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了凡四次改变命运的事迹
第一次改变命运——科举高中: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14 中式15 矣。
到了第二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他应当考第三名,这一次忽然考了第一,原先的预言不应验了。到秋天考试,他就考中了。
这是了凡第一次突破了定数,以前完全随宿业流转,被命数控制,自从改过自新以后,命运开始潜移默变,积聚到一定程度,就显现出大的变相。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
了凡初期修身,也是“行义未纯,检身多误”,就是作事不能完全如法,检查自身的行为多有过失。比如,见善本该欢喜行持,却提不起心力,退缩怯懦。或者救人时,心里常常犹豫。
我们也有这样的现象,义所当为的事,往往原谅自己,不去实行;应当挺身而出的事,为了顾全自己,往往退缩在后;该做的善不能实行,该圆满的善不能圆满,该坚持的善半途而废,都表示向善的心力不够。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或者,身体很努力行善,口上却犯过失;或者,清醒时能把持,醉了又开始放逸。这样,以过折功,没有积到大的功德,日常还是虚度。
改过的初期,心力不强,往往善恶夹杂,这是正常现象。到了这个关口时,不能放弃,还是要坚持。能过了这一关,以后善会修得越来越纯,恶会越来越少。改造自身必然有这样的过程。了凡也不是一越而变成纯善的人,最初他也有困惑、犹豫和夹杂。
自己巳岁(1569年)发愿,直至己卯岁(1579年),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这是他立命的第一个阶段,从发愿到完成,经过十多年才完成三千件善行,平均每天一件善行都不到。他的可贵之处是有长远心,始终不放弃。如果最初放弃,就不会有后来的转变。任何学习都有由生转熟的过程,最初很缓慢,需要逐渐地串习。能否最后成就,就看有没有恒心。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第二次改变命运——喜生贵子:
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1580年)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当时了凡正随从李渐庵入关,三千善行没有及时回向。等到庚辰年南还时,才迎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善根。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1581年)生男天启。
然后又起求子的愿,了凡知道,没有积善,福报也不会凭空降临,所以他为了求子,又许愿做三千件善事。这个愿一发,一年左右就生了一个男孩。
所以发愿是有力量的,但愿也不能空发,了凡发愿之后,是实实在在地以行填愿,没有一点虚假。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了凡每做一件善事,都随时用笔记下来,他的夫人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印一个红圈。有时对穷人布施饮食,有时放生,一天做得多时,有十多圈。
同样是三千善行,原来需要做十年,现在不到四年就圆满了,可见了凡行善越来越纯熟,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进步来自练习。
有人问:行善也需要练习吗?确实需要练习。不练习的话,近在眼前的善事,心也不习惯缘着善事转,只会呆呆地坐着,没反应。但是做久了,习以成性,心自然处处缘着善转。比如,商人天天想钱,看到有钱可赚,自己会往那方面考虑。但是没有经商习气的人在这方面脑筋动也不动。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串习的重要。行善上多想多串习,也会越做越广,越做越深,坚持下去,就有极好的效果。原来一天一件也做不到,现在能做十多件,原来无事可做,现在拈来就是。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道理!
那么,怎么才有力量呢?由衷而发的善心有力量。所以不要压抑善心,要把善的力量发挥出来,世界上哪里会找不到善事做呢?只是自己不肯做而已。在普贤菩萨的境界里,佛刹极微尘数的世界全是他的道场,没有一处不可以利益众生,可以对花草树木发善心,可以慈爱动物,可以慈爱一切人,善事随时随地可以做,世上有无数众生的需要帮助,不必要拘泥在一个地方。
善法需要不间断、殷重地作,我们应当把行善定为日常功课,其它不是我们的工作,行善是我们的工作,对世间八法不必要用心思维,对行善却要时时思惟。能天天坚持行善,个个都会变成大善人,最后会成佛成菩萨。十善业道就像大地,一切草木、城市、高山都是依靠大地而存在的,同样,一切人天道、声缘道、菩萨道都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所以念念为善是修行最初的基础。
至癸未(1583年)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
到了癸未年的八月,三千善行终于圆满了,了凡又请性空等人,在自己的家里回向。
第三次改变命运——获大功名: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1586年)登第,授宝坻知县。
第三阶段他又许了中进士的愿。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没有大福报不可能在朝廷考试中入选为进士,所以他更勇猛地发愿行善一万条。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久他就登第了,被授予宝坻知县的官职。(善能使人上升到善妙的地位,除了善,不会有其它因缘使生命提升。佛是怎么成就的呢?佛是以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因缘,以大悲心利益众生而成就的。菩萨、阿罗汉、人天也是行善而成就,善的境界有高下,依善而成就则没有差别。所以,行善才是向上。人的一生很短暂,不能无意义地消耗,这一生纵然不能成就圣果,也要有所增上。而要增上,就一定要改过迁善。)
了凡成了领导万民的父母官,他从平民住宅搬进了官府大院,虽然身份、工作、环境都变了,但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他那颗随缘行善的心并没有改变。
进了衙门,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行善。每天处理很多事件,关系到人民的疾苦,做不好是恶,做好了是善,所以他更加勤勉!
