平等。学佛者因为「情缠」不断,未来世中,绝对不可能在修学众生忍上达到圆满的成就。
经典上以女人种种的不良习气,呵责女性的不是,告诫修行者不可接近女人,以防止淫欲行为的发生。而佛弟子如果能经常用「不净观」(如九想观)来对治淫欲心,应该效果会更好。有志去除行众生忍第二个心理障碍(淫欲行)的佛弟子,可参考九想观(见阿含经)来做观想,时日一久,必能达到忍可「淫欲心」的目的。
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也提到「对治淫欲之法,当观此欲从何而生?复从何灭?以不净观除之,淫欲必灭。」
又如卷二十七说:「一比丘欲心炽盛,想要还俗,经佛以不净观开导,比丘当即精进观想,斩除淫欲,修成阿罗汉果。」
若是有机会去看实地的解剖尸体,当下做不净观、无常观,时日久了,更能达到忍可「淫欲心」的目的。
4.行众生忍第三个心理障碍
(1)凡夫用瞋恚心激励仇恨心
一个人虽然生平没有重大的恶行,但是只要瞋恚心深重,易怒易恨,单是此瞋忿心的恶习,就足以拖我们堕落恶。道如经上说:「诸烦恼中,瞋为最重,不善报中,瞋报最大,余结无此重罪。」
而且瞋恚心更是怨怨相报,战争杀戮的正因。如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说:「君子报仇,三年不晚。」这都是教导世人要成就大事,必须把眼光往远看,不要贪图近利,或者因为眼前的芝麻琐事而斤斤计较,恼羞成怒,耿耿于怀,误了欲谋的大事。
一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人,必有非常之胸襟,只要机缘成熟,即能成就非常之事业。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消灭吴王夫差,雪耻复国。究其源底,实不出瞋恨心在推动,用卧薪尝胆的方式来激励、增益其亡国雪耻的仇恨心、报复心、瞋恚心…..。这种以暴制暴,以瞋制瞋的作为,却正是世间人生生世世避免不了战争杀戮、怨怨相报的长远正因。
(2)学佛者如何对治瞋恨心?
而对一个佛弟子来说,遇到任何足以让我们生起瞋怒心的逆境现前时,却绝然不同于世人的处理方式,否则就不是在学佛!
依佛经说,唯有用种种遏止、淡化瞋恨心的观想方法,才能平息现在正在现前的怒火,以德报怨,宽恕对方。
甲、用业报观对治瞋恨心
当我们受人欺侮、凌辱、毁谤,甚至打杀…..时,最常见的克制瞋恨、报复行为的方法,就是观想…..这是我前世的冤亲债属现前,因为我过去曾打骂、迫害过他,所以今生业报因缘成熟,应该遭受这种恶报,这完全是我自作自受的结果,怨不得别人;如果我对宿世结怨的众生,又生出报复、杀害之心,岂不又增添了他来世报复我的仇恨心?冤冤相报,何有了期?
这种观想法是最消极的观想方式,却也最能于正在现前的欺侮、迫害的逆境中,得到一时的安慰与平息瞋怒、报复之念。
事实上,有很多受欺侮、凌辱、毁谤、打骂的冲突,都是今生再造的业因,今世再结的恶缘,当生遭受的现世报。例如我打他一下,他回我一拳,这就是立即反应的现世报,不完全是宿障现前。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皆有其前因后果,绝对和我们用什么个性、习气、心态面对周遭的人事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这层道理,应该用宿世业因及现在因自己的态度、习气与众生再缘恶缘导致双方失和的种种原因,多方面来做观察、检讨与改进!
乙、用慈悲观化解瞋恨心
这也是经常在经典上教导佛弟子逆境现前的一种对治方法。举一个实例,读者当更为明白慈悲观的实际运用方法。
北部有一位女居士,在她刚进入公司上班时,接手某同事的工作。那位调职的同事,对于她侵占她的职位非常不满。在转交业务时,百般刁难她。而且这位调职的同事,又与她同在一间办公室,朝夕相处。那位居是自然每天都感受到这位同事冷言相向的恶劣态度,这样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那位居士起初很难过,继而又想:我是佛教徒,不可与一般人一样的用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报复之心来对待她。于是他每天在佛前反省、忏悔说:「这位同事会对我态度如此不友善,是因为她认为我侵占了她的职位,因为嫉妒心而生瞋恨心。我对他至诚相待,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我。或许是我前世与她本结恶缘?或许是今生再结的恶缘?不论前世或今世与她结冤,都要从此了结,不可再缠结下去…..。」
于是她每天试着用最诚恳、最友善的态度,善用适当时机去关心她、慰问她,诸如冬天冷了提醒她多穿衣服,生病了特别去关怀她,遇到困难主动去替他打点、帮忙她,甚至买衣服、买东西去观照她…….。如此经过了半年,那位同事终于被她诚恳、友善、和蔼的态度感动,反过来认为整个办公室就是她对她最好、最体贴,才逐渐觉悟到以前自己的无知,不应该用常人的想法去算计她、错怪她,而敞开心胸,接受她的友谊,成为最好的朋友。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件事实,当真诚的慈悲心力行久了,便会有希望化解我们与众生的结怨。这位居士真正做到了「缘起时即是修行时」的教诫。不然光是听了一堆大道理,但事行的程度,却一直停留在佛门外观望!?不遇到境界现前,又如何能认识自己学佛的程度,到底停留在什么阶段呢?
佛弟子遇到逆境,而不能对众生行忍辱,这就说明了一件事实,原来自己的心绪,一直向外奔腾,很少有反观:我正在往学佛的路上走,遇着逆境要行忍辱的觉悟!
5.结论
一个学佛者平素遇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人事环境,对恶言相向的众生,甚至结怨深重的仇家,最初的修行条件,一定要长期试着用业报观、慈悲观,以及培养自己的品德,试着首先调整、反省、改变自己的言行。因为不论结怨的众生及仇家对我们的态度如何,「调整、反省、改变自己恶意相向的言行」,这是行众生忍-对治自我瞋恨心,最重要的根本行持!
