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讲表示基智的九法,即以九个法相来表示三种智慧中的基智。我们要了解基智,就要通过这九种法。
表示基智的九法:
智不住诸有 悲不滞涅槃
非方便则远 方便即非遥
(一)智不住生死基智:以证悟三世为平等性之智慧,而不住于或者不受染于诸三有轮回的基智。
这里主要讲菩萨相续当中的基智。菩萨是有悲心的,以智慧不住三有,“三有”指轮回。如果不照见补特伽罗为空,不具备证悟无我的智慧,就要在六道中轮回。
轮回从业中产生,业从烦恼中产生,烦恼从我执中产生。根是我执,如果不去除我执,就无法超脱轮回。菩萨已经证悟了无我,智不住三有,不会堕入轮回。声闻和缘觉虽然是小乘修行人,但也证悟了一切法上没有人我的自性,有人无我的智慧,所以不会堕入轮回。
声闻、缘觉、菩萨的现观各不相同,所以此处讲的基智也各不一样。但他们均具人无我的智慧,所以都不会堕入轮回。
(二)悲不住涅槃基智:因证悟有寂平等性,即轮回和涅槃平等的境界,而以无缘大悲不滞于涅槃的基智。这是菩萨不共同的基智。
声闻和缘觉没有大悲心,所以堕落了寂灭边,度化不了众生。大乘菩萨已经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真理,也已经了知寂灭平等的真相,所以不会堕入寂灭边。因为他有大悲心,故而不会舍弃众生。
(三)远基智:因尚未如实证达远离二边之智慧,而执于有实无实之相,不能成为修持真实遍智佛果之方便。小乘基智是已经证悟了一些空性,但只是将有限的一小部分法证悟空性,还有些法没有证悟空性,所以会执着于有实无实之相。
小乘的基智不能成为佛果之因。他们堕入寂灭边,暂时成不了佛,以后入寂灭,等机缘到了,佛会把他们从寂灭中唤醒,再进入大乘妙道修行,最后才能成佛。所以称为远基智,距佛果遥远。
(四)近基智:不分别于有实无实之相的,证达平等性之方便,即为非遥远之近基智。
菩萨不陷入轮回,也不耽着涅槃,具有大悲和智慧,对有实无实一切法不起分别,距离佛果已然不远,故而称为近基智。
所治能治品 加行平等性
声闻等见道 一切智如是
(五)所治基智(唯品基智):也叫耽执基道果诸法之相,即是作为所断的所治基智。
这里间接讲的是小乘的基智——声闻和缘觉的境界。他还是有耽执,耽着基道果诸法之相;对大乘修行人来说,这是所断。按华智仁波切的说法,这是小乘修行人具备的基智。但按麦彭仁波切等论师的观点,也可以是大乘的基智,钝根的大乘菩萨在修行中,有时也会有这样的过患。
(六)能治基智:即与所治基智相反的能治品基智。
这是无耽着基道果诸法之相的无缘基智,大乘菩萨所特有的。前面讲的是小乘的基智,菩萨有时候也有相似的境界。那些是所知,也是所断,应该要断除的。对大乘修行人来说,是一种过患。
(七)基智加行:通过断除对差别事色法以及差别法无常等等的耽着,而能间接引发修道声闻、独觉加行的基智加行。
差别事和差别法是佛教的术语,比如色法是差别事,无常是差别法。也可理解为一个是本体,一个是特征。麦彭仁波切在此处直接讲的是菩萨的基智,间接引发修道声闻缘觉加行的基智。色法是无常的、无我的,声闻、缘觉对此虽有所证悟,然而还有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均是如此。
(八)菩萨加行平等性:对于色法之本体、相状、特性以及有境四者无有贪执的基智,便是(菩萨加行)平等性。这也是菩萨的一种不共的基智,对五蕴的能取所取无有贪执。
(九)基智见道:作为平等性境界以及加行之果法的大乘见道,和间接宣说的声闻见道。直接讲的是远离三十二种增益的大乘见道,以及直接宣说的声闻见道。
以上总共讲了九个法相,都是用来表示一切智或者基智的,可以通过这九个法相来了解基智。其中主要讲的是大乘菩萨的修行、境界,也讲了一些小乘的境界。对于大乘菩萨来说,小乘的境界是要断除、抛弃的。
表示正等加行的十一法:
三种智慧讲完了,开始讲四加行。表示正等加行的有十一种法相,以十一种法相来了解正等加行。此时会分别介绍,但没有详细展开,后面的章节会有具体讲述。
行相诸加行 德失及性相
顺解脱抉择 有学不退众
(一)加行相:即总摄所修三智之一切相,而进行宣说的一百七十三种相的加行相。正等加行和顶加行都是为了自在、证得这些相而修行的。在正等加行中,把三种智的一百七十三种相,以总摄的方式修行。
