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道信(580-651)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关键性的人物。道信继承了他以前的各种禅观思想和修行的方法。他的思想很丰富、很重要,是禅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道信继承了自达摩以来用《楞伽经》印心的传统,又开启了以《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为修持法门的新绪,直接影响了五祖弘忍“东山法门”的肇启和六祖惠能“曹溪顿教”的崛兴。
1、念佛禅的根据:
(1)《楞伽经》:诸佛心第一;
(2)《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该经要求修一行三昧者要“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2、念佛禅的要求:
(1)依《普贤观经》提出“端坐念实相”, 即念实相佛: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2)依《大品般若经》提出“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此“念佛之心名为无所念”。因为“离心无别有佛,离佛别无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3)念佛要攀缘不起,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4)排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佛,要令能所之心不起,一切诸缘不能干扰。念佛禅即是安心法门。
3、总结:依《观无量寿经》揭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旨:“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并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要达到“心作心是”的境界,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1)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2)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3)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4)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5)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