因为任何一件事情,自己不先付出代价,绝对不会有收获,何况是修行的事!?至于化解重大仇家的恩怨问题,这还牵涉到行「法忍」的问题,以及仇家有没有意思与你和解。如果结的怨仇太深,对方没有意思与我们和解,你就要认清事实,面对自作自受的现实因果,安受苦忍地来接受现在与未来的恶果现前了。
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连第一步事行上的学众生忍都做不到,进一步如本愿所说的行「法忍」,就有如空中楼阁般地遥远了。
当知行「法忍」是建立在修众生忍的基础上,没有平素在日常生活中对众生行忍辱的事行基础,或者不注重、检讨自己平素散漫、阴沉、傲慢、诈现慈悲乃至口蜜腹剑、暗箭伤人…..等言行举止,而直接进入修禅定,那是外道修法。如中论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六祖也说:「佛法不离世间觉。」由这两句话我们可以证明一件事情:没有世俗谛-对世间众生做到行忍辱的根基,而却言能直入(顿入)空谛中,就是外道行径,不出断灭论者之见地,绝对不能达到修正佛法所说「清净法忍」的证量。愿有志修学忍辱波罗蜜的佛弟子,善思之!
而一个尚未了脱生死、大悲增上的菩萨行者,在无量生死中,最初发心修学忍辱行、尚未深入修证佛法的证量时,就是善用前述所说业报观及慈悲观…..,来面对一切有缘、无缘对自己加害、毁辱、讥谤、打杀以及赞叹、供养、护持的所有众生。
就如智度论所说:「过去恒河沙等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先行众生忍,然后修行法忍。」
但是事实上,真正要做到逢遇顺、逆境界「不瞋、不喜」的圣者心境,不是光用事行上的忍辱、观想就能彻底做到。必须更进一步透过「禅定」及「般若智慧的性空观」,也就是本愿所说「法忍观」的修行方法,经过长时期的行持,才能彻底扭转、净化自己的瞋爱心,挖掘潜藏在自我心田中无尽的慈悲心,当无限的慈悲光辉散发出来,才有希望,不再与众生结恶缘。以下便进入「法忍观」的修行次第。
(三)清净法忍行的初门
1.众生忍与法忍的区别
(1)菩萨行法忍的初门
众生忍的意义如前篇所述,而当一个菩萨行者在无量劫的生死中,无论遇到有缘、无缘的众生用恭敬、供养、赞叹的态度礼遇他,或者用毁谤、怒骂、挑拨、打杀的态度对付他,在那位菩萨的内心,都能做到对其人不起瞋恨、欢喜、报复、贪爱、欲望的念头时,这就是具备了行众生忍的完整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大慈悲心的修行者,与凡夫众生待人处世不同的地方。凡夫众生但能爱敬所亲近、尊重的人,而具有大慈悲心的修道者之所以能做到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因为已经透过定慧(四无量心定,见「梵行精进愿」)的修持,而使他的心地柔和、清净,才能对顺、逆之境,不瞋不喜,随遇而安,此亦正式进入法忍的初步修行阶位。
如智度论卷七十二所说:「世人但能爱敬所亲,菩萨普及一切,得是柔软、清净好心,是名众生忍,法忍之初门。」
由此可知,一个修行者要做到对众生身心俱忍的境地,其背后一定要有禅定、悲愿及智慧的内涵做引导,具备相当「法忍」涵养的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心忍不动(大忍)的境界。
(2)法忍根本的修行意义
所谓法忍,依智度论卷十五说:「法有二种就是心法与非心法(心法以外的法)。什么是非心法?非心法有内、外两种。外法就是指寒热风与及宇宙万象等。内法则是指饥渴老病死等。
什么是心法?心法也有两种:一是指瞋恚忧愁疑等,一是指淫欲憍慢等。
当修行者身心不受心法与非心法的约束与控制,也就是达到身心大自在的境界,便称为对一切法智照、观达、安住、不动、忍可、修证成就。」
(3)众生忍与法忍的差别所在
由此可知,行众生忍是法忍的基础部份;行众生忍只是在众生对我们喜怒情绪的表现上,不做报复、瞋怒、爱乐的贪执、反击及回应上下功夫;法忍则包括了修行者身心对外在尘境、时节、冷、热、寒、暑、风、雨等气候及刀枪水火、灾难以及宇宙万象的透视、圆证、超越,乃至身心在饥渴、生、老、病、死等烦恼习气上的大解脱。
更进一步说,菩萨行众生忍是对自我内心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绪上及行为上的忍辱、反省、调整、改变与超越,乃至将自私的瞋爱心转化为无我的慈悲心来利益众生。菩萨行法忍的深入意义,则是指身心同时不受六尘、众生及六根情绪的影响、控制…..,已经超越凡夫病苦、烦恼之身,并且洞知宇宙万法真理,而彻底进入身心一如、色心不二、大自在、大寂灭、大觉照、悲智一如的境界。
或者说,菩萨行者修学忍辱行的程度已经迈向心法与非心法两者同时淬炼、挑战的境界,虽未证「法忍」也称为修学「法忍」行。
2.什么是清净法忍行?