(我们行善不能和生活、工作脱节,应当把行善贯彻在一切时处,不论到哪里,都要以行善为第一要事。)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
了凡专门准备了一本空格本子,取名为“治心篇”。每天早起坐堂,家人带着“治心篇”交给门卫,放到他的案桌上。
了凡做官时仍然重视修心,日常有些什么功德、过失,都要一一登记。
所行善恶,纤悉必记。
自己所作的善恶,哪怕微小的方面,也一笔一笔记下来。他很认真,对自己毫不放松。
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每天夜晚,了凡就在庭院里摆设案桌,效仿赵阅道,焚香祷告天帝。
赵阅道是北宗一位修道有成就的大居士,时称铁面御使。(“御使”,是专门检察内外官员操行政德,相当于现在纪检、监察、检察部门的官员。)传记上说他“为人长厚,存养功深”,就是为人很宽厚,内在修养的功夫很深。
每天晚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恭恭敬敬地焚香告天,把自己一天所作的事汇报天帝。他说:“白天做的事,夜晚必定焚香告天,不敢说的,以后就不做。”
四十多岁时,他开始在佛法上参究用心,政事之余,常常欢喜打坐。
有一天打坐时,忽闻一声霹雳,大彻大悟,当时说偈:“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
临终时,他自在地和后人告别,神志不乱,安详坐化。去世以后,赐谥号为“清献”,所以也称他“赵清献公”。
宋朝还有一位赵康靖,平常他在桌上放两样东西——一个瓶子、一碗豆,起一个善念,就投一颗白豆,起一个恶念,就投一颗黑豆。开始黑豆很多,逐渐黑豆减少,久而久之,善恶念都忘了,瓶豆也舍弃不用,因为他已修到心无妄念、明净清彻的地步。
这些要和前面对照来看。前面云谷禅师教了凡每天按功过格记录一天的善恶行为,再加上持准提咒,就能真正立命。观察了凡受教后的表现和结果,确实一一都实行、应验了。
了凡把禅师的教诲铭记在心,始终不敢忘怀,他是那种一句教言能终生奉行到底的人。即使作官,还是案上放一本治心篇,一丝不苟地记下自己的善恶行为,连微小处也不遗漏。这样笃实地用功,恶行日减,善行日增,命运哪有不转变的呢?
赵阅道和袁了凡是我们修行的榜样。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选择一种功过格来奉行,按照功过格规定的善恶功过数量,给自己每天的修行打分。或者写修行日记,日日反省,造恶就猛利忏悔,行善就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中下根人使用这样的方法修行,效果非常显著。
行功过格,要有恒心、有耐心,如果嫌麻烦,做几天就不做,那也不会有效果。想想农民种田都要天天下地劳作,何况耕治自己的心田,没有耐心,怎么会成就呢?了凡在立命上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还细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印光大师开示说:“受持功过格,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
。”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了凡的夫人看见做得不多,就皱眉说:以前我在家帮你行善,三千善行才得以完成,现在许了一万善行,数量增加了三倍多,衙门里无事可做,这一次许的愿何时能圆满呢?
