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西部地理】张掖五行塔:佛国胜境中的塔影奥秘

发布时间:2023-09-20 05:16:54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西部地理】张掖五行塔:佛国胜境中的塔影奥秘

张掖土塔

张掖钟鼓楼

清代的山西会馆

砖砌塔身,木构外檐的木塔

张掖城内湿地尽显湖光美景

张掖火塔老照片

张掖水塔老照片

昔年,在古甘州城内,有五行塔以其别致的造型及其丰厚的文化内蕴,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一种独特的塔文化遗产,为研究和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及丝路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实物,时至今日,木塔、土塔仍然屹立在张掖市区内,为何会在河西地区出现如此高品位的文化形态,让我们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这五座塔,就是张掖古塔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发出的交鸣

去年记者在撰写张掖湿地时,曾引用过一句《甘州府志》中的记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是对张掖最形象的描述,但当时侧重的是祁连山下的湖光山色,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却没有时间去细细寻觅,今年春节过后,再次来到张掖,追寻塔影则成为了此次采访唯一的主题。

张掖多古塔,纵观整个河西走廊,似乎也唯有张掖如此。那么为何张掖多古塔呢?这个和佛教传入中国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上的张掖,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佛教传入以后,很快就兴盛起来,尤其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张掖有祁连山雪水滋润,又地势平坦开阔,物阜民丰,“金张掖”的名号可不是白得的。丝绸之路作为佛教东渐的重要通道,南来北往,民族融合,不仅仅是佛教,连同与之相关的艺术、建筑等也一并传入。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张掖多古塔的外在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和塔建造的本身作用与功能有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举行火化时,各国都想得到佛的舍利,当时有八个国王为争夺舍利而大动干戈,相互争执不下。后来经一位婆罗门长者调解,把舍利分为八份,每个国王一份。八王得佛舍利后心满意足,分别捧回各国,建塔安奉。后来阿育王统治印度时(公元前3世纪),下令开启原先的八座舍利塔,把八份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分到各地造塔,每粒建塔一座。中国将分到的舍利建了16座塔。张掖的古塔,就是在那个时候大规模地兴建起来。

在张掖见到的塔多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塔的层数取奇数。

难怪踏访张掖的古迹,感触最为明显的会是浓郁的西域风格。印象中,这些古塔,或大或小,高矮不一,风格皆不同,要么留存完整,要么只留下了一块曾经属于它的土地。有在热闹的城市中独辟一隅,砖石建造,小巧玲珑,灰青色的砖塔,多静静耸立着;还见过有纯木建造的木塔,气派恢弘,端庄大气;也在寺院庙宇中见过金属铸造,点燃香火青烟缥缈的铁塔,或者遗址遗迹旁,仅存的一点塔基。

在清代,张掖的寺院有近80座,每一座寺院大多有塔,而在这些与山光同占一半的“半城塔影”中,就有最为著名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塔。这五座塔,就是张掖古塔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发出的交鸣……

黑白照片中,影像早已斑驳。可是细细察看,还能清晰地看到水塔与火塔当年的模样

五行塔自然是五座塔。

可惜的是,现在的五行塔,仅留存木塔与土塔两座塔,其余的三座塔都被毁了,只能从文化馆的老照片中,找回曾经记忆中的模样。

木塔和土塔还留存在世,可供查阅的资料有很多。记者在甘州区文化馆里,翻找了很久才找到其余两座塔的老照片,和一些简单的文字描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说,能保留着这两张老照片太不容易了,古塔被毁的年代都很早,当时相机不普及,没有成熟的条件可以留下更多的资料,一些史料或者传说,也是在其他的记载中拼凑而来的。

当时的老祖先们,为何会以“五行”建造起五座塔?

具体的原因已经无可考证,但或多或少都与讲究顺应自然有关。也许,就是老祖先们为祈佑天气顺行,无灾无难,修建五行塔来镇守张掖,也就是当时的甘州城

黑白照片中,影像早已斑驳。可是细细察看,还能清晰地看到水塔与火塔当年的模样。

水塔,建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是一座覆钵式砖塔。原坐落在张掖市古甘州北门外(张掖城北一公里处)。彼时,有一寺庙,叫白塔寺,也叫水塔。历史上的水塔,据说南宋恭崇皇帝赵显在这里出家,法号为合宗大师。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重修,到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再次重修。据传白塔寺兴修以后,寺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巍峨矗立,有凌云摩天之势。朝佛礼拜者络绎不绝,为甘州古城名胜佳境之一。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甘肃省财政厅批准白塔寺为张掖农校永久性校址,自此寺内建筑陆续被改建或拆除。1953年张掖地震,白塔顶部被震毁。直到1957年,张掖农校在此建设,为防止学生在塔周围玩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拆除了水塔。历经五百多年风雨的水塔就此定格在了照片中。

后来,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在清末外国驻华机构出版的明信片中,有一张是张掖水塔。

另外一张老照片是火塔的。

火塔原为甘州古城崇庆寺附属建筑,因处甘州城南,按阴阳五行学说南方属“火”之故,又名“火塔”。也因该塔为僧人圆寂后火化骨灰之所,故名火塔。为甘州五行塔之一。原址位于今张掖市政府大院南部。史载崇庆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重修。据明崇庆寺碑记载:“崇庆寺初名‘重兴’内有古塔巍峨,大殿四楹建于塔之南,塑三世佛像,天王殿两庑,大门之右为钟楼碑亭,左为鼓楼井亭。”从记载可以看出崇庆寺在明代时期的规模。崇庆寺至清代沿用,塔身高约20米,内用土坯,外用砖砌。崇庆寺在清末有完整佛像,皆嵌以紫红宝石,夜间闪烁如小灯。辛亥革命后,崇庆寺由军队入驻,尽将宝石盗去,寺旋废,逐渐荒废损毁。据后人回忆,火塔在民国早期还有遗迹保存,后来何时损毁,无从查证。估计损毁时间在民国中后期。

没有照片的是金塔。

金塔仅仅是个塔尖,方形斗拱,全铜铸造,塔身内设龛安置佛像,置于金塔殿之上,每当朝霞初上,金光灿灿,塔殿始建于魏晋,唐代铸金塔置其上,台下有舍利密室,时称“金塔古台”。

南宋皇帝赵显于延祐六年(1319年)奉诏移居甘州卧佛寺后,因“黄金台诗”赐死于此,故宋元别称“黄金台”。

明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钦差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在原址建禅堂时,发现前代所设地宫及镇塔舍利等宝物共496件(块)俱不敢动,逐依唐风兴建了“万寿金塔殿”,置唐代金塔于殿顶,又添置各类宝物计2058件与原有宝物一同盛贮于一石函内复埋地宫之中,再铸三世铜佛列于殿中并勒石《万寿塔碑》铭记,故后世亦称“金塔殿”。

万历以后至清代早期为弘仁寺雕刻、刊印佛经的场所,清末至民国时期大佛寺日渐颓废,金塔殿被毁,殿顶之塔不知去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