再则,菩萨如能达到以上所说身心自在、悲智一如、色心不二的大解脱境界,又称为「清净法忍」行成就,或者称为「无生法忍」行成就。
如智论所说:「行清净,不见忍辱法,不见己身,不见骂辱人,不戏论诸法,是时名为清净法忍。」
行清净,包括身行清净与心行清净。身行清净,也就是前述所说的外法成就-已经从定慧的修学中,转换四大,有能力对抗外尘的寒热风雨及内根的饥渴老病等非心法。
心行清净,则是指前面所说的心法成就-内心已经不会再被逆顺境界生出的瞋忧贪爱、淫慢娇欲、愁疑喜悦等心法所影响与动摇,已经超凡入圣,具备出世圣人的忍辱之德。
唯有当一个大修行者做到以上所说身行清净与心行清净的修行程度,才能如实体现忍辱波罗蜜三轮体空的证境-不见忍辱法、不见己身、不见骂辱人、不戏论诸法,如金刚经所说行忍辱时及说法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证量;彻底印证「清净法忍」的悟境现前.....。
如智度论卷八十八说:「菩萨要达到被人割截身体时,其心不动、不怒的境界,必须具备数个修持条件:
1.此菩萨必然久修忍辱波罗蜜,才能逢遇极大逆境,心不愁脑。如过去有一位尸提仙人(大菩萨修行者),被人砍截手足时,鲜血喷出,剎那之间,因仙人的慈悲咒愿,皆化为乳汁。
2.此菩萨必然无量世以来,深修大慈悲愿行,所以虽然被人割裂身体,仍能以大慈悲心对待他,如草木无瞋。
3.此菩萨必然久远劫以来,深修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法,世世得般若空慧果报,所以遭遇被人割截身体时,能以无所分别心观身,视身如虚空,心不为身痛所动。
4.此菩萨已经了脱生死,乘愿再来三界中度生,非是以凡夫生死之身来入胎受生,而是以变易之身(法性生身)来转生,因此被人砍割身体时,自然能安住无漏圣心果报中,视身如木石,心不动怒,并且发大慈悲心当下愍念造下地狱重罪割截自身的愚痴众生,发成佛大愿说:「当我成佛时一定先引度他。」
这是说明要达到「清净法忍」的修行境地,不是一蹴即成的;从来没有无因有果的事情。必须透过无量劫以来,一层一层地法观修持与禅定及悲愿(四无量心定)的历练,才能逐渐达到大菩萨「清净法忍」行成就的证境。
3.初发大心菩萨如何修法忍行?
(1)「忍」字的意义
所谓初发大心的菩萨(指地前菩萨修行法),已经不是像吾等这类凡夫根器,遇到顺、逆境界现前,仍会生起瞋怒心或贪喜心的泛泛学佛之人,乃是指一个修行者内心已经初步降伏顺、逆境界现前时所显露的喜、怒、哀、乐等对待心,已经逐渐用法观来行众生忍,进入出世圣人修行的行列。
如大乘义章卷十二说:「以智慧安住在法上,名之为忍。」
又说:「开始运用所习学、理解的法义,来做事行上的观想,对治烦恼,并且已经能在观行中,暂时降伏烦恼心,安忍不动、不怒、不喜、所以叫做伏忍。」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也说:「忍者智照观达.....,以忍受真理,情安不动,故名忍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六也说:「忍谓忍解、印可真理之义,亦即是智照观达之义。」
意思是说,忍的意义,就是用智慧观照真理、通达真理并且能在修持中印证真理,身心安住真理中不乱、不动、光明、觉照。
而所谓智照观达,实包含了禅定的行持。如智度论卷三十说:「禅定名实智初门,能令智慧澄静,能照诸法。如在密室,其明得用。」
又卷十四说:「善心有二种,有粗有细,粗名忍辱,细名禅定。」「初行众生忍者,未得禅定,但心能遮众恶。修法忍行者,则心已得禅定乐,由静定之力而遮众恶。」
由此可知,修法忍者,已经进入般若与禅定以及悲愿的内证中。法忍二字,实际上即是指定慧及悲愿之学。
(2)行众生忍的深义必须透过法忍观
甲、因缘观
由以上所述可知,法忍的「忍」字,其意义涵盖了行众生忍的深义(伏忍),如何说呢?我们看在大乘经论上皆会提到一个大菩萨修行者在无量生死海中要彻底实行众生忍的完整意义,均要透过法忍的观想法,来克制、降伏、净化自己在遭受无情打击或受到赞美时,所激发的悲愤情绪或振奋、欢喜之心。亦即是说,要透过定慧及悲愿之学的修持,才能达到行众生忍的深义。
如智度论卷六及三十说:「一个大悲增上的菩萨行者,在恒河沙数的受生中,时常会遭受无量众生对他施加恶心或用种种恭敬、供养之行对待他。这位菩萨行者面对善恶之境,要能做到不瞋、不喜的程度,恐怕已不是一般凡夫修养的程度所能办到。必须透过慈悲观、因缘观与法忍观的观想法,才能降伏、净化他可能会生起的仇恨心与贪喜心。」
而慈悲观、因缘观与法忍观,必须经过出世禅定的修持,才能在我们静定之中,得到观想法门的受用。否则慈悲观、因缘观、法忍观,终将成为纸上谈兵、听而不闻的身外之物。
因为一个初发大心的修行者,能够得到因缘观的受用,事实上已经在宿世修行以来,获得相当程度的禅思基础,才能真正用心眼照见:原来宇宙的万事万物,确实如诸佛所说,没有个体主宰的存在,皆是相对性的存在,均是由因缘聚合而暂时存在,不可奢求,亦不可贪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得到因缘观的受用。因而觉悟出每当众生计画做一件事或决定完成或放弃一件事情时,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意愿,皆会受到多方面人情环境因素所影响及牵动因此而形成层层因缘重叠、缠缚的业网,不得自主、自由。相对的,未来遭受果报时,便会成为共业受报的因缘。我们如果要和诸佛一样创造共业中的别业,就必须跳出这层层由无量善恶因缘重叠、交织、牵缠的业网、无论在家、出家皆然。首先必须了解:当我面对他人毁谤与称赞时,不论我心生欢喜或心生瞋怒,与众生这个「缘」就结上了。结上这个善缘或恶缘后,没有相当修持的把握,来世便会与这类众生在感恩或愤恨的因缘中缠结,善缘也会变成恶缘,他又有他的亲朋、师长、眷属之缘,我也有我的亲朋、师长、眷属之缘,这些重重的业缘,就在我们认识、介绍、交往......中相互影响,互结善恶缘中,往返六道轮回,以苦为乐……。任何人只要掉入这个众生缘环环相扣的陷阱、勾锁之中,就不得自由,愈陷愈深,愈缠愈坚,若不曾认识与觉悟重重因缘缠缚的可怕,根本跳不出来!