古代官员住在官府当中,和平民的住宅分开,官员的眷属也和外面不接触,所以,了凡的夫人不方便出门去行善。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
这天夜里,了凡梦见一位神人,就告之自己如何许愿,以目前的状况难以完成。
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神人说:单凭减粮一件善,就能一时圆满万行。
了凡听了很吃惊,怎么会这么容易?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宝坻县的田,原先征租为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了凡施行一项善政,把租减到每亩一分四厘六毫,但他心里总不踏实:这么容易就圆满一万功行吗?万一不对,不是欺骗佛菩萨吗?有这种惊疑的心态。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当时赶上幻余禅师从五台来,了凡把梦境告诉禅师,询问这件事是否可信。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禅师说:只要善心真切,一件善行能顶一万件善,何况这是全县减粮、万民受福。即使没有真正减粮,单是真切为万民着想,也能抵得上万善。
举一个例子,可以体会“一行可当万善”:
比如,一位教育部长颁布把孝顺父母纳入全国中小学的德育教学中,做为重点课程。部长只用一小时起草这份文件,实际上推动了一亿学生学孝。换一种方式,一个人一天只动员一个学生学孝,一亿天总共动员了一亿学生。从推动一亿学生学孝这一结果来衡量,应当承认这两种做法的结果相同。所以,前者是以一行当亿善,仅仅一小时,就做到了后者一亿天所行的善事,我们没有理由以前者行善的时间短暂,就决定他的善行数量微小。
同样的道理,了凡这一项善政实实在在利益到了千家万户,这样一次性地做,和挨家挨户布施同等的钱粮,在所做的利益上完全相同。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了凡听禅师这么讲,心里不再惊疑,他很高兴万行已圆满了,就捐出俸银,让禅师在五台山斋僧一万做回向。他行善的气魄越来越大,这种气魄来自对因果的信念。
下面再作一点发挥:
每个修行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积累到最大的善业资粮,这就像商人追求最大利润一样。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首先要通达方法,方法就在缘起上。懂得缘起,合理地创造缘起、利用缘起,能使善业功德大幅度增上,短短一生能积累连天空也无法容纳的大功德。
下面具体分析业的轻重差别,知道这些之后,关键是如教实行。能像了凡这样奉行,这些法确实可以转成无尽的功德藏。
一、一条决定的规律:果唯一由因缘决定;果的大小唯一取决于因缘的状况。
二、一个生活中的比喻:
譬如做菜,菜是以很多的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包括原料的质量和数量,彼此搭配的方式,烹制的时间、火候、顺序、采用的工具等,因缘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就会造成多少道菜的差别。比如,制定一亿种烹制方案,决定会做出一亿道各不相同的菜。
三、业的差别如何决定:
任何一种业,都是造业的对境、意乐、身份、加行等的因素和合而产生的。因此,一种善业的功德有多大,具体是由对境、意乐、所依、加行等方面的因素而决定的,不能单单只以善业的数量来判定功德的大小。
四、具体说明如何创造巨大的善业功德:
1、对境的差别:
相比于其它对境,父母、上师、三宝是最重的造业所缘境,稍微做一点损害或利益,就会造下极大的善恶业。所以,面对殊胜的功德田和恩德田,一切行为都要恭敬、调柔,应当努力缘这些对境,修习供养、承事等的福业。这样短期内就可以积累极广大的善业资粮。
从对境的数量上看,对一个有情做利益,是一分功德,对十亿人做同等的利益,应当是前者功德的十亿倍。以心观想也是如此,做同一件善事,发心真切,想到的是利益千千万万的众生,功德也会成倍扩大。
又比如,观想一身顶礼一尊佛的功德很大,进一步,能和普贤行愿相应,一身化现佛刹极微尘数的身,每一身顶礼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福德将更加广大不可思议。这样衡量,真正能如法随学普贤行愿、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愿文,果报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2、所求的差别:
比如做同一件善法,心中希求的可以是现世福报、后世人天的福报,也可以是阿罗汉果和佛果。
