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止于至善。那么对于恶,采取什么态度呢?
我们看到嫉恶如仇的人,显得偏激;也看到婚前只看到对方优点,婚后专找对方缺点的情侣,显得愚痴;还看到学到些许圣贤的道理后,对于其他造业的人不断的指责,用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的人,也是弄得一身烦恼。这些都不是对恶人恶事的智慧态度。
净空老法师大力赞叹的新加坡国宝徐哲(111岁的年轻人)曾经说过:我看到恶人恶事,就象看到大街上行走的人一样,不落印象。六祖惠能大师也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对于恶的态度,抓住重点,就是“不落印象”四个字。从普贤行愿品谈起,先说“忏悔业障”的方法,我发现很多人喜欢说自己年轻时候愚痴杀了多少的生命,这些事情不必反复的说,说过以后就在八识田中重新翻出来一次。真正的忏悔方法是念佛(重在修定),听讲大乘经典(重在修慧)。定能伏烦恼,慧能转烦恼。这样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那错误的自然永远不存在了,丝毫不给他重新借缘发起的机会。
所以就知道,有的小孩子去网吧,这是恶。我客户的孩子会半夜从窗户爬出去,在网吧玩一夜。有的大人吸毒,嫖娼。这些我们别忧心如焚,别对立,好像你是审判者一样,好像你就很完美一样。你要知道,这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事情或者正确的思想,他们就会自己放下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这点我有体会,听讲经和念佛是破除我执和一切错误思想的最好方式。
还有我们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上也可看出普贤大士和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对于恶人的态度,是礼敬他们,但是不称赞他们。如果他们身上的性德闪光现前,就称赞他们的性德,而绝对不称赞他们的烦恼习气,因为烦恼习气是生灭的,性德是真实永恒的。对于恶,视而不见,看到,但是确实如同没有看到,这不是假装没有看到,而是见而不见,是功夫。什么是“见而不见”,就是看见却立刻回收六根,不给六根机会去做妄想分别执着。而对于善,是“随喜功德”,“称赞如来”。这样称赞善,不理会恶,但是绝对尊敬恶人,不会小看恶人,为什么呢,因为恶人的佛性和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恶人临终忏悔念佛,往生以后品位未必比我们低。从《阿奢世王经》可以看到五逆十恶的阿奢世王临终忏悔得上品中生的例子。
恶人有好处吗?印光大师说:佛菩萨看到人有千般过失,都不烦恼,看到人有丝毫善举,就觉得非常可贵而赞叹。而凡夫看到人有千般好处都不在意,看到人有丝毫过失,就抓住不放。要知道恶人造业,你看到以后,要不落印象,那么这个恶人造业磨练了你的心性,他反而有了功德。或者你看到他造业你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习气,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更进一步,那么自他都有了功德。或者你给他念佛,消除他的罪业,这都是标准答案。这就是转境界。“若能转境,即同如来”。愚痴者看到恶人造业,不断责骂,不断在在八识田中折腾,自他烦恼,业上加业。
看看倓虚法师对“恶人”的态度。在《影尘回忆录》里,好像有个和尚一直在争夺道场产业,最后被道场驱逐出去。倓虚法师丝毫没有小看此人,反而说道:或许此人过于用功,道业将成,所以魔来障碍。
对于某些犯戒的人,我们丝毫不可轻视,要知道人人轻视破戒的人,或许就激励他们在逆境中苦修,更快成就。印光大师说过:“天成就人多以逆”。在人人赞叹的时候,这个人未必真了不起,而人人轻视的人,往往心态已经非常卑下,暗中做足功课,痛改前非,其成就人所不知道啊。所以不要胡乱评价,这对于我们毫无意义,只能让鬼神感到我们太过于愚痴自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而持戒不能得定的人,都是看到他人持戒不如自己好。说来说去,看到他人恶还是不会用功夫,还是我慢啊。
祖师说过:净土容易在业障现前的时候因为恐惧而真修成就;或者临终的时候忏悔成就。佛菩萨度人,对于将犯错堕落的人,一定负责,做种种劝告和暗示。若不听劝告则认其行之撞到南墙,也会因为无路可走而回头。回头就可往生净土。所以要有佛菩萨的智慧。
看别人的恶,要如同看到街上的人一样不落印象,这个要快点下功夫。这是断烦恼的重点,恶人逆境,是我们断嗔恚烦恼的重点,如果这关过去,就没有什么大的烦恼能障碍我们了
版权所有:地藏经在线网