于是有人想往学佛的道路走,便会被父母或妻子、丈夫、儿女之缘所绑缚、所拖累,不得自主、自由,不能依个人意愿,毫无罣碍的随兴去做。因为我们和众生共业因缘而存在,任何一个人当然受重重的因缘法所影响所控制、所支配而受报,不得自由、自主。你如果想摆脱这层致使你堕落六到流转的错综复杂的因缘网,就不可以再与众生互结轮回生死的善恶缘,但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因为任何人面对顺、逆境界时,不透过禅修的静心工夫,及对因缘观有深刻的印证功力,不可能不引发瞋喜爱恨之心。而修学禅定及体悟因缘法,正式进入「清净法忍」行的门户。
乙、法忍观
进一步说,菩萨行者行众生忍过渡到清净法忍行的中间,经过因缘观的醒悟后,一定要再透过「法忍观」自觉自照的历程,才能进入「清净法忍」行的修持行列。
事实上,因缘观的当下不离法忍观,也就是说在顺逆因缘现前的当下,便要做「法忍观」的觉照。
诚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说:
「当你遭遇对方恶口辱骂时,当下观想辱骂之声,犹如山谷回响之音,虚幻不实,不应生瞋!
当你遭受打杀时,当下观想你的身体,犹如镜中之像,虚假失真,不应生瞋!
当你被对方激怒时,当下观想你的瞋怒之心,犹如幻化之影,本不存在,不应生瞋!
当你见到对方忿怒之脸时,当下观想你的激忿之心,本无喧动,何瞋之有!?
当你获得利养时,当下观想你的喜悦之心,本来寂静,何喜之有!?
当你失去利养时,当下观想你的忧愁之心,善妙寂净,何忧之有!?
当你遭遇毁谤时,当下观想你的色身,犹如虚空,何来报复之心!
当你受人赞誉时,当下观想你的心体,本无我慢之性,何来高傲之心!
当你受人称羡时,当下观想你的心性,本来空寂,不应生出欣慰之念!
当你被人讥嫌时,当下观想心体,本离怖畏之性,不应生出忧戚之念!
当你遭遇痛苦时,当下观想真心,本无逼迫之相,何苦之有!?
当你遭遇快乐时,当下观想本心,常住不变,何来喜乐之相!」
又说:「学做菩萨,当你逢遇有人用种种毒恶凶残的言语毁骂或者受到种种礼遇、赞誉时,应该隐忍卒起的瞋暴之气及隐忍卒起的兴奋之心,当下静心、息怒、息悦、思惟、观察:在骂我的人是谁?接受毁骂的人又是谁?正在打骂、羞辱、赞美、恭敬我的人和我自己都是依用眼睛看见色尘,用耳识听捯声音,用舌头品尝味道,用身体接触外境,用意识知道法尘而存活。
是对方的眼睛在骂我呢?还是我的双眼正在遭受屈辱呢?事实上,眼睛的个体没有身识的支配,不能独立存在,当然不是眼睛在遭受辱骂。
是对方的嘴巴在骂我呢?还是我的听觉(耳朵)正在遭受屈辱呢?嘴巴与耳朵没有身识的活动,也不能独立存在,当然也不是双耳在遭受羞辱。
是对方的身体在骂我呢?还是我的身体正在遭受屈辱呢?身体没有心识的支配也不能独立存在,当然也不是身体在遭受辱骂。
是对方的心识在骂我呢?还是我的意识正在遭受屈辱呢?意识没有耳识、身识及六尘等配合活动,也不能独立存在,自然也不是意识独自在遭受羞辱。
是六根与六尘和合而形成六识境界,因法尘外境触扰耳识与意识而产生喜怒之心吗?为什么我的喜怒之心会难以忍受对方的赞美及打骂呢?
继而观察:这颗喜怒之心在那里?是在心窝里吗?还是在脑海里呢?抑是在身体内?眼睛里?耳朵里?还有在身体外?色尘里?......。
如果说喜怒之心在心窝等身体内,然而四大色身本事无知之物,喜怒等灵觉之性怎会在无知之色身内呢?如果说喜怒之心在色身外或者在色尘里,然而没有身躯的六根,喜怒之心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说喜怒之心依「脑部」而寄存,然而色身离散后,它在那里?