一切果都是随心上的缘起转,心中所求越高远,果报也越巨大,当然需要生起相应的心量,才会产生那么大的果报。而以菩提心来说,只是发起造作的菩提心,也有巨大的功德。
上面两条合起来,可以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巨大无比。如果每做一件善行,意乐以菩提心摄持,心中考虑的是法界有情的利益,所希求的是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佛果位中,则功德无量无边。
比如,《般若经》说:如果菩萨仅仅布施七宝的财物,却不发心成佛救度众生,这位菩萨即使经历恒河沙数的大劫,所得的福德还是不大。如果菩萨布施的时候,能够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众生,即使少少地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德。
3、所依的差别:
我们的身体是造业的所依或工具。造作同一种业,业力的大小和造业者所依的律仪有直接的关系,律仪越殊胜,业力越大。具体来说,受一分戒、受多分戒、受满分戒,受居士戒、受沙弥戒、受比丘戒,受别解脱戒、受菩萨戒、受三昧耶戒,依次是后后的业力胜过前前。
所以,我们行善,应当根据自己的状况、能力来受持相应的戒律,以受戒身行善,善业的力量根本不一样。但是反面也要知道,以受戒身造恶,罪业更加严重。
4、事相的差别:
比如布施当中,法施胜过财施,因为:财施只利益受施者的肉身,法施不仅利益他的肉身,更利益他的法身;财施只利益受施者的现前,法施不仅利益他的现前,还利益他的生生世世;财施的物质有使用穷尽之时,法施的正法永远不会用尽,不但不会用尽,还可以辗转无尽地传播,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法施在事相上具有这样殊胜的特性,因此功德巨大。
《金刚经》说:“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再比如,十法行 当中,行持大乘的十法行,功德胜过行持小乘的十法行,这也是因为大乘法宣说了以利益众生为主的修行以及任运不断的佛果事业,所以,行持大乘十法行的功德更为殊胜。
了解了这些差别后,能在主要的善事上努力,自己会成为主尊,功德会最殊胜。
5、心力的差别:
行善时,内心猛利、恒常,功德自然巨大,心力微弱或者不能坚持,功德也就微小。
了解了以上业的差别之后,应当运用智慧,在行善之时力求把心量放得最大,内心处在殷重的状态中,使心力强大;时间上连续不断,发愿尽未来际行善利他;目标也定得最崇高、最远大,行一切善都是以菩提心摄持,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而且,经常考虑做最根本的善行。能这样实行,那以学习《了凡四训》为因缘,今后不只是为自己立现世的命,而且是为天下的苍生立成佛的大命。
我们立志需要高远,行持却需要一步一步地实行。
第四次改变命运——延寿二十一年: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第四件事更有意思,这次对延寿没有祈愿,也不必祈愿。因为天天行善,命运自然会转变。
孔先生测算了凡五十三岁时有寿障,他并没有对此执著,到了五十三岁,竟然没病。《居士传》中说他享年七十四岁。所以,延寿了近二十一年。
由于他的福德力增上,自然寿命延长这么多。所以寻求现世短暂的安乐,也只有善是可依赖的资本。一生没有修积到善业,就像穷人一样,后世的命运会很悲惨。《集法句论》说:“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恶趣。”《本生论》说:“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如果没有勤修布施、持戒等的善法,不论你现在具有哪种种姓、相貌、健康、权势、富裕,后世都不会获得安乐。)种等虽卑不著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虽然现在种姓下贱、贫穷、没有福报,但只要不去造恶,具足布施、持戒等的功德,那就像夏天的江河能逐渐充满大海一样,来世的安乐一定会增上广大。)”
书曰:天难谌17,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
《书经》上说:“天难信,命运不是恒常不变的。”《周书》也说:“命无常。”都不是欺诳的话。
《书经》这两句是讲命运并非常数,以真心行善,就能改变。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了凡说:我以身体力行而知道,凡是说祸福由自己求的,都是圣贤之言,若认为祸福唯一由天决定,则是世俗的观点。
下面是了凡教诫孩子的话:
汝之命,未知若何?