正等加行总共分二十种阶段,到每一个阶段,修行的状态会到最极点,也叫顶点,这就是顶位加行。加行就是修行的意思,修行到最极点就是顶位修行。顶位加行和正等加行都是一个本体,但是正等加行是以总摄,集中、概括的方式修的。
(二)加行:如果对作为修行内容的加行进行分类,则依照其自身本体,而可分为二十种诸类加行。加行,就是具有方便智慧道的修行。
(三)加行功德:以加行为前行,通过修习上述加行即可获得的十四种功德。将其解释为加行之果,较为合适。
(四)加行过失:对加行修持作阻碍的,作为所断过失的四十六种魔业。修般若波罗蜜多会遇见四十六种魔业,阻碍修行。这些魔业是需要去除的,属于所断的过失。
(五)加行性相:表示加行的所知性相,即以智相、胜相、作相以及自性相四相而进行分类的九十一种性相。这些法都是大乘加行中需要了知的。
殊胜加行在相续中,是以如下次序生起的:
(六)大乘顺解脱分:在胜解行阶段,从加行修持的角度而言,以相续作为所依的顺解脱分资粮道。这是属于资粮道的修行,主要修的是顺解脱分。
(七)大乘顺抉择分:即顺解脱分彻底成熟的顺抉择分加行道。这是属于加行道的修行,主要修的是顺抉择分。顺解脱分与顺抉择分都是善根。
(八)有学不退转:即作为加行修习者补特伽罗的有学不退转诸众。虽然是有学因地,但是已经修到不退转的境界。
有寂静平等 无上清净刹
满证一切相 此具善方便
(九)生死涅槃平等加行(有寂平等加行):从殊胜加行的角度而言,作为获得能依佛陀法身之因法的三有寂静平等加行。
这种加行是法身佛的因。“有”是轮回,“寂”是寂灭,指轮回和涅槃,也可以说此岸和彼岸。大家开口即谈“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其实这个境界很高,到十地的时候才会产生,一般凡夫不可能证得这种境界。
(十)清净刹土加行:发愿使不清净刹土成为清净,以及为了如愿以偿而积累资粮,作为获得圆满受用身之因法的,使自己将来成佛的所依刹土清净的无上加行。
“受用身”指报身佛,报身佛只有清净的人才能见到,不清净的人见不到报身佛。报身佛有五种决定,其中所化是决定的,八地以上的菩萨才是他的所化,才能见到报身佛。
成佛以后,对自己来说,自己的刹土是清净的,比如释迦牟尼的娑婆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不清净的,但是对他来说是清净的。同样,众生将来成佛,刹土也要彻底变清净。心净则土净——心彻底清净了,刹土就清净了。无论你在哪里,即使在地狱里,也不感受地狱的痛苦,因为对你来说都是清净的刹土。“清净刹土加行”,加行是要修行的意思,这是需要修炼的。
大家都会说“心净则土净”,是心净则土净,但是谁的心清净了?心清净要经过漫长的修行,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后心才清净了。如果心不清净,不可能有清净的刹土。即使你的上师法力再大、再强,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不清净的。因为你的心不清净,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是清净刹土。如果心彻底清净了,土自然就清净了,即使在地狱里也感觉不到地狱的不清净,因为对你来说都是清净的刹土。
我们现在是不清净的,想要成为清净,是要经过修行的。通过积累资粮,相续就变得越来越清净,最后彻底清净了,清净刹土也就现前了。
(十一)方便善巧加行:能表示圆满证达一切相的(加行),这种圆满一切相,在谋求其刹土众生之利方面,能了知时与非时,并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方式行持的,为化身之因法的方便善巧加行。
这是度化众生的能力。将来成佛后要度化众生的,现在就要修。“时与非时”,意思是机缘到了还是没到?众生以什么形式度化?是示现为人、动物还是魔鬼,要看众生的根基。这些形形色色的方式需要在因地的时候修炼、行持,成佛的时候没有这些念,是任运自成的,自然就显现了。
这是化身佛的因。色身佛分两种:化身佛和报身佛。化身佛是清净不清净的人都能见到的,但是见到的相也都不一样,有清净的也有不清净的。