当菩萨行者专注「观心」的力量,到达甚深寂静的程度,便会恍然觉悟出:原来这颗喜怒之心是生无来处,灭无去处,当处发生,随处灭尽,随着众生业缘果报的聚合与离散而「循业发现,当体即空」的。我为何要被对方剎那剎那生灭无常的语句与声音所激怒或振奋呢?……。
当菩萨行者得到此法忍观的受用后,便不再受到外在的兴、衰、毁、誉、称、讥、苦、乐等顺逆之境所左右,八风吹不动,心量大如虚空,随时保持一颗平静、自在、光明、觉照之心。
(3)对治忍观
当菩萨行者透过法忍观行众生忍,达到身心俱忍,不瞋、不喜、不忧、不乐的境界后,便应进一步觉悟:
不离取相分别的行忍辱,但名安忍,不名波罗蜜多。
虽然能够做到凡事难忍能忍的境地,然而由于自他境界未亡,分别心尚在,但名安忍,不名波罗蜜多。
虽然在被人割截身体时,行因缘观,法忍观,慈悲观,善知识观,宿障观等观想,然而由于有人我分别善恶心在,但名安忍,不名波罗蜜多。
虽然深入不净观无我观及空观闻骂声不瞋受赞誉不喜然而六识心所未亡,但名安忍,不名波罗蜜多。
于是进一步再由法忍观,修学超越因行众生忍所生出的善恶分别的人我相对境界。
也就是说,由法忍观达到行众生忍身心俱忍的境界后,又须深入的觉悟:
虽然由深观无常法中,去除行众生忍时的人、我相对境界心住法忍,但是并不是真实忍义。
虽然由深观无常法中,去除行众生忍时的人、我相对境界,心住法忍,但是并是真实忍义。
虽然由深观诸法善、不善相中,令心安住无相法忍,但是并不是真实忍义。
虽然由谛观六根、六尘十二处中,本性皆空,令心意识不受根尘和合而生出顺逆境的恚骂喜庆之相所动摇,但是并是真实忍义。
虽然深入不观、不住诸法无常、无我、不净、苦之世间忍相,唯观诸法常、乐、我、净及无生法忍,令心安住无生忍义,但是并是真实忍义。
甚至于空法忍可、修证,于诸见慢不忍不修;于无相法忍可、修证,于有相法不忍、不修;于无愿法忍可、修证;于有愿法不忍、不修;于无行法忍可、修证,于有行法不忍不修;于无烦恼法忍可修证,于有烦恼法不忍、不修;于诸善法忍可、修证,于非善法不忍、不修;于出世间法忍可、修证,于世间法不忍、不修;于无罪过法忍可、修证,于有过法不忍、不修;于无漏法忍可、修证,于有漏法不忍、不修;于涅槃法忍可、修证,于生死法不忍、不修。
此即说明了若是停留在对有相、无相,有愿、无愿,有烦恼、无烦恼,世间、出世间,有漏法、无漏法,众生相、圣人相的分别应忍、不应忍、可忍、不可忍、可修、不可修的对治观行中,而不思去除人我相、超越分别、对治的执取之心,便不能进入清净法忍观的修证中,契证真实忍义。
但是由行众生忍(身忍),至用法忍观深入众生忍,成就身心俱忍,再进入悲智一如的空法观,修对治忍,是契证清净法忍(无生法忍)必经的过程。初学者绝不可能不经过修众生忍及法忍观,而直入无生法忍的证量中。当知没有行众生忍及对治忍观身心俱忍的基础,而顿修无生空法,是不离外道断、灭知见的行径,绝对不可能与佛道的无生法忍果德相应!
5.归结本愿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菩萨行众生忍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柔软心地,扩大心胸,增强觉照力。柔软心地、扩大胸怀、增强悲愿力、觉照力的目的,乃是为了进修与佛道相应的甚深大定及广植佛道的悲愿与福慧资粮。
同样的,行法忍的目的,也是为了柔软心地、扩大心量,使心地大如虚空,观照力无碍;而行法忍柔软心地……等目的,同样是为了进修不同于外道的出世甚深的大悲正定。而修法忍行使心地大如虚空、觉照力等同虚空的成果,正是本愿所说的「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三种法忍的修证内容。
依本愿说,十方世界的菩萨行者,听到弥陀成佛的名号,已经能够立即进入三种法忍行修持的程度。这就说明了本愿所说的菩萨行者,已经在过去无数劫的受生中,经过众生忍的修持内容,并且内心已经初步具备如大乘义章卷十二所说:「早已运用所学习、理解的法义,在行众生忍时,做事行上的观想,不仅在观行中,透过业报观、慈悲观、因缘观暂时降伏、安忍喜、怒、哀、乐等烦恼心,达到『伏忍』的修心程度。而且已经进入『本愿』三种法忍的修证阶段。」
也就是说,进入广大心地法门(登地菩萨)理观的修证阶段(心地法门的意义,在十三愿中有说明)。以下就进入本愿所述「三种法忍」行的修证次第。
(四)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的修证次第
1.什么是信忍?
(1)信忍成就的意义
依八十华严卷四十四说:「所谓音声忍(音响忍),就是指大菩萨行者,听闻佛法所说之法,内心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忆念,修习安住,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音声忍。」
而一个大菩萨修行者到底听闻佛开示何种法义,致使其内心不惊、不怖、不畏、忍可、深信、悟解呢?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六说:「谓闻无相不惊…..,闻无生不怖…..,闻无性不畏.......。又闻真空法不惊越,思真空法不续怖,修真空法不定畏........。」
大乘义章卷十四亦说:「闻说一切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忍,叫做『随声忍』。」
为什么菩萨行者听闻无相、无生之法,能够不惊、不怖、不畏呢?
依大智度论卷十五说「信心大故,不疑、不悔,信力大故,能持能受,是名法忍。」
从以上经论所说,就可以明白,当菩萨行者对佛法悟解的程度,到达信力净信不退的程度,便称为音响忍,或第一法忍,亦叫做信忍成就。
而什么是凈信不退的信力?