你将来的命运不知道如何?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是教诫处顺境的方法——常作反面想。凡夫人都有我执,往往遇到顺境骄慢、放逸,如果不加防护,则容易堕落。
人在逆境当中,善心容易发生。比如遇到不如意,人就谨慎;了知过患,就会警惕;地位低,姿态就低;想到自己不足,就容易上进。所以,逆境磨砺人,往往能进步,顺逆和人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轮回中的圆满都是变苦的本性,所谓盛极必衰。人在兴盛时,能为将来的衰亡作准备,这才能保全自己。古人说:“居安思危,得宠思辱。”这是很重要的人生修养。修行上,生的时候要思惟死,快乐的时候要思惟苦,在善趣时要思惟恶趣,在今生要思惟来世,都有大道理在。
具体来说,命中发达、显赫,常做不得志想,否则容易得意忘形。事业、家庭顺利,常做困难想,才能时时保持谨慎,如果觉得一切顺利,人就麻痹大意,极容易造恶。
眼前丰衣足食,要常作贫贱想。贫穷时,一针一线也会爱惜,舍不得浪费,富贵时,则铺张浪费,这是一般凡夫自然的心态。富贵时,要常想到以后贫贱怎么办?这样才能为将来的贫穷作准备,能在享福一分时修福十分,才是常保富贵的做法。
“人相敬爱”,别人爱敬、尊重你时,常常要做恐惧想。因为受人恭敬,耽著名闻利养,就会堕落。常常觉得自己受不起恭敬,才会努力修功德。人在低处比较安稳,在高处疏忽、放逸,容易酿成大祸。所以,受人恭敬处在高位时,更要提防小心。这是源于因果的认识。
家门望重,容易生起骄慢。人在卑下时,做事谦和,凡事随顺人、恭敬人。如果不做卑下想,我慢膨胀,心就无法安住在恭敬中。
“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常常觉得自己不足,就不会骄傲,不会得少为足,由此能精进求学、上进。如果自以为优秀,自满自足,则不是大的器量,成就也十分有限。
我执是烦恼、恶业、过患的根源,不能伏住我执,最后会被它毁灭。念念从反面想,压住我执,人生才能远离过患,修集功德。
凡夫的心比狂象还厉害,可以一刹那间把人抛进恶趣。身处高位、春风得意时,如果我执膨胀,烦恼增上,很快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为了保全自身,常常要做退步想,要低姿态,委屈自己,恭敬他人,爱惜福报。
生死当中,只有暂时的荣华富贵,没有这些基本的修养,结局一般都很糟糕。人处逆境懂得防护,处顺境容易放逸、堕落,所以要常做不如意想,富贵时保持朴素,高贵时保持谦下。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是讲到做人应有的六种如理思惟。
远的方面,常要思惟如何光扬祖宗的美德,就是要思惟如何光扬中华民族祖先的美德;近的方面,要思惟弥补父母的过失,父母有过失时,自己要好好修行,代父母忏悔,摄持父母进入善道;上要思惟报答国家的恩德;下要思惟造福家庭;外要思惟救济别人的危难;内要思惟防范自己的邪念。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这一段非常关键。修行不在别处,务必要日日看到自己的过失,日日改正。天天都觉得自己没有错,一年也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样不但没进步,反而有退步。
请问:从来不见自己过,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几个人不退步呢?所以常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最后会变成法油子的状态。
一天不知非,就是一天无明。一天安于自是,就是一天放纵。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无进步。一天无步可进,就是一天浪费人生。
天下的聪明人不少,讲起道理来都头头是道,之所以功德不增进,善业不增广,就是因为原谅自己,以“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换句话说,有人身这样好的条件,本来可以成就,但是因为因循,修行多年并没有进步,这是向外演说、不修自心的过失。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之说,是极精深、极纯正、极真实的道理。应当熟读深思,努力去实行,不要荒废了自己。
1开馆:民国以前国家无中小学,都是私塾的教学方式,所以此处说开学馆。
2一石:相当于十斗。
3宗师:即提学,相当于教育厅长。
4署印:代理的意思。
5燕都:就是北京。
6南雍:明清两代国办的大学叫国子监,明朝有两处,分别设在北京和南京,叫北雍和南雍。
7格天:就是感动天地,意思是转变境界。
8诗:指《诗经》。
9三殊胜: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
10觊觎:非分的希望。
11将迎:攀缘的意思。
12造:到达。
13窠臼:即陈旧的格式,是“老一套”的意思。
14秋闱:“闱”即科举的考场。科举时代,考试定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所以叫“秋闱”。
15中式:考中的意思。
16十法行: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行。
17谌:相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