化身佛有五种,其中有清净化身佛,还有不清净的种种化身佛。但是化身佛是应机说法度众生,要看众生的根基、因缘有没有到。因缘到了,佛就出现了。比如,额巴拉比丘尼出家前非常绝望,想自杀,这时释迦牟尼佛出现并度化了她,最后她在佛门出家成就了阿罗汉。
若是众生的因缘不到,即使是佛也无法度化。有时候需要以人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有时候需要以动物的形象来度众生,即佛是以各种形象来度众生的。比如要度化人,就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
有些人觉得佛肯定是很神秘的。讲法的、能吃能睡觉的那个人不可能是佛。这就是误解了佛的意义。佛度众生时,如果度人类,就以人的形象来度众生,这个时候肯定跟人一样。当时释迦牟尼佛也和人一样,有吃喝拉撒。动物里有没有佛?有。要度化动物世界的众生,佛不可能显现人的形象。他要度化一只老虎,肯定以老虎的形象出现。魔鬼里也有佛,如果要度魔鬼,要以魔鬼的形象来度化,否则无法度化。但是度化众生的能力,要在因地的时候修行的,等到成佛了才有这个能力。若是因地不修,果地的时候就没有,也是不圆满的。
以上所说的十一种主要意义,即是表示正等加行的十一种法相。
表示顶加行的八法:
此相及增长 坚稳心遍住
见道修道中 各有四分别
四种能对治 无间三摩地
并诸邪执著 是为顶现观
共有八种法相,以八种法相来了解顶位加行。
(一)暖顶加行:总摄修习而成就的此等以十二相状所表示的暖顶加行。这是顶位加行,是属于大乘暖位。
顶加行的最低界限是从暖位开始,之前没有。暖位是大乘加行道最低的境界,也是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正等加行是从大乘的小资粮道开始有的,顶位加行是暖位开始有的。修持的方法与正等加行是一样的。
(二)顶顶加行:以十六种福德增长所表示的顶顶加行。这是大乘顶位的顶位加行。
暖位、顶位、忍位以及胜法位是加行道的四个阶段,四个不同的境界
。顶顶加行也属于大乘加行位的顶位加行,是大乘加行道的顶位的一个境界。正等加行达到每个阶段的极点,都可以为顶位加行。(三)忍顶加行:即以自利的证悟坚稳以及他利的大悲坚稳所表示的忍顶加行。
慈悲和智慧,也可以说大悲主要是悲心,也包括了慈心。藏传佛教主要讲悲心,不注重讲慈心;按汉传佛教,慈悲是一体的。这也不矛盾。悲心是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慈心是给予众生安乐,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说这都是一体的。慈心也具备悲心,悲心也具备慈心,所以也可以叫慈悲心。
(四)世第一法(胜法位)顶加行:以无量福德的方式所表示的,心遍住于无生之义的禅定,为世第一法顶加行。
这个时候境界很高了,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没有比这更高的境界,所以是胜法位。修行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快要见性了。
有些人总是问:“我有没有见性开悟啊?”连加行道都没有入,怎么可能开悟呢?先入资粮道然后再入加行道。资粮道有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三个不同的境界,然后才入加行道。
加行道有暖位、顶位、忍位还有胜法位四个不同的境界。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胜法位是最高的境界。也可以从比量见和现量见来讲。从比量见的角度来讲,这是最高的境界了,没有比它再高的了,因为接下来就是见道了。大乘的见道,是现证诸法的究竟实相,已经现量见,不是比量见。
(五)见道顶加行:即作为见道所断妄念之不共对治的见道顶加行。
见道的顶位加行,是大乘的见道。见道的时候,修行也达到了最极点,因为要断见道之所断——三十二种增益。
(六)修道顶加行:即作为修道所断妄念之不共对治的修道顶加行。