实如大乘义章卷十二所说:「信有两种:一者证信:从前伏后,观心转深,分证法性,于所证法,证信清净。二者玄信:以己所得,仰类上法,信解不疑,故称信忍成就。」
又如仁王护国般若经所说:「欢喜地(初地,即初见一分诸佛智慧光明心地)菩萨摩诃萨(初品信忍菩萨),超愚夫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无相;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非证非不证,一切遍学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行于生死,魔不动故;离我我所,无怖畏故;无自他相,常化众生故;自在愿力,生诸净土故;善男子,此初觉智,非如非智非有非无,无有二相,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动非静,二利自在,如水与波;非一非异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于四阿僧祇劫,满足修习百万行愿;此地菩萨无三界业习,更不造新;由随智力,以愿生故.......。
复次离垢地(二地)菩萨摩诃萨(中品信忍菩萨),断瞋等习,修一切行,所谓远离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得和合语,得柔软语,得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正直心;寂静纯善,离破戒垢……。
复次发光地(三地)菩萨摩诃萨(上品信忍菩萨),住无分别,灭无明暗,于无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无来无去;依四静虑,四无色定;无分别智,次第随顺……。」
由此可知,本愿所说的信忍成就(音响忍成就),不是凡夫众生仍然处于杂乱心中,对三宝泛泛的信心,也不是一般所谓由听闻佛法,进而透过理性的分辨,对佛法产生智性的信仰。乃是一个菩萨行者,在无量劫信佛、修行以来,已经具备了广大的福德力量,以及甚深的禅修、法观(法忍)力量,去我执、断贪瞋、修舍心,破无明,初与诸佛的一分无相、无分别智相应,才能具备本愿所说的净信成就的理想。
(2)信忍成就的果报相
依大智度论卷十五说:「菩萨功德福报无量故,其心柔软,诸结使薄,易修忍辱。」
又说:「禅定力故,心柔软、清净,闻诸法实相,应心与会,信着深入,无疑无悔。」
为什么菩萨功德福报无量,易修忍辱?当知此处所说的福德,是指没有贪染心的福德,也就是所谓的无相布施行、无相持戒行、无相忍辱行等成就之义。
当一个修行者在对众生行布施、持戒、忍辱等波罗蜜时,能够施舍多少的瞋恨心及贪着意的心影,就能获得几分的出世福德力量,而出世的福德心修积得越多,潜藏在内心对众生瞋恨、贪爱、烦恼的影像便拔除的愈多;当瞋恨、嫉妒、贪爱、自私的影像净化的愈快,平等的慈悲心便显露的越多,自然表现在外的行为,就越来越平易近人,脸上散发出慈悲、祥和、净洁的光彩,又不失戒德庄严的气度。
就如仁王般若经卷上所说:「信忍菩萨,大悲为首,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又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利益众生,成就广大清净之愿行(初地所行)。」
又行大慈观,念念现前,并常修学慈无量心定,悲无量心定、喜无量心定、舍无量心定等四无量心定(见后续「梵行精进愿」),具足四弘誓愿,于五阿僧祇劫,具足清净戒波罗蜜多,志意勇猛,永离诸染(二地所行)。
又于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辱波罗蜜,得大总持,利益安乐无量众生(三地所行)。」
因为信忍菩萨成就布施、持戒、忍辱三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定修学成就,故而感得生生世世其相貌与心量,异于常人的慈悲、详和、净洁与圆满。
(3)信忍成就的心通证量
当菩萨行者透过般若与禅修的力量,拔除多劫以来瞋恨、贪爱等的重重心影,使心地柔软、清净、自在、光明,达到觉性现前,寂照不二的程度,才能在听闻「诸法实相」的真理时,当下身心印证空性,行住坐卧不离身心即性空、空有不二、悲智不二的真理。
并且菩萨必须在因地行众生忍时,达到心忍成就,忍辱如大地的程度,才能真正在禅观中,印心如虚空,进入理事合一、知行合一、色空一如、悲智一如的境界,方能生生世世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达到不退、深入、无疑、无悔的程度,真正成为学法、证法的佛弟子。
也就是印证前述大乘义章所说的:「从前伏后,观心转深,分证法性(空性),于所证法,证信清净」之义。
亦即是本愿所说地信忍菩萨(音响忍)忍入波罗蜜初步成就的阶位-在拔除与无量众生所缠结的喜、怒、哀、乐、恶、欲等相对心境及对法的邪正、真假的执取之见后,而最初用般若法观的力量,见到自己在没有众生黑暗、杂乱的俗心后,原来心地本性是如此的清澈、皎洁、广大、无边、不可思议......。而在广大的心地证量中,具备自在神通。
就如仁王般若经所说:「信忍菩萨于无相忍而得三明;具足胜定,得五神通: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众生心;宿住能知,无量差别。」
(4)对中道佛法坚信不疑的印证
由前述可知,初得信力成就的菩萨行者,是在听闻无相、无生之法,也就是「诸法实相」的道理后,坚信不疑,证信成就(分证法性)后,而获得「信忍」的果位。所谓诸法实相便是中道的佛法。而要获得诸法实相的净信心,是要有几个先决的条件:
1.对所有外道法皆能知、能解、能辨,如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十四问难……等。
2.虽未圆证无上解脱,烦恼余习未尽(指地上菩萨而言,不是一概而论),但是已经清清楚楚地从净信、悟空的心眼中看到不生、不灭、无垢、无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圆证解脱的修证道路,清晰、分明的呈现在莹洁的智慧之眼中毫无疑惑,毫无却退。从此精进、勇猛的依佛道的悲、智、愿、行而前进,誓度众生,誓成佛道,不退、不转。
3.因为已经能对外道法及相似佛法有正确、深入的分辨能力,所以才能彻底的转外道知见,成圣实智慧-证甚深法性。菩萨行者如果有一丝外道知见或相似佛法的影像停留在心田中不除,就不能断身见、证法性。
4.虽证法性,而不乱、正解中道的业报因缘观,其言论与行为,绝对不偏离因果正道的轨则。更能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深信不疑。就如大智度论卷十五所说:「诸法虽空(无实性、自性空),亦不断、亦不灭(不落于断灭)。诸法因缘虽相续生;亦非常;诸法虽无神(无轮回不变之神我),亦不失罪福果报。诸法、诸身根、诸慧观,虽转灭不停,不至后念,新新生灭,然亦不失无量世中因缘业报;诸众界入(五蕴、十八界)中,皆空无神(无神我),而众生轮转五道中受生死,亦不断。如是等种种甚深微妙法,无量无边。菩萨行者虽未得究竟佛道,而能信、能受、不疑、不悔,此等诸法,是为法忍。」
这是对完成「信忍」的菩萨行者(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对中道的佛法,成就不坏净心粗浅的释义。
修证的佛法,是要佛弟子去亲证的,尤其当获证出世菩萨净信不疑、不退的境界时,已经超越凡常言语的思虑、臆度范围,不是生存在三度空间的凡夫智识所能企及、测知的。
2.什么是柔顺法忍?
