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还原一个真实的虚云老和尚

发布时间:2023-03-25 12:09:25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还原一个真实的虚云老和尚

  后世关于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传说和事迹多如牛毛。有些事迹流传的久了,就离真实面目越来越远。也许只能通过曾经亲近过老和尚,在老和尚身边切身感受过其言谈身教的人才能还原出一个真正的虚云。

  老和尚这一辈子,从五十六岁以后出世为人。所谓出世为人,就是说结束了专修的生活,真正出来弘扬佛法,救度众生。老和尚每十年修一个道场。他最初修的道场是在云南。那时云南的汉传佛教很衰微,他老人家朝鸡足山的时候,看到迦叶尊者的道场已经衰败到了极点,于是就发心在那个地方修了一座寺院,叫祝圣寺。直到现在,那里还有人继续住持、弘扬佛法。以后他又在昆明修了一个云栖禅寺(即华亭寺)。再以后又回到鼓山,中兴鼓山道场。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老和尚来到广东南华寺,在广东住了二十年。一直到解放初期,他还住在广东。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他去香港打了一堂水陆。当时全国已经解放了一大半。这时有人考虑到老和尚的安危,就邀请他留在香港。老和尚说:“我有我的责任,我不必留在这个地方。”可见老和尚是一个愿力很大的人,他完全把个人的安危得失置之度外。后来有人就这个问题评论说:“虚云老和尚既然有神通,他为什么到了香港以后不留下来,一定要回去做什么?而回去以后又遇到了很多的挫折。”这种评论真是肤浅至极!佛教假使没有那些真正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大德出来支撑的话,哪会有今天?所以从老和尚整个人格来讲,他真是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大丈夫!

  平实两个字,实实在在,平平常常,没有表现出多少令人不可思议,或者是不轻易表现。在我们看到这一方面,都是非常平常、实在,非常诚恳,非常宽容。也还非常的认真,严厉。

\

  他亲自到我们面前,亲自到常住各个地方检查。如果发现哪里有不符合的地方,他马上就要通知各方面的直接负责人,就开会议,现场会议,经常是这样,及时做好。再一个方法,就是在禅堂里头,讲开示的时候,提出批评,提出要求,而且提出鼓励,他也不会说,直接要让谁下不了台,他也不是这样子的。

  他表扬你,实际上就是批评你。他也让你能知道,老和尚,在教育方法,很有一套办法,还有一定水平。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走路,你的一举一动,三千威仪,一一威仪当中还具足很多细行。有一件事,很简单,我们全犯,相信吗?佛教我们走路的时候,眼睛所见到的,前后左右不能超过三尺。如果听到不正的声音,心里头可以完全不动,正念现前。但是就眼睛这一样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在道友和老师当中,我只看见一个人〈方广文化按:虚云老和尚〉,永远如是。我跟他住了几年,只要他离开方丈室,我就没看见过他的眼睛,不论在哪里看见他,那老和尚总是如是的。总有微微那么点光,小和尚只要遇见了老和尚,总是观察他。

  我就注意这件事,几时碰见他,他永远是这样子的。我说这个老和尚一定有神通,不用肉眼了,总是闭着。没有看到过他脑壳像拨浪鼓似的摆来摆去。走路的时候,一般是看三尺,他只看三寸。他有神通、有慧眼,连路也不看,他是用眼看吗?

  那个见不是眼见而是心见,心里的。

  他老人家(虚云老和尚)是很节俭惜福的,他睡的草席破了,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不久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实在补无可补。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那时,一张草席只不过是两块人民币左右,不料他老人家听后,便大声地骂:“好大的福气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我们都不敢作声了。

  无论是冬天或夏天,他老人家都只是穿着一件烂衲袄,即是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禅和子们叫它做百衲衣)。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夏天里面只穿一件单褂子而已。

  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功,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他经常训诫我们年青的一代说:“你们要惜福啊!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但是你们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见是正知正见那个见,这个就不容易。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不分别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没有邪,全是正的。

  因为每一法都有法的法性,你观一切法的本体,邪也是正,恶就是善,没有善恶之分,万法唯心所起,心正故无法不正,心邪故无法不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