修道也有修道的所断。在见道顶加行与修道顶加行的每一阶段中,各有着作为遍计部分之见道所断,与俱生部分之修道所断的能取所取四种分别。见道主要断遍计部分,修道主要断俱生部分。能取所取四种分别,是包括实有与假立的两种能取分别念,以及染污与清净的两种所取分别念。针对四种分别,而分别有四种能对治之法。
(七)无间顶加行:即具备有学道究竟无量功德的无间顶加行三摩地。这个加行是在十地的末尾,最后要断极其细微的习气障。
(八)应遣邪行:由无间顶加行所净除的,颠倒执著二谛之诸种应遣邪行(邪执著)。
大乘佛法里讲二谛双运,空即是有,空有是不二的,但是一般凡夫无法了知这样的真相,这是超越的境界。按凡夫的思维,空就是空,有就是有,空有是不可能并存的。因为这是超越的境界,不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
佛说我们的见闻觉知是有限的,以我们的眼识无法照见诸法的究竟实相,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正如《心经》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切法都不离真相,但这不是言思的范畴,是超越的境界。很多外道,以及世间普通的凡夫,都不理解而生起邪见,有的执着空,有的执着有,有的对这些真相真理产生各种邪见,有很多邪说,这些都是要断除、遮破、净除的。这是从所断的角度来说的。
接下来是次第加行,有十三种法。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不同,正等加行是总摄的方式,次第加行是渐次的方式。前面是为了自在、证得这些相,现在是为了稳固、坚定而修行的,是有次第、分开而修行的方式。
表示次第加行的十三法:
渐次现观中 有十三种法
在渐次现观(次第加行)当中,道之本体以从布施直至智慧的六度加行圆满而趋入。加行是行为的意思,指行为方面,我们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等。并且思想、意念上不离开随念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布施、持戒以及天的六种次第加行。随念天的功德,就是祈祷佛菩萨、天尊遣除违缘,这也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这些加行令道殊胜的所依意乐圆满,同时在行为上修六度。
加上令道清净的诸法无实性智次第加行或渐次加行的修学。这十三种法,是以摄持的方式——即在一者中具备三智一系列诸相,并具有确定的次第而进行修持的。
有的人最初修行时境界就很高:“不能往外求,不要祈祷,修这颗心就行了。”在菩萨的修行当中,忆念佛法僧、供养、布施,戒律和祈祷也是不可缺少的;六度是行为方面的,这两点是要结合的。
必须要有智慧,无论是修持六度,还是随念六种法,都不能离开照见五蕴皆空的大智慧,否则不可能成为大乘道,也不可能成为成佛的因。“诸法无实性智”即照见空性之意,如同《心经》里讲的“照见五蕴皆空”。
这是渐次加行的学修。行为方面六个,思想上是六随念,加上空性见——智慧,共十三个。这十三种法是以摄持的方式——即在一者中具备三智一系列诸相,每一个修法里具足三种智慧、一百七十三种相,并具有确定的次第——而进行修持的。
这十三种法,此处没有展开讲,后面的章节会详细说明。
表示刹那加行的四法:
刹那证菩提 由相分四种
刹那加行和渐次加行是一样的,渐次加行修行到极点、最后的时候,就是刹那加行,法或相到最后的时候就能圆满,这时候的功夫已经非常深了。密宗里生起次第观想、观坛城的时候,里面有很多本尊,观的时候从头部开始练,最后练得一刹那就能观出来,而且观得一清二楚,一点也不模糊。
这是功夫,渐次修行,不断修,最后达到一刹那当中,其实是瞬间,没有时间,没有过程,就是如此不可思议。佛的境界里,没有入定和出定的分别。刹那加行也是,照见的方式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表达的时候只能说“刹那”,刹那间观得清清楚楚。六般若、六种随念,每一个具足三种智慧的一百七十三相都要具备。刚开始一个一个修,最后达到一定程度,达到极点的时候,于一刹那当中,修行都能圆满。