所谓柔就是指身心安祥、柔和、莹净,顺就是指顺平等法义,忍即是以智慧观照、安住所证真理而心不动之义。整句意思即是说,当一个菩萨行者经过前述分证法性、证信成就的阶段,就能使身心达到无限柔和、自在、寂静的程度,便能安稳而毫无疑惑的进入圆证广大、甚深、平等法性的修持中而不退、不怯(指四、五、六地菩萨)。
就如华严卷四十四所说:「什么是菩萨摩诃萨柔顺忍:谓于诸法,思惟、观察、平等、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就,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柔顺忍。」
大乘义章卷十四也说:「随一切法,若深、若浅、若理、若事、若真、若妄,如实现察,不违诸法,故名顺忍。」
华严经探玄记卷也说:「顺观真理,而未契真,故名顺忍。」
智度论卷八十六则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无有法相、非法相,即是菩萨顺忍,何以故?见有见无二俱有过故。」
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下更清楚的解释说:「复次焰慧地菩萨摩诃萨(四地菩萨),修行顺忍无所摄受,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修息无边菩提分法,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具足;为欲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及十八不共佛法,于七阿僧祇劫,修习无量精进波罗蜜多,远离懈怠普利众生。
复次难胜地菩萨摩诃萨(五地菩萨),以似无所畏法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断随小乘乐求涅槃心;集诸功德具观诸谛:此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世俗谛、胜义谛、观无量谛。为利众生,习诸技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咒术外道异论,吉凶占相一无错谬。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菩提,知诸地中出道、障道,于八阿僧祇劫常修三味,开发诸行。
复次现前地菩萨摩诃萨(六地菩萨),得上顺忍,住三解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相,大悲增上,观诸生死,无明暗覆,业集识种、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皆由着我、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于九阿僧祇劫,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无边光照。」
由此可知,成就柔顺法忍的菩萨行者,对法(实相)的印证力,是建立在修学三十七道品的基础上,而进入止行深玄(禅定深入),观行深入(观照般若深入),止观纯熟(定慧、悲愿成就),直契中道观慧的证空平等法性上。
在说法的成就上,是建立在获得四无畏法的果报上,即1.能总持一切法,不忘失,故能说法无畏。2.能知一切谛理根源与能知众生根器教化因缘,所以说法无畏。3.对于所有言论,善能问答,所以说法无畏。4.能够判断、定夺、解答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疑问,所以说法无畏。5.具足世间、出世间的无量观慧,无量功德成就,并且随顺清净、平等、究竟的真如法义来引度众生,故能说法无畏。
在因果力用的成就上,尽知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形成的原因、转变的「粗现行相」因由。虽深观十二因缘法,而利益众生的大悲心不断的涌现、增上。又深入觉悟、斩断轮回三界的业障、烦恼障、果报障的色心(身心)习气,故而转现广大、甚深、另一层次的因果力用-变现无量化身,随类示现,饶益一切众生。
这即是说明了获证柔顺法忍的菩萨,无论对身心的转换上,与对法的印证上及对法的成就上、悲愿利生的实践上,都远比获证「信忍菩萨」的悲、智、愿、行的功德力增上,最后再来了解本愿所说第三忍-无生法忍的修证意义。
3.如何才能得证无生法忍?
(1)什么是无生法忍?
简单的说,无生,就是亲证不生不灭的真理。忍即是把心安住在所证真理上而不动摇(三乘共道)。
而如何才能得证大菩萨的无生法忍呢?智度论卷七十四说:「若人常修习柔顺法忍,柔顺忍增长故,断法爱,即得无生法忍。」
卷五十三也说:「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一者所说柔顺忍观是无生观,不毕竟清净,见习柔顺忍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所谓毕竟清境者,乃是说柔顺道毕竟清净,以众生空、法空故。菩萨从见色无生毕竟净,乃至佛及佛法无生毕竟清净,种种因缘说诸法相决定无生。」
卷八十九也说:「菩萨先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乃至作佛常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得是忍,观一切法毕竟空,断缘心心数法不生,是名无生忍。」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也说:「顺观既极,证契真理,名无生忍。」
大乘义章卷十二又说:「得此忍时,舍离生相(了结生缘),故曰无忍。」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则说:「真实忍者,以正智慧了一切法本性皆空,及此空性与一切法本性无二故,一切法性、空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以是当知世间法即是空,空即是世间法,二法本性不相离故,如是忍者名『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一切法性即无相性,无相性即一切法性,本性无二故,一切法性无相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以是当知一切法即无相,无相即一切法,二法本性不相离故。如是忍者名为『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一切法性即无愿性,无愿性即一切法性,本性无二故,无愿性、一切法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以是当知一切法即无愿性,无愿性即一切法,二法本性不相离故,如是忍者名为『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一切行即无行性,此无行性与一切性,本性无二故,一切行性、无行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烦恼即无烦恼性,无烦恼性即烦恼,本性无二故,烦恼性、无烦恼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善性即不善性,不善性即一切性,本性无二故,善性、不善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出世法性即世间法性,世间法性即出世间法性,本性无二故,出世法性、世间法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无过失性即过失性,过失性即无过失性,本性无二故,无过失性、过失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无漏法性即有漏法性,有漏法性即无漏法性,本性无二故,无漏法性、有漏法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复次以正智慧了涅槃性即生死性,生死性即涅槃性,本性无二故,涅槃性、生死性正智本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佛告慈氏:如是真实究竟安忍,于一切法非自非她非非无,非生非不生非灭非不灭,获此忍者名真究竟无生忍,是名「安忍波罗蜜多」。
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下更详细的说明得证无生法忍的菩萨所获得广大、甚深、不可思议的果报力用。如经上说:
「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七地菩萨)修无生忍、证法无别,断诸业果细现行相,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亦同外道,示作魔王,随顺世间而常出世,于十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
复次不动地菩萨摩诃萨(八地菩萨),无生忍体无增减,诸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由本愿故,诸佛加持能一念顷而起智业,双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次善慧地菩萨摩诃萨(九地菩萨),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碍障,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诸佛法藏,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无断无尽,一剎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于万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由以上经文引述可知,大乘菩萨修行者所亲证的无生法忍,一定要经过前面所说柔顺法忍(四、五、六地菩萨)的修习阶段,才能证得。而柔顺法忍的学习过程,也一定是建立在前述所说的完成「信忍」的菩萨行者(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对中道的佛法成就不坏净心的根基上。菩萨对诸法实相的证信坚固的净信心(信忍)之原动力则是来自于前述所说「法忍」的认识、修持上。而菩萨对「法」的坚信修持历程,便要探源到一个发成佛心的菩萨行者最初对「众生行忍辱」的「清净心」成就的基础上(地前菩萨的修行基础上)。
并且由以上仁王护国般若经所引述,更可证明,无生忍的证得,不是在一生或多是中便能证得的。经典上为我们分辨的很清楚,乃是一个大菩萨修行者经过多生累劫全心全意专注在「众生忍与法忍」等六度波罗蜜的研习力行上,所获得修行成果的「结晶」。
我们往往空谈「无生法忍」的浮面理论,而忽略了菩萨行者所证「无生法忍」的「修因」所在?
