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悲心已经增长到超越了我们个人的限制,它就成为一个无限的愿望,希望利益一切众生——在任何处所的每一个众生。这并不是专指那些我们喜欢和觉得亲近的人,它的意思甚至也不是只利益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七十亿人
。在佛教的用语中,“一切众生”指的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和动物,但是也包括了在我们的银河系、我们的整个宇宙中,最后或许还包含了其他宇宙中一切具有知觉的生命。我们将自己的悲心扩展到任何有众生的地方。
如此广大的悲心需要有一种责任感,要为一切众生带来快乐——任何一个众生,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已经谈到了要扭转我们对地球造成的破坏,要终止世界上的饥饿,为我们的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带来正义,以此来照护一切众生。虽然现今我们或许已经步上了这个方向,这却不是我们可以在一天、一星期,或甚至一生中就可以达成的目标。要落实我们对更美好世界的长远愿景,需要极为长期的目标。因此,促使我们为这些目标而努力的悲心,就需要能够持续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这就使得“确定我们的悲心是可持续的”这一点变得很重要。
我承认这个想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终止十方一切众生的痛苦,保护整个地球的愿望,或许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明确可行。但是,无论我们是否能够在此生达到这样的目标,培养像这样的广大责任感,和衷心希望能够利他的愿望,意义十分深远。这个观点如此有益,如此崇高,它很值得我们去开展,无论实际上要达成像这样广大愿景的可能性有多少。
认识到这个观点的崇高,我们就可以培养我们的悲心,让它强烈而稳定到足以无视前方的任务有多么艰巨重大,它都可以带领我们大步向前。我们可以从加深我们的信念开始,我们坚信:任何在定义上具有感知能力的生命,都会体验到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仅只是因为他们感觉到痛苦,渴望脱离痛苦,并且有能力感受到快乐,我们就应该要尊重他们的体验,而且要予以重视。我们真的不需要再去找其他的理由。
一旦我们开始真正地去重视他人的快乐,当能够给他人快乐或让他人免于受苦的机会出现时,我们就会已经准备好可以付诸行动。如果我们能够培养一种随时准备好去行动的心念,我们将不会错过任何可以利益他人的机会。即使我们无法立刻可以担保所有众生都能得到幸福,但是,无论任何时候,只要见到有机会可以利益任何众生,我们都会迫切地等着要将悲心付诸行动。当我们注意到有人在街头饿肚子,我们会立刻去找一些东西给他们,我们会变得积极主动,开始拿健康的食物给他们,或是找到当地的街友食堂来支援。一旦有志于利他,我们就会继续不断地找机会去做,而且每当机会出现时,我们会很快乐地掌握住它,因此,这个愿望本身具有极大的意义和实际的力量。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