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7)

发布时间:2022-11-24 11:20:51作者:地藏经在线网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这是到顶,顶法-成佛。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什么叫难信?我们凡夫可以做佛、而且可以这一生做佛,但是事实上很难很难,我们现在读了经典知道,这个问题出在我们这边,佛没有问题、法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修行人这边。

\

故现斯瑞。‘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的十个名号展开来叫万德,万德宏名。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

因为在印度那个时候,分六时,初、中、后。

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这个求声闻、阿罗汉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佛讲的善是永恒的,世间也讲善法,但到这个善最后会变成不善的。佛讲善是永远善。学佛的利益是永恒的利益,是究竟的善,是成佛。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

在古时候很多国王出家,中国也有,(像)顺治皇帝。释迦牟尼佛也是国王,他为什么要出家要清楚,这个道理很深,因为国王做的再好是为一个国家,出家成就的话是为虚空法界众生,范围不同。人王和法王(比),人王有范围的,法王没有范围的,虚空法界,这个肯定是更有意义的。

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出家最终出三界的家、出烦恼的家,出家最终目标是成佛。

悉舍王位,亦随出家

他们八王子也是舍王位亦随出家,在古时候好多高僧大德都是皇家出身。

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有些人善根深厚也不是这一生修来的,也是过去生都有的(善根),就像我们大家能在这里共同学习《法华经》,《金刚经》讲“不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所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是许许多多我们以前种的善根,不然不会来听,很不容易。你到外面随便叫一个来听经,一分钟也坐不住。(共同听经学习)这是缘份不容易,在座还有北京来的,特意从北方赶到南方(听经学习),我们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像经上讲的植诸善本。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佛所护念护念什么,护住一切众生都快快成佛,这是最终目的,不要走弯路。事实上我们修行很多会走弯路,问题出在我们这边,没有遇到善知识。佛法很难闻、正法很难闻、善知识也很难遇,自己依教奉行也不容易,因为有烦恼习气,很多障碍,障碍都在自己,要我们放下就没事,你放不下就会有很多事情。

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这个合掌,我们十个手指代表散乱、十法界,合一下一真法界,因为一心才能开智慧,心要定才能开智慧,所以叫一心观佛。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

所以金刚经讲,四个字“愿乐欲闻”,这也是听法的心态。第一个愿,就是愿意听、愿意了解;第二个乐,有强烈的愿望,很想听,是欢喜心;欲,是有强烈的愿望要听,非听不可;闻,是一定要听到自己成就为止。

闻是代表闻自性,完全变成自己的;愿,是了解,愿意听听;乐是快乐的乐,乐就是很欢喜的听;欲,就是有强烈的愿望要了解,这个程度不同。

闻,就是说把我们的智慧打开;乐,这个叫做乐欲听法,欢喜心。欲,就是强烈的愿望,就是要听法。现在是末法时期,这种学佛的态度并不是很多,这也是善根、福德、因缘,当然善根深厚的也有。

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讲这个大法法华经,有瑞相、有吉相,什么因缘。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就是说,六十小劫,那是时间是无量无量的长,但是法喜充满就感觉是一顿饭的时间。古时候高僧大德打座,坐十天半个月,感觉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这个时间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讲很痛苦,感觉时间很长度日如年,过一天好像过一年。如果快乐的话,一下子就过掉了,时间不是真实的是种感觉。谓如食顷,这个在大乘经典里有,可以把很长的时间浓缩很短,可以把很短的时间拉的很长,如果明白知道时间不是真实的,生死也不是真实的,明白生死不是真的,我们就不会怕死,这是种现象。学佛第一个好处,不会怨天忧人,懂得因果。学佛最大的好处,不会怕死,知道死是怎么回事,了生死,了是明了、清楚明白,生怎么生、死怎么死,这是大问题,世间法没办法学的。

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这也是善根深厚,那么长时间没有生懈倦。懈就是懈怠,倦就是厌倦。华严经很多经文教我们“不懈不倦”,很多人学佛没有做到,所以走不到终点。就是懈怠厌倦了,还是我们没有得到法喜,真正有法喜不会懈倦,快乐的不得了。本来是国王,本来是大臣宰相,世间的荣华富贵他不要,他去佛法里去学,肯定佛法比这个更有味道,这些人不是傻瓜。(佛法)里面的乐超过我们世间的乐,法味。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

这里每一尊佛出现的时候都是早晨出来,这是表法代表智慧出来。每一尊佛涅槃都是在黑夜离开,代表佛离开以后没有光明。黑夜我们没有办法辨别方向,每尊佛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佛出世,是在早晨。为什么这里讲呢,因为法华经讲,佛度众生的缘尽了,我们后面只要能够依教奉行,都能成就。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

好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下一尊佛是弥勒佛。

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每一尊佛都在中夜涅槃,阿罗汉的涅槃是有余涅槃,还没有完全断烦恼。我们讲烦恼无尽誓愿断,还不究竟,佛是完全没有烦恼了。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

以妙光为法师,这个我们后面看到,法华经有好多精彩的,我们才知道学法华经的福报是很大的。

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其实就是我们讲的,坚固道心。有一句话“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真正的善知识都是巩固我们的道心,道心不断的向上。阿罗汉要提升为菩萨,菩萨要提升成佛,这个要坚固我们成佛的心。因为我们遇到有些事情就会退缩,这就是习气,如果我们读了法华经就知道,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佛。我们现在是当凡夫当习惯了,认为凡夫很正常,佛距离我太遥远,不敢当,学佛以后要明白这个不是真相,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净业三福最后一福是“读诵大乘”,才知道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开悟,我们要看本来面目就要看大乘经典,才是我们的宝藏。所以我们明白的话,要有信心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的心量很小,修道不能得少为足,要把我们的本能完全显现出来。就像六祖惠能一样,要学他。

我们现在用经典来帮助我们,坚固我们的佛性,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做凡夫,在六道里面是不正常的,成佛才是正常的。一定要明白,做佛、做菩萨才正常。《大方广佛华严经》和《法华经》是一部经,一个讲的详细(八十卷)一个讲的简单(七卷),一头一尾两部经王,就把众生的真面目告诉我们。《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尽虚空遍界一切众生,佛华严就是,尽虚空遍界一切众生本来应该过佛一样的生活。我们现在过的颠倒,佛在经上说我们是可怜愍者,我们读了大乘才知道,我们可怜在什么地方。法华经有个比喻穷子喻,就好像在监狱里面做牢,你给他改善点伙食,放风时间长一点,就觉得快乐的不得了,这是快乐嘛?那不是快乐,那是痛苦减少一下。我们现在不在监狱里面,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法华经第一个比喻“三界火宅”,被火包围,这个火代表烦恼,佛说娑婆世界是不堪忍受的,我们不是不堪忍受、我们是麻木不仁,不晓得要出来,以为这是真实的还要在里面发展,所以我们讲真的,学佛的人要知道,事业都不是真的,道业才是真的,道理要明白。从古至令今最大的事业是建功立业建立一个国家,中国的周朝八百年,古罗马一千年,到时候就没有了,我们讲富不过三代,不要以为这个就是有了,还在生死轮回,这个不是真实的,是生灭法,道业才是真实的。为什么皇帝都不去做,为什么去修道,这些皇帝不是傻瓜,为什么,修道比做皇帝更有价值,这是智慧。这是百千万难遭遇,这对我们认识佛法才知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