没有大菩萨行者在凡夫地生生世世辛苦的播种无生忍的幼苗,那有未来根深树大的「无生」法果显现呢?
凡夫学佛者,因为弄不清楚佛道的修证次第,故而根本无从分辨自己现在「修心」的程度,到底停留在什么阶段!?
我们常常会听到说「某人开悟了」、「某人证果了」、「某人已经了脱生死」,甚或说「某人成佛了」。初机者因为没有分别佛法真伪的能力,而在初入佛门时,
大都因好奇心及希望找到「快速」成就的修行方法,而对具有神秘、神通及顿悟、顿超的修行法门,热烈追求,趋之若鹜。殊不知凡事没有「速成」的道理,种小因,得小果,种大因,得大果,没有辛勤的播种种子,那来的丰硕果实的收获呢?任何的修行法门,都不离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的道理,凡事绝对没有「无因有果,有果无因,自然发生」的事情。无生法忍的获得也是一样,必然是大菩萨修行者多生累劫以来播种了广大的福慧「修因」,才会获得广大的「无生」法忍「成果」。
而如何辨别一个修行者是否已证大菩萨的无生法忍?我们可以从仁王护国般若经上所说证无生法忍的内容来做省思:
(2)如何分辨修行者已证无生法忍?
甲、在心地证量上
如经上说,七地菩萨:证诸法无分别,断诸业果细行相,住于灭尽定,起殊胜行。八地菩萨:住无生忍,体无增减,断诸有行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九地菩萨: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明障。
乙、在度生悲愿上
如经上说,七地菩萨:虽长寂灭(住灭尽定、悲智不减),而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顺世间而常出世。八地菩萨: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由度生本愿故,诸佛加持,能一念顷,起智业双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佛智。
丙、在持法、说法辩才上
如经上说,七地菩萨:于千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九地菩萨: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佛法藏,法善词辩,得无碍解、演说正法,无断无尽,一剎那顷,于不可说诸佛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于万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3)结论
由此可知,获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身心所表现出来的举止、言谈,一定是:智慧相、清静相、自在相、慈悲相、平等相、寂灭相,对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定深入通达,辩才无碍,并且获得无碍神通(心通无碍),往返十方世界广度众生,不可思议。
而获证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修行者,其智慧相识从最初在凡夫地时,对众生行慈悲心、弘法心的平等心成就及对世间法、佛法、色心二法的平等性之义的印证上成就而显发的。因为唯有在行众生忍与法忍两方面的「清净心、平等心」修持成就了,才能深入修证佛法的实践核心,心通无碍。而如何分辨一个学佛者有没有往修证菩萨无生法忍的道路上行进?最基本的分辨方法:就是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对周遭的众生有没有学习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的慈悲心来等观一切众生,就能够知道这位学佛者有没有在印证无生法忍次第中的第一个步骤,行「众生忍」上下过深厚的自我反省功夫了!?如果连第一层次的「对众生行忍辱上」,都没有让人感觉到有浓厚的一心等视众生的(慈悲相)显露,还有资格谈获证八地菩萨「无生法忍」的广大心地证量吗?
初机者因为对佛法的修证次第,只有模糊的「名相」概念,没有深入去探究修证佛法的「详细修持内容」是什么?再加上处世经验不够,不懂得「心理学」、「命相学」等方便度众的手法,所以很容易被自称证「无生法忍」者,或自称有「宿命通他心通……」(其实是鬼道)者所蒙骗,年轻人尤其容易误入「歧途」而不自觉。由此可知,对修证佛法「内容」了解的重要性,是一个初机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唯有对修证佛道的「次第」有了详细、明确的体悟,才能「知己」、「知彼」,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及你所亲近的善知识修行的「程度」何在?有没有在「行众生忍」的学习上下过点滴的反省、修持功夫!?不要误以为自己是高根器,可以顿超、顿悟,而轻忽了「证无生法忍」最重要的根基「行众生忍」的熏修上,如果我们今天连在「行众生忍」的事情上都没有下过点滴的修学功夫,那就证明自己本来就是罪业深重、习气难改的凡夫众生,还谈什么了脱生死、证无生法忍呢?
若是为了方便度众,而以自称「证无生忍」、「了脱生死」乃至已是「登地的大菩萨」为标榜,来号召信众,令亲近者犹以为找到了真正的真理(佛法),实在是自欺欺人、自误误人重矣,因果报应的道理,在这类的假修道的所作所为中,成了「断灭论」的外道法,这或许只能用五浊恶世中众生的「共业牵缠」来做解释吧!?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