有的人愁容满面,因为观不出来金刚萨埵佛,只观这一尊佛都很难。观想的时候从头部开始观,观到腰间的时候,上半身就没有了;又观下半身,观出来的是没有头的佛像;然后又开始观头部、面部,但下半身又消失了——你才修持几年?连一个小时都坐不住,怎么能观出来呢?如果有那么容易,轮回早就空了,众生都成佛了,阎罗狱卒,包括佛菩萨也下岗了,因为没有事做了嘛!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观出来的,要下功夫的。
“刹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本体是一个,反体有四个,反体以分别念可以分,本体是不能分的,是一刹那的境界、智慧。
加行彻底圆满的最边际圆满智慧,达到最极点,到了轮回的边、涅槃的边,已至边界了,再迈一步就到其他国家了,再进一层就到彼岸、佛果了。
这里的刹那是指成事刹那。“成事刹那”有的时间很长,有的时间很短,不固定。一个事做完,也就是一个作用完毕,这个过程是成事刹那。一般来说,成事刹那有过程的,但是他观这些相、修这些相是没有次第的。
圆满证悟所知诸法现而平等的菩提。虽然就本体而言无有差异,但由反体法相而分,则可分为四种:非异熟刹那加行,异熟刹那加行,无相刹那加行以及无二刹那加行。
第一个是从福德资粮圆满的角度讲的,第二个是从智慧资粮圆满的角度讲的。无相刹那和无二刹那。无相刹那主要是有寂不二,轮涅不二,是一体、平等的,从这个角度讲的。“无二”指没有能取所取,一切分别念都消失了。这是从反体的角度分类的。
渐次加行修到最极点是刹那加行。刹那加行是界限十地的末端,然后就要成佛了。
修持四种加行的最终结果即为表示法身的四法,八事当中最后是法身,也就是佛的果位。法身用四种法相来表示。
自性圆满报 如是余化身
法身并事业 四相正宣说
具体包括:
(一)自性身:拥有现空双运、具二清净法性功德的自性身。
(二)报身:具备五种决定的相好圆满受用报身,相续清净的众生才能看见。报身佛有五种决定:住处决定——密严法界宫;本师决定——五部如来;法决定——大乘佛法;所化决定——八地菩萨;时间决定——本来常有的相续论。密宗里讲五种圆满,与此所差无几。
(三)化身:同前二者一样,其余在各个所化诸众生前随缘而现的具相好化身。是从报身佛当中产生的,无论众生是否清净都能看见。化身佛一般具足相好,但是心不清净众生看到的是不清净的,心清净的众生看到的都是清净、相好的佛身。
(四)法身:即拥有二十一种无漏法的智慧法身。二十一种无漏法,后面都会讲的,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我们要对无漏的功德产生信心,才会追求解脱、追求佛果。否则就是盲目追求。有的人听说:“成佛了就好了,有无边的神通,可以玩神通,可以掌握一切,别人都可以听我的……这太好了,我要学佛,我要成佛……”如此发心不正确。神通也不算什么。我们对法身佛的二十一种无漏的功德产生信心,然后要成佛,这样发心才如法。
用自性身、报身、化身、法身(含事业)这四身来表示法身。狮子贤等藏汉很多论师赞同这个观点,法身及法身的事业都表示法身。但也有很多印藏论师持印度圣解脱部论师的观点,他们认为应该用自性身、报身、化身,加上事业,这四种法相来表示法身,用法身来做表示不合理,而事业可以用来表示法身。众生的因缘到了,佛就显现了;众生的因缘不到,佛就不显现。佛的事业是任运自成的,不用特意去做什么。这两种观点不矛盾,都是可以的。
《现观庄严论》偈颂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其实都不矛盾。这个地方存在很多辩论,虽有辩论,但实际上意义都是一致的。
本部分中,三种智慧、八事、七十义都概括性地、简单地讲了,是略讲,也可以叫总讲,后文会详细展开,分别解释。这次我们主要依麦彭仁波切的注释讲解,所以比较细,也非常殊胜。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6月4日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