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莲友!大家好!
末学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相聚,这是我们以前多生多世种了佛缘,才有今天殊胜难得的重逢,我从内心珍惜这珍贵的缘分.
我们都是学佛的人,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和学生,对于恩德无比的慈悲导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内心深处,发起对恩师的至诚感恩之心.现在,末学提议,我们先共同礼敬我们的慈悲恩师,请大家和我一道,一起心中口中,称念南无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遍.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呢?平时我们在一些地方,看见一些老婆婆们,手里拿着念珠,肩上挎着一个印有莲花图案的布包,就知道她们是信佛的人.大家可别小看这些老婆婆啊!这些婆婆都是曾经种下了很深的佛缘,有很深的善根,今生才有因缘遇到佛法相信佛法.我们每一个信佛的人,都是如此.
我们大家既然都是信佛的人,就从信佛这两个字谈起吧.可别小看信佛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位的学生来说,是我们从开始到最终,在我们整个一生的学佛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也不可以放弃的一个大事情.既然这个事情这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就应该从心里重视他,首先就需要把他搞清楚.
那么,我们信佛,我们信的这个佛,他是谁呢?这个问题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所信的佛,就是我们共同的大恩导师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出生在印度,他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出皇宫去游览,看见了病人,老人,死人的惨状,生起厌苦之心,为了离苦得乐,就发心出家.经过六年的修行,最终成就了道果,成了人天导师的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广度众生.在佛灭度以后,由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说法,结集成经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经和佛法的由来.
其他的我们暂时不说,先来说明一下这个佛的意思.这个佛字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觉悟的意思.这个觉悟,是指觉知和明悟了宇宙和人生的一切真相,觉知和明悟了一切诸法究竟根本的真理.他和我们平常心里想到的,脑袋里面想到的,和通过耳朵听到的,通过眼睛看到的,通过我们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知觉器官,所获得的一般感觉和知觉,是不相同的.
佛法里面所说的觉悟,只有成就了无上大道的佛才具有,这种觉悟是佛的智慧,他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智慧,没有一点虚假的东西掺杂在其中.所以我们说信佛,他的真实的意义也就在于这个地方,我们信佛,就是相信佛的真实的智慧.
平时我们听法师和大德们的讲经说法,常常会听到两个词语,一个是正信,一个是正见,教授我们学习佛法,就要树立正信和正见.正信来源于正见,要对佛法产生正信,就需要求之于正见.正见一旦树立起来,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对佛教产生正信.这个道理好明白,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可是,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那么这个正见,又来源于谁呢?又来源于什么地方呢?法师和大德们的开示,是正见的一个来源.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来源,我们是绝对不可以轻视,也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那就是,我们所树立的正见,特别要注重从佛经中产生,这个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即使是高僧大德,他们的讲经说法,其讲述的根本道理,也是只能从佛经中来,只能随顺佛经中所宣明的根本意义,不能违背佛经的根本意义而说.所以说这个佛经,实际是正见的根本来源.这个问题容易被忽略,但是容易被忽略的这个问题,恰恰是怎么也不能忽略的问题.在这里向大家提出来,希望同修们把他牢牢记在心中.
在前面,我们知道了学习佛法的正确途径和过程,正信来源于正见,正见来源于佛经.这是我们向上学习佛法的正确方法,就是逆流寻源的方法.沿着这个正确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了佛法的道理之后,我们要讲法度众生,就要走由源及流的路线.把佛经里所讲的佛法道理,传输给其他的学佛之人,让他们也树立正见,在正见的指导之下,让他们对佛教也产生正信.只有通过这种正确的学习过程和教授过程,才能让先学的人和后学的人,都对佛教产生真正的正信,才能让人们对佛教的正信之心更加坚固,不会随着外缘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每一个信佛的人,所谓这个信佛,其中的信字,是非常重要的,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末学对于这个问题,再作补充说明.我们所说的信佛,只能明信,不能盲信,只能正信,不能邪信.要做到正信和明信,需要注意认识和克服关于这方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信佛和信凡的关系.
对于出世间法来说,我们只能信佛智,而绝不能信凡智.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佛智和凡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智慧,两者之间有着天渊之别.这个佛智,是如实真智,历三世而不变,移十方而普适,是万古常恒的真实智慧.这个佛智,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他是一种本然智,是法尔自然本来就有的智慧.这种智慧,佛只是把他揭示出来而已,而不是佛把这个智慧创造出来.这个佛智,需要断尽一切无明,才能把他显现出来.所以他是一切真如,如实觉照,与真相合.
这个凡智,就是世间凡人之智.严格说来,这种凡人之智,不能称之为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不过是一种识知,不过是识心的分别了知而已.这种识知,是由佛智,因为无明的虚妄引发作用,使佛智发生颠倒,所形成的一种虚伪幻有的觉知.所以这种凡智之识知,是似有而实无的东西.
我们看世间人们的说法,为什么前面的理论总是被后面所推翻呢?他们为什么不能象佛法那样保持永恒不变呢?追究其中实际的原因,就是在于这个地方,凡智之识知的虚伪颠倒的本质,决定了依据他而获得的道理,不可能是常恒不变的永恒真理.就象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样,如果作为基础的东西,是虚幻的,那么,建立在这种虚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也是虚幻的东西.这里的基础,喻如识知.这里的上层建筑,喻如根据此识知所获得的道理.
所以我们说佛智和凡智,从其真伪性质的角度来说,是完全相反的.这个佛智,是但真不假,正照真如.而凡智呢,却是但假不真,颠倒虚妄.佛智是佛才具有的智慧,佛法只有成佛之人才能说出.而凡智呢,则是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的,凡人只能依据凡人之识知说出凡法.我们都知道四依法,其中有一个依法不依人,他的实际道理就是根源于此.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说,对于出世间法来说,我们只能信佛智,而绝不能信凡智.
另外一个方面,从世间法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完全信佛之教,但是不能完全信凡之教.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对待世间法的问题上,佛教的总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基于这个止恶扬善的总原则,来指导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所以,只有行一切善,止一切恶,才与他是相合的,否则就是相反的.而世间法就不一样了.世间当中的所有法,是有善有恶的,所以我们就只能选择其中的善的方面学,不能去学那些说恶扬恶行恶的东西.
第二个问题,我们只能信佛的正法之教,而不能信魔外的邪法之教.
比如农村里的人,吃井里的水,总是要选干净的没有受过污染的水井,吃这种井里的水,才能让人身体健康不生病.要是选择那些受了污染的肮脏的井水来吃,吃下去就会